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建英 蔡立
【摘要】圖書采訪工作是圖書館重要的核心業務,利用大數據技術能使采訪工作更加科學、精準,提高圖書利用率,提升圖書采訪質量
【關鍵詞】大數據 ?圖書采訪
圖書采訪工作是圖書館重要的核心業務,是圖書進入圖書館的首要環節,圖書采訪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圖書館館藏結構、能否對學校的專業建議提供支撐、能否對學生的課程學習提供幫助。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大數據技術日漸成熟,在圖書采訪工作中有效應用大數據,能不斷提高圖書采訪質量,提升師生滿意度,為學校的高質量辦學提供支撐。
一、大數據
(一)大數據的概念
大數據是指無法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件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其特點是,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樣)、Value(低價值密度)、Veracity(真實性)。
(二)大數據應用無處不在
在《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 號)、《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 年)》(教職成〔2015〕9 號)、《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文件精神的指導下,要求高校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以智慧化應用帶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教育、科研、服務、辦公、管理全過程的深度融合,推動教育信息化實現跨越式發展,為學校和師生提供便捷、高效、智能、隨時隨地可用的全方位信息化服務,完善信息化對高校教學的支撐,提升學院的辦學質量和水平。
隨著高校數字化校園建設和信息化建設的推進,建立很多信息系統,這些業務系統經過多年運行,積累了海量的教育數據,學校管理類、教學類以及設備類的數據都比較豐富,已具備大數據應用的基礎。
許多學校根據實際需求,對接業務系統,以自動化方式將學校的業務系統全量和增量數據、互聯網和日志數據采集到大數據管理平臺;同時根據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進行數據治理,完成數據抽取、轉化、清洗、質量檢查和數據加載,建成大數據中心,實現數據的交換和共享。并在此基礎上,在學校的各個層面開展數據分析、數據挖掘,以可視呈現結果,為科學分析、科學決策提供支撐。
二、傳統采訪工作的弊端
(1)傳統的圖書采訪是圖書館采訪人員從書商提供的書目、從出版社獲取的書目,或從公開發行的《社科新書目》、《科技新書目》等書目中進行選擇,然后查重,生成訂單。購回的圖書還要經過圖書館編目、防盜處理、蓋章標識后才能上架與讀者見面,由于環節多,書目的出版也需要時時間,造成購回的圖書上架時已經不新了,對讀者的吸引降低了,圖書利用率不高。
(2)學科館員采書,建立學科館員制度,由教授、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有學科專業背景的專家推薦書目,采訪工作人員再對專家推薦選的書目進行查重,生成訂單,以保證購書的學術性與專業性。但選書需要占用老師的時間與精力,推行起來不具連續性,不好實施,并且推書與教師的個人興趣與研究領域相關,不利于圖書館館藏結構的勻衡。
(3)讀者薦書,以人為本,以讀者為中心采購讀者推薦的書目,也因其薦在片面性,讀者參與度不高,效果不明顯,并不能提高圖書的利用率。
三、大數據在圖書采訪中的應用
(1)應用大數據平臺上的可視化數據展示,多維度了解學校辦學情況,如:學校專業建設,分析專業群發展趨勢和現狀,預測發展趨勢;招生情況,學生來源,性別、統招和單招報考率與第一志愿上線率歷年橫縱向分析;師資隊伍的數量、職稱結構情況、專業帶頭人、專兼職情況;教職工數量,年齡,職稱,學歷等的分布分析;師資情況、評教、評學情況;課程大數據,院系開課情況,課程基本情況、課程教學調課率、出勤率、實訓課開出率,課程其他情況等;科研情況,縱向課題(分級別)、橫向課題、論文、專利、科研積分,橫向對比、縱向對比、預警情況等。
通過大數據綜合呈現出的學校關于人、財、物、教學、科研為維度的綜合校情展示,總體分布及橫向對比,找準需求,為科學的圖書采訪提供數據支撐。利用多維度的大數據呈現,幫助采訪人員總體上掌握學校學科現狀與發展趨勢,為采訪工作的開展,提供數據支撐,提高采訪工作的科學性與準確性。
(2)圖書管理系統的大數據應,通過圖書管理系統獲取讀者借書數據,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挖掘數據,了解借書熱點、圖書利用率等情況,從而針對性的采購圖書。利用圖書館門禁系統獲取讀者到館數據,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數據,通過到館次數、到館時間、所學專業等情況,多維度篩選讀者,針對性開展薦書工作,提升師生滿意度,從而提升圖書采訪質量。
(3)利用爬蟲技術從互聯網上爬取書目。通過網絡爬蟲技術,直接從互聯網上獲取出版社的最新書目、專業關注熱點、熱點圖書、流行圖書、專家推薦圖書、評價度高的圖書,根據爬取的數據,接合實際情況,生成購書書目,提高圖書吸引力,提升圖書利用率。
四、結束語
利用大數據技術能為圖書館的圖書采訪提供數據支撐,使圖書采訪工作更加科學、精準,提高圖書利用率,為更好的服務學校專業建設、課程學習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劉連生.“互聯網+”環境下開放式圖書采訪模式探討[J].圖書情報導刊,2019.
[2]胡麗琴.大數據在圖書采訪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價值工程,2018.
[3]王紅,雷菊霞.人工智能圖書采訪模式設計及流程運維[J].圖書館學研究,2018,(05).
[4]周春宏,吳珍.基于大數據思維的圖書采訪模式探析[J].農業網絡信息,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