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光玲 孫歡 趙云云 田璐璐 陳園園
【摘要】智能手機的普遍使用方便了現代人的生活,越來越多的人將使用微信客戶端的“發現”模塊下端的“小程序”進行點餐。為適應社會發展和商業化的需求,有必要開發具有飲食評估模塊的點餐平臺,促進我國健康導向的餐飲工作模式的形成,拉動國民餐飲消費與創業。對現有國內外營養健康平臺飲食評估功能現狀分析發現:營養評估成果資源豐富,膳食評估成果已有方向和等級,飲食評估平臺有可借鑒和升級之處。
【關鍵詞】小程序 飲食評估 點餐
引言:智能手機的普遍使用方便了現代人生活,其中微信客戶端“發現”模塊下的“小程序”將改變用戶訂餐習慣,越來越多的人將使用科學點餐平臺小程序(后面簡稱“本平臺”)點餐。這樣的發展預期帶來點餐小程序重復建設和特色不明顯問題,大多數商家無力建設點餐平臺內容和推廣平臺,使點餐小程序處于半成品和閑置狀態。當今點餐平臺迫切需要整合并升級成一套具有飲食評估打分的科學點餐平臺,需要設計一套科學架構,飲食評估是智能化營養健康平臺的核心和關鍵點。本文旨在構建帶有飲食評估模塊的指導健康點餐的平臺,為入駐的餐飲企業開發健康餐飲產品,方便用戶檢測飲食結構是否合理,滿足社會健康點餐的需求。
一、餐飲平臺中飲食評估模塊對發展康養事業的意義
隨著經濟與科技的發展,科學健康飲食方式成為大眾關注的內容。科學點餐平臺的飲食評估模塊(后面簡稱“飲食評估模塊”)對康養事業具有深遠的意義。
(一)開啟國民健康體質的方便模式
以往飲食是根據個人喜好、講面子胡亂點菜,難以保證飲食健康。今后,人們在點餐前或吃飯前,利用隨身手機中的飲食評估模塊,獲取飲食健康評價分值和改進建議。飲食評估模塊整合中醫、營養、烹飪、植物等學科,把食物按“五色”、“五味”、“部位”、“功能”、“四氣”、“ 烹調方法”、“形式”、“口感”等形象的名詞分類,引導科學飲食的理念和習慣,促進飲食健康強國的生活模式形成。
(二)形成我國健康導向餐飲工作模式
目前,我國傳統的餐飲工作模式過分迎合消費者視覺和口味刺激,導致虛假食品,產生食品安全與健康問題。飲食評估模塊能夠為餐飲企業提供健康餐飲導向的產品組合。研發人員以此為基礎,為入駐的餐飲企業開發健康餐飲產品,將餐飲企業已有產品進行健康組合,形成入駐企業共享共享型健康科學點餐產品,從而形成健康的餐飲工作新模式。
(三)促進國民餐飲消費與創業
本平臺根據飲食評估形成飲食產品推薦功能,縮小飲食選擇范圍,避免點餐的決策難問題,消費者會更喜歡點餐;趣味性的聚餐點餐模塊促進聚餐式餐飲消費。從而增加餐飲消費,進而拉動國民餐飲消費。平臺創建后,吸引研發人員和餐飲企業以及教學單位開展營養配餐設計和創建店鋪,帶來大量的大量設計及推廣工與開店型創業型就業崗位。對餐飲業具有顛覆式的改革,引起餐飲業的創新,帶來新型餐飲模式創業機遇。
二、營養健康平臺飲食評估功能現狀分析
目前與飲食評估相關的有營養評估、膳食評估,主要是對個體的膳食攝入情況進行綜合評估,是進行合理的個性化的指導的依據。下面結合本平臺飲食評估模塊現狀進行分析。
(一)營養評估成果資源豐富
在網站搜到372篇營養評估(評估結果是營養成分)成果,其中針對各個人群的營養指導、現狀分析和意義方面的成果值得借鑒。 但是營養素主導的飲食評估成果與應用專業性強,向大眾推廣有難度;有的只局限于標準體重的調控。
(二)膳食評估成果已有方向和等級
在網站搜到26篇膳食評估成果,都是側重膳食能量和膳食結構評估。膳食能量評估是對膳食中能量攝入情況進行評估,得到不同等級的膳食能量評估結果;膳食結構評估是從各種類飲食攝入是否均衡的角度對膳食進行評估,分為結構合理、結構欠合理和結構嚴重欠合理三種評估結果。通過能量和結構兩個方面的評估,可以從整體上了解個體膳食攝入情況。
(三)飲食評估平臺論述
目前國內外有關飲食評估的平臺,涉及到飲食要素最多的當屬《我愛配餐平臺》,有值得借鑒和升級改進之處。
(1)順應評估角度多元化趨勢。傳統的平衡膳食寶塔包含我們每天所需的食物種類,如谷類、蔬菜、水果等,卻沒有考慮到不同食物的不同部位、不同顏色的功效不同。順應多元化發展趨勢,構建以食材飲食屬性多角度飲食評估體系。其中包含名稱、類型、口味、部位、四氣、顏色、歸經、食序、質地、形狀、態勢、工藝、適合人、不適合人等內容,在每個內容下包含其所對應的選項。
(2)升級主流平臺營養素評估功能。營養素評估功能的關鍵是營養標準于與實際攝入量的對比,其表達形式有待于升級改進為分類清晰頁面。其中包括熱能、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胡蘿卜素、視黃醇(維A)、硫胺素(維B1)、核黃素(維B2)、煙酸(維B3)、維C(抗壞血酸)、維E(生育酚)、膽固醇等營養成分的累計值、標準值和差額。
(3)借鑒飲食評估結果分值化亮點。目前發現國內外有兩個對飲食評估結果有分數化軟件。本平臺從飲食上菜、口味、顏色、部位等數量累計形成的評估結果分值化頁面。并做出相應的“建議增加”或“建議減少”選項,點擊后都可以進入過多或過少的風險提示。
三、平臺飲食評估模塊的程序設計
(一)飲食評估模塊界面設計
在用戶注冊時在輸入信息。“個人信息”的“年齡”在“出生年份”基礎上,每年自動變化;“身高、體重”信息可以修改和升級。在“飲食評估”頁面,在選擇“適合人群”后,選擇飲食后顯示各類飲食圖片,選擇飲食后顯示“統計分析”。以上三個步驟合并的飲食評估頁面。攝入量單位有克、拳頭兩個選項。
(二)“根據身心狀況”評估的界面設計
在首頁顯示“根據身心狀況評估”,在后臺“飲食屬性”下的“適合的人”內需要不斷地進行的數據庫建設。其中“頭發”選項欄為頭發硬、頭發軟、頭發較多、頭發稀少、頭發白、頭發黑;“臉”選項欄為臉上有斑點、臉上有黑痦子或黑頭、肥胖、肉多骨少 臉上骨多肉少、臉頰較窄、臉型偏方、臉型偏圓、臉型偏長、臉浮腫、 青春痘;“面色”選項欄為青色、黃色、白色、黑色、赤、白無華、黃澤、面黃暗、額頭亮、額頭暗、唇淡紅唇色白、唇青紫、面光亮、耳面焦、面清瘦;“眼睛”選項欄為眼睛大而鼓、眼睛小、眼睛大、眼睛紅、眼睛腫、眼角下搭、眼袋下搭、眼袋有裂紋、眼袋青黑、眼白黃、眼無神,虹膜缺、眼為魚、視力不佳、眼睛干澀、經常流淚、眼睛干癢;“經常有的癥狀” 選項欄為胃脹、胃反酸、腦易疲勞、失眠、脾氣暴躁、抑郁、嗓子疼、眩暈、心慌、頭痛、陰性肝炎攜帶者、水痘、脂肪肝、炎癥類病、發燒、濕疹、蕁麻疹、陽性肝炎攜帶者、結節、腫瘤、尿酸高、高血壓、高血脂、便秘、風濕關節炎、II型糖尿病、I型糖尿病、敗血癥、爛嘴角、口舌生瘡、常腹瀉、心肌梗塞、冠心病、腸梗阻、腦血栓、身上多紅痦子、靜脈曲張、嘴手腳干裂;“體型”選項欄為干吃不胖、胖瘦度正、身體很單薄、身體較瘦、身體壯實、肚子較大、身體虛胖。“情緒”選項欄為快樂、憤怒、悲哀、恐懼。以上每個內容都有默認的“不限”選項。
四、結語
本文在適應康養需求背景下的構想旨在拋磚引玉,進一步廣泛征求建議,形成完整的、開放式(數據庫可以增減編輯的)科學點餐平臺小程序飲食評估模塊架構設計。
基金項目:2018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201810166067);2019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201910166135)。
作者簡介:萬光玲(1966-),女,漢族,籍貫:遼寧沈陽人,沈陽師范大學旅游管理學院,副教授,學士學位,專業:酒店管理,研究方向:飲食健康+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