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娟
【摘要】本文從施工方,業主方兩方面闡述了施工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從完善市政工程建設系統的質量管理體系、加強質監站作用、擇優選擇監理、加強施工單位、業主單位、設計單位全過程的質量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關對策和建議,對提高市政工程質量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市政工程 ?質量管理 ?施工 ?管理
一、市政工程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施工方質量管理問題
由于市政工程施工有關利益主體的復雜性,雖然政府部門市政工程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一些承包商只注重眼前的經濟利益,不對最終施工方進行質量把關。甚至有些施工方將工程層層轉包以謀取更多利益,最終導致施工過程中偷工減料,弄虛作假的現象時有發生。只做足施工工程的表面文章,卻不狠抓內在的質量問題,只注重最終的質檢審核,卻不加強施工過程中建設質量的動態管理。影響施工質量的因素是復雜的,有些市政工程的施工單位并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和相關的質量控制手段,質量管理水平低,甚至沒有最基本的質量意識和質量控制程序,施工的過程中也存在著很多的違法現象,這必然導致影響施工質量的環節出問題。由于質檢的局限性,一些市政工程往往憑借著表面的光鮮而蒙混過關。
(二)業主方質量管理問題
由于市政工程屬于公共投資,其大部分資金來自政府財政撥款,再加之政府有關部門仍殘余著“計劃經濟”時代的“大鍋飯”思想,“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業主責任意識不強,并不能很好地將市政工程所涉及到的百姓利益很好地作為政府切身利益進行考量,這就導致質量風險無責任人的現象時有存在。業主質量管理意識的缺失,就造成施工單位質量控制的風險性意識不到位,狠抓質量的手段不過關。甚至一些業主忽視了工程質量的問題到底該由誰來承擔的問題,質量管理走過場,管理水平低下,出現質量問題則用推諉扯皮的方法應付了事。業主作為質量管理的上游若不能狠抓工程質量,那么作為中游部位的施工方,其質量管理的有效實現就顯得更加困難,而最終損害的是市政工程的最下游,即享受市政工程成果的廣大市民。
二、加強市政工程質量管理的對策建議
(一)完善市政工程建設的質量管理體系
單個市政工程或城市行政區域內的市政工程往往由地方的政府建設行政部門來直接管理或委托管理,工程質量需業主方、勘察設計方、施工方、監理方多方參與,共同控制,完善質量管理體系至關重要。
(1)建立并完善工程建設管理制度,規范與指導工程建設項目從立項至竣工驗收各階段、各環節對各部門、各參建單位的各項管理工作。建立并完善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大綱,明確并規范質量管理的內容、標準、程序、方法、準則等。完善施工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勘察單位、檢測單位的工作監督與考核辦法,形成對各單位的評級與優選制度。完善對工程建設管理單位與個人的廉政考核與處罰管理制度。
(2)完善招投標管理辦法,進一步開放工程建設市場,避免地方壟斷。優化施工招標評標辦法,使創精品工程或施工質量好的企業更容易中標,或有更多機會中標,避免施工單位的惡性價格競爭,使中標價回歸理性。
(二)切實加強質監站在質量管理中的作用
質監站要切實履行市政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引導、指導、督導責任。形成對市政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工作的整體規劃。按照工程特點、區域特點制定創優指導計劃,分類制定監督方案,組織開展優質工程創建活動。實行材料供應單位信息登記與使用目錄制度,施工、監理單位人員資格登記、信息公布制度,優質工程創建公示制度,工程監督驗證制度,社會監督反饋制度。強化對各方質量行為、責任與義務履行情況的監督,加強質量行為、工程實體的監督抽查與驗證。強化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以及新管理經驗的推廣與宣傳。強化信用評價體系的建立、實施,對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加大查處力度,促進工程建設質量的不斷提高。
(三)充分發揮監理在質量管理中的基礎控制作用
(1)業主選擇監理單位應重點考慮監理單位的業績、信譽和以往的監理工作質量考核情況。對監理費率可在國家指導價格的基礎上不作下浮,按國家的有關政策內插確定。對因拆遷等非監理原因而造成的延期,應給予監理單位一定的費用補償。
(2)完善對監理單位的考評制度。對監理單位的考評應著重于考核組織機構與人員配備、質量控制程序執行情況、質量效果、監理機構和監理人員的工作態度和工作作風、監理資料、監理對業主提供的服務等方面。對創精品工程項目的監理單位給予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獎勵。
(3)給予監理更大的現場控制權,減少對監理工作的過多干涉,充分樹立監理在施工質量管理中的威信,要求其更好、更全面地履行職責。
(四)加強對施工單位質量行為的監督、考核和獎懲
(1)加強對施工單位的現場施工質量的監控與考核。采用定期檢查和現場臨時抽查等方式對施工質量的整體運行情況和關鍵部位的質量狀況進行監督與控制。這樣的監督與控制應由業主、監理、質檢站等聯合控制。對監控與考核的內容應根據不同的工程內容和要求詳細討論研究制定。考慮到當前市政工程質量管理的水準和難度,質量檢查應著重于重要和關鍵的質量工序,甚至可更深地介入這些工序的施工控制。
(2)施工單位的施工投入、工程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狀況的檢查與考核。重點考慮對承包人是否有合同違法行為、承包商的組織機構及主要負責人的到位情況、主要施工設備的投入情況、質量控制程序的遵守、材料質量控制情況、施工方案、現場實體質量控制情況、內業資料等方面進行檢查考核。對檢查考核的結果要采取兩個手段來抓:一手抓激勵;一手抓懲罰。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五)加強重要材料的質量控制
業主和質監站負責牽頭抓好涉及市政工程質量的重要材料的供應商的準入控制工作,從工程質量的源頭上抓好管理。一方面對鋼材、水泥等原材料,商品混凝土、路面基層材料、瀝青混合料、管道、道板、伸縮縫、支座、預制樁、預制板梁等成品半成品,建立供應商準入名錄;另一方面,結合工程使用情況反饋和對產品質量的飛行檢查,建立材料供應商的動態考評記錄,并定期公示。對質量考評差的供應商不予準入。
三、結語
市政工程不僅體現了一個城市的經濟活力,更重要的是為人民提供了便利的公共產品和服務。提高市政工程質量管理的水平和能力,是更好發揮市政工程作用的關鍵,每一個參與方都有責任和義務去加以完善,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市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