劉金軍
【摘要】充分認識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從觀念形態文化、制度行為文化、物質形態文化等層面上加強企業文化的培育與建設,不斷提升企業文化競爭力,為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企業文化基礎。
【關鍵詞】企業文化建設 ?觀念形態文化 ?制度行為文化 ?物質形態文化
廣義的企業文化是指企業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總和;狹義的企業文化是指以企業價值觀為核心的企業意識形態,企業文化已經成為企業生存發展的巨大的無形資產和重要條件?,F代企業的真正存在,不僅僅是以實物形態的存在,更是以文化形態的存在。
一、充分認識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企業文化是孕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土壤,也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外在表現。一個企業的發展動力及凝聚力離不開企業的文化,沒有一套成功的企業文化,企業的生命力是有限的。當前,我們正處于知識經濟的聚變環境中,企業文化建設問題作為現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作為一種社會需求,已成為事關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管理課題擺在我們面前。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化,油田企業內外部形勢發生了深刻變化,企業所處的周邊環境在改變,市場環境在改變,用戶要求在改變,員工隊伍在改變,如果仍沿用傳統的管理模式經營管理企業是無法適應形勢發展需要的,必須學會用先進的企業文化管理企業,從根本上解決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問題。因此,抓好企業文化建設是關系企業生存的當務之急。
企業的生命在管理,管理的核心是文化,而企業文化建設的實質就是用管理制度和行業規范來落實企業的價值觀,使企業理念轉化為全體員工的自覺行動,形成和不斷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文化實質上是一種企業管理思想,現代企業的經營管理、技術進步、市場競爭、人員管理等都蘊寓著豐富的企業文化內涵,體現著人本管理的思想。企業文化是企業管理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企業文化來源或產生于企業管理,企業文化又影響和引導著企業管理。因此說企業文化屬于企業管理范疇,抓好企業文化建設是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根本措施。在具體工作中,每一位企業管理者都要通過建立一種“文化管理模式”,營造一種文化的氛圍,來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從而更有效地實現企業的目標,提高企業的生產經營效益。
企業文化是推動企業發展創新的重要因素。企業的發展,除面臨技術創新、體制創新的競爭之外,還有一個更大的競爭,就是企業文化的競爭。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物質的投入,更需要創造先進的企業文化。建設先進的企業文化,能夠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擴大企業內部信息溝通與交流,增強企業內部之間的理解與信任,規范企業的市場行為,提高企業的信譽度和美譽度,營造和優化企業內外部的發展環境和人文條件,從而拓展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建設先進的企業文化既是建立新的知識體系,增加企業文化涵養,培養高質高效員工隊伍,提高整體服務水平,適應改革發展大局,應對內外部環境變化,在全方位參與市場競爭的進程中謀求發展的一項戰略性重大舉措,同時也是全體員工謀取長遠利益、迎接新挑戰的現實要求和客觀需要。
二、積極培育具有企業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有計劃、有重點、有步驟地實施。結合本單位實際,搞好企業文化的培育,是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基礎,對于營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按照企業文化框架構成的一般要求,企業文化要從觀念形態文化、制度行為文化、物質形態文化等層面上進行培育和建設,企業文化建設要從這些方面著手做工作。
觀念形態文化,是企業文化的核心,主要包括企業精神和企業經營理念、經營戰略、經營準則以及企業文化的核心內涵等。構建中心的觀念形態文化,培育企業精神是重點。企業精神是企業倡導、員工認同,并為社會公眾所能理解的一種群體意識,是能夠長期推動本企業發展壯大的一種精神力量。企業精神是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管理中積累的經驗形成的,應該符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充分體現出企業的經營宗旨、奮斗目標、價值準則、管理信念和員工的思想境界、事業追求的集中體現。企業精神的培育,需要企業上下共同研究,反復結合,逐步形成,各單位、各部門要通力協作、相互配合。各基層單位要結合實際,進一步培育、錘煉和實踐各自的團隊精神,從生產經營和隊伍建設的實際出發,修訂和完善各項文明用語、員工守則、服務標準等,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多層次的企業文化,為企業整體企業文化提供支撐。
制度行為文化,是企業文化的外層組成部分,就是通過制定和履行有關規章制度,把觀念形態文化滲透到管理制度和管理工作中。企業所制定和建立的各類規章制度,涉及生產運行、經營管理、隊伍建設、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方方面面的內容,但隨著形勢的發展和企業的進步,有些規章制度已不能完全適應工作的需要。因此,企業上下都要結合市場需要和管理體制、組織形式、隊伍結構的新變化,全方位進行制度創新,結合形勢任務發展的實際,進一步修訂完善各種規章制度,逐步建立起既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又符合企業實際的全新的規章制度。要把企業文化與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全面銜接,把企業的企業精神、價值觀念融于各項管理制度之中,從而轉化為不同層次、不同崗位的行為規范。企業文化建設的目的在于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因此,企業的一切管理制度必須規范、完善、科學,必須能夠體現企業的精神,體現企業的價值觀,并且通過長期連續地實施,使全體干部員工都形成自覺習慣。
物質形態文化,就是要圍繞企業生產經營目標,進行技術和服務創新,大力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不斷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要通過打造服務品牌,塑造良好形象來加強物質形態文化建設。良好的企業形象,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知名度,擴大企業的社會影響;有助于贏得用戶的信任和好感,密切與用戶的關系;有助于增強員工的榮譽感、自豪感和責任感,提高企業凝聚力,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贏得優勢的一項重要戰略。塑造良好形象,要立足于產品(即服務)形象、經營形象、管理形象、外觀形象、發展形象、員工形象等方面的內容,不斷加強企業形象策劃和品牌包裝,提高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知名度和信譽度。要切實加強企業文化設施和文化陣地建設,努力為員工群眾營造優雅安全的工作條件和便利優美的生活娛樂環境,增強員工的舒適感、愉悅感和安全感;積極開展文體活動,陶冶情操,促進員工隊伍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