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思城
摘? ? 要:物資管理是國際工程管理中的重要部分,管理人員要了解國際工程物資管理的特點和原則方法,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并付諸實施,實現國際工程物資管理的最優化。
關鍵詞:國際工程;物資管理;原則和方法
1? 引言
目前國際工程的最大市場仍然在發展中國家或者不發達國家。海外環境特殊,生產制造業不發達,與國內相比有較大差距[1]。囿于這些國家的特殊情況,物資供應和采購的渠道和管理難度都很大。在很多國際工程的實施中,因為物資管理不佳導致停工或者無法按合同工期完工的情況很多,這就需要國際工程的管理人員學會物資管理,研究國際工程物資管理的特殊性,因地制宜管好國際工程的各類物資。
2? 管理概述
(1)物資管理中的物資:指在國際工程的生產中所需要的生產機械設備、設備配件、生產工具、原材料、輔助材料和燃油等。物資管理中也包括提供給業主的永久性設備材料,本文探討的主要是生產中使用和消耗的物資方面。
(2)主要任務:做到物資供應好,消耗低和省費用,以保證項目生產經營的正常進行,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3)定義:國際工程物資管理是指國際項目生產經營活動所需各種物資的采購,運輸,保管,發送,合理使用和綜合利用等一系列計劃、組織、控制等管理工作的總稱。
(4)內容:包括:編制物資計劃、組織貨源、清關、倉庫管理、物資消耗定額管理、存量控制管理、物資統計、車間管理、建立具體規章制度、工作程序和方法。
3? 管理特點
物資管理本身難度大、種類繁多、規格復雜。由于我們的管理地點離開中國本土,因此出現了很多新的管理特點。如:設備和配件供應的回旋余地小;長距離管理;配件需求難預測準;采購成本高;管理成本高;管理人員流動性大等特點。
4? 管理原則
物資管理最終是為了控制成本,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因此可以從成本入手,分析物資管理的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構成,進而引出幾條管理原則。
4.1? 源頭論
所謂源頭,就是開始的地方,就是基礎,“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從物資管理的角度講,就是做好初始的準備工作。因此我們必須把好源頭這一關,怎么做好呢?
(1)把好決策關。首先,重大施工設備的采購決策必須慎之又慎。在我們的物資管理中,設備占了很大的比重,80/20定律有相當的指導意義。其次,設備配件的采購決策必須嚴格把關。由于設備的種類多,維修人員不可能對設備的故障情況分析得十分透徹,加上受人員的維修能力、責任的承擔能力和責任心的制約,配件采購最容易出現問題,容易造成大量占用資金,配件積壓或采購的配件根本無法使用等情況。(2)把好組織關。在組織上,要設立專人或建立專門的物管機構,做到組織落實、責任到人。在物資主管人員的選用和培訓上,項目的負責人要親自抓。在維修人員物色、使用和培訓上要狠下功夫,要舍得投入。(3)把好計劃關。根據生產經營情況,要認真分析、研究生產需要,制定物資采購計劃。(4)健全完善項目內部設備的有償使用體制。
4.2? 系統論
國際工程物資管理不是一個靜態和孤立的東西,由于管理的主體是人,管理的對象是人和物,因此管理活動必須多樣化,復雜化。物資管理不僅是成本管理的一部分,更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2]。所以,必須用系統思考的方法,動態地管理國際工程的物資,才更加有效,而這種管理行為往往是大家經常容易忽視的。在國際項目施工過程中,普遍存在這樣的現象:比如一線生產施工人員認為生產活動最急最重要,物資管理是物資經理的事情,和我無關。而物資管理人員也認為我是管設備材料的,現場生產和我沒有關系。這種情況就會產生管理中的“兩層皮”現象。因此,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系統考慮物資管理問題:(1)統一認識。項目的班子必須充分認識到物資管理的重要性,并要求項目的核心人員的認識統一到這個高度上來,引導中方員工重視并支持物資管理。(2)充分發揮總公司的企業文化優勢,建立項目良好的工作氛圍,最大程度地形成大多數中方員工自覺進行管理的行為,盡量減少管理的盲區。(3)破窗理論。我們要正確使用破窗理論,盡量避免負面效應。(4)要把管人和管物有機地統一起來。設備的好壞與物管人員、維修人員、操作手及操作手的管理人員有很大的關系,我們要充分理解物管人員進行管理時的難度,同時在設備管理中,要重視當地操作手的管理。(5)要充分運用總公司國內外采購密切配合的管理優勢,真正把采購的物資成本和采購環節的費用降下來。總部的審批和采購建議會避免項目的盲目采購,減少采購失誤和浪費。(6)要進行大型施工設備采購價格和運行成本綜合平衡比較,以達到總成本下降的目的。(7)物資計劃要有預見性和前瞻性。在制定物資計劃時,我們要掌握基本保證加風險的計劃原則。(8)關鍵原則。要重視關鍵員工和關鍵設備的管理,如砼拌合站、瀝青拌合樓、拖板車、油罐車、鉆機等都屬于關鍵設備,操作他們的人員也同樣是關鍵人員。(9)維修和保養相結合。我們的員工普遍存在重修不重養的現象,設備的保養是十分重要的,我們要形成全面的保養觀。(10)新舊設備的維修保養和配件計劃要區別對待,避免積壓和浪費。(11)要建立物資采購中的經濟購置的概念。(12)要建立適用有效的規則制度。制度保證是非常重要的。
4.3? 過程論
管理是一個持續的過程,物資管理也不例外。在物資管理的過程中,我們堅持過程論。
(1)要堅持計劃的過程論。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要仔細觀察,認真研究分析設備使用,維修和保養的規律,零配件損壞原因及使用需求規律,不斷完善和調整我們的計劃。(2)要全程跟蹤大型設備的狀況,做到心中有數。(3)及時監控配件、工具和材料存量,做到既保證使用,又盡量減少庫存,節約成本。(4)盡可能把握關鍵人員、操作手的思想形態,形成穩定的管理習慣,這需要有韌性,需要常抓不懈,避免管理的波動性。
5? 管理方法
針對國際物資管理的特殊性,我們還需要一些更具體的做法。
(1)在制度的制訂方面堅持四條原則。[①]簡化原則;[②]實用性原則;[③]可操作性原則;[④]相對穩定性原則。制度應該在一定的時期內對項目的物資管理有指導意義,不能人換制度換。
在這幾個原則下,根據國際項目的實際情況,我們也需要制訂相應的物資管理制度,如設備、物資管理實施細則;物資材料倉儲辦法;關于開具入庫驗收單,材料臺帳的具體操作方法;關于物資庫區安全生產、崗位責任的具體規定等等。
(2)關于分類管理。可以根據管理內容進行分類管理,也可以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進行管理。
(3)要形成安全存量的概念。
(4)大型施工機械設備的操作手要人機對應,并形成制度。
(5)合理確定配件采購比例和采購時間。
(6)加強周轉材料的發放、回收管理,如腳手架、扣件等。
6? 結束語
國際物資管理是國際工程中最重要的環節,也是最復雜最容易出問題的環節,需要我們用心血和汗水去不斷地探索和實踐。一定要適合不同的管理模式,不同的國家條件和環境,立足各自的實際情況,認識到位,組織落實,方法得當并持之以恒,才能真正發揮出物資管理的優勢,實施服務好國際工程項目。
參考文獻:
[1] 許太明,周林林.談海外物資管理[J].設備管理與維修,2018(21):21~22.
[2] 李民,馮成,陳麗.加強物資管理,提高成本控制能力[J].石油石化物資采購,2015(12):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