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敏
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培養解決問題能力處于一種核心地位。它不僅是實際教學的需要,也是新課改的需要。解決實際問題一直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也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值得我們認真的去研究。如何才能提高低年級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從激發學生主動解決數學問題的興趣出發,培養學生數學直覺思維、邏輯思維能力,從而深入的分析和探討學生的說題等方面來培養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供大家交流和思考。
一、激發學生主動解決數學問題的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從某種意義上講,教師教學成敗的關鍵就在于能否激發學生對學習的濃厚興趣。陶行知說過:“惟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達到心的深處?!薄敖鉀Q問題”具有抽象性、邏輯性,要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應從數學知識的本身魅力與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化抽象為形象,把單調乏味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學生樂于接受的事物。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對事物充滿好奇,求知欲、表現欲很強。因此游戲及故事也是他們樂于和愿意思考的學習內容。
二、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
因為數學具有抽象性這一特點,學生往往感到數學知識難以學懂,尤其是解決數學問題更讓學生感到神秘。因此,“解決問題”的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使之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數學的學習中來。例如:在教學求部分“解決問題”時,我出示這樣的例題:媽媽有8元錢,買蘋果用去7元,還剩多少元錢?這讓學生在一開始學習“解決問題”時就感受到解決問題來自于生活,這樣就很容易掌握所要解決的問題數量與數量之間的關系和解題方法,消除“解決問題”的畏懼心理。這樣不但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離不開數學,數學是一門無處不在學科。
三、培養學生數學直覺思維
直覺思維不是學生頭腦中固有的,也不是無緣無故憑空臆想的,需要教師有意識地提供一定條件,運用科學策略加以培養。要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就要給學生創造有利于直覺思維生長的環境——開放、活躍的教學氣氛與和諧的師生關系。特別在學生解決問題出現錯誤時,教師不應因此而嘲笑或批評,而應刺激、扶植學生的自發性思維。例如:有一名學生在計算2.5÷3時,得出的結果是:商0.8余1。學生都笑起來了,我沒有批評這名學生,而是讓他說說是怎樣計算的。學生聽了他的解題方法,一下子明白此題錯在什么地方,紛紛發言:余下的不是“1”,而是“0.1”。我又問:為什么?學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此一來,該學生真正知道此題究竟錯在哪里了。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而且有助于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四、增加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練習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應該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所以要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首先學生要先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新課改后教材例題大都呈現都是一些圖,然后讓學生根據圖中給的信息進行提問。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從數學的角度去搜集數學信息,提出問題。特別是對于兩步計算的解決問題,更需要學生根據前面兩個的信息能提出問題,即找到中間問題。
五、重視學生的說題
在數學中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題能動性,增強學生的參與,交流,合作意識。但往往教學中很多時候都是一部分學生在積極舉手發言,大部分都坐著聽,但很多都是沒有參與進來,越到高年級中下生越來越多,解決問題能力越來越弱。如果老師能創造機會讓全體學生都參與,那就能激發學生的思維。有一句話說得好,“想清楚才能說明白,說明白才能做實在?!彼岳蠋熆梢詮膶W生說題方面入手來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心理學理論告訴我們,思維與語言密不可分,通過說題來促進學生思考,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和思維去解決問題。小學生具有從眾心理,別人怎么做,其他人會跟著做。特別是后進生怕自己講錯不敢說,所以首先要營造說的氛圍,我們可以用心整合教材,精心設計以學生說為主的教學,我們可以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設計好使學生肯說、敢說、愛說、強說的氛圍,也可以讓老師示范說,讓成績好的學生帶動說,鼓勵中下生動口說。應用題教學要重視說出思路,訓練學生有根有據的分析、推理,通過口述解題思路,課堂上指導學生可以采取畫圖,動手操作等方式說出自己的想法,理清數量關系。
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要想培養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就必須先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小學數學雖然內容簡單,沒有嚴格的推理論證,但卻離不開判斷推理,這就為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從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來說,數學知識技能的掌握與思維能力的發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學生在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不斷運用著各種思維方法和形式,如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另一方面,在學習數學知識時,為運用思維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體的內容和材料。這樣說,絕不能認為教學數學知識、技能的同時,會自然而然地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教學只是為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供有利的條件,還需要在教學時有意識地充分利用這些條件,并且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有計劃地加以培養,才能達到培養思維的目的。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要貫穿在小學階段各個年級的數學教學中。要明確各年級都擔負著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嚴謹準確地使用數學語言,善于發現并靈活掌握各種數學語言所描述的條件,不斷挖掘教材中的數學思想及方法,學生的思維就會不斷活躍,解題方法不斷創新,解題能力大大提高,學習目的更加明確,學習方法科學優化,從而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