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明
摘要:2018年我國新修正了個人所得稅法,新個人所得稅法與之前相比發生了重大變化,但延續了全年一次性獎金計稅政策。個稅與每一個人密切相關,本文擬對新個稅下員工個人所得稅籌劃問題進行研究,希冀能為合理降低個人所得稅稅負,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幫助。
關鍵詞:個人所得稅法;納稅籌劃;員工薪資
為了緩解較低收入群體的稅負,2018年8月31日,我國個人所得稅法進行了修正。新個人所得稅法提高了基本費用扣除標準,從原來的3500元提高到了5000元;同時,還對低稅率級差進行了進一步的擴大,改變成3%、10%、20%。通過這個調整,中等及以下收入人群稅負得到了極大的減輕。同時,還優化了稅率結構,首次增加了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個稅年度計算方法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2019年新個人所得稅法正式實施,取得了顯著的效果。這次個稅改革具有深遠的意義,標志著我國現在已經初步建立了個稅改革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新稅制,在個人所得稅改革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隨著新個人所得稅法的實施,單位要結合新個人所得稅法,依據其中關于個稅的相關要求,并結合單位的是情況,對個人所得稅科學進行籌劃與管理,在法律允許范圍內合理減少個人稅負,在保證我國基本稅收的情況下,也促進社會更加和諧、穩定地發展。
一、個人所得稅籌劃的意義
新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員工繳納的個稅主要涵蓋員工個人受雇、任職時得到的工資、薪金、勞動分紅、年終加薪、津貼、補貼、獎金外加通過受雇、任職得到的其他收入。員工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是指根據個人所得稅稅法相關規定,對個稅繳納情況進行調整,使個人在運營生產等環節產生的經濟收入,能獲取更多的稅收優惠政策,以達到合理降低個人所得稅負擔,使個人收益實現最大化。個稅稅籌劃具有積極的意義,主要概述如下:
第一,能更好地促進社會經濟發展。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實現了快速的發展,人民群眾的收入不斷增高,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但個人稅收調整有限,而且存在不少不合理的地方。新個人所得稅法就結合當前我國納稅義務人納稅情況,對個人所得稅稅法進行了相應的修正,并在2019年全面實施新個人所得稅法。在此背景下,引導納稅義務人進行納稅籌劃,可以更好地降低中低收入群體的稅負,提高居民滿意度,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經濟和個人產業穩定發展。
第二,能有效緩解個人稅務壓力。根據新個人所得稅法的相關規定,成本、費用、稅務、損失等合理支出,均可在應繳納所得稅額核算時進行抵扣,同時,計稅工資相關標準也進行了調整,且部分納稅義務人還享有稅務抵扣優惠政策。這在很大程度上能減輕納稅人的稅收壓力,再加上合理的所得稅籌劃,將能實現個人效益最優化。
第三,能提高單位整體發展水平。單位管理人員在進行納稅籌劃時,要根據新個人所得稅法的相關規定,并立足單位具體實際,來對員工的涉稅收入進行分析和評估,這樣就能發現和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而使單位的管理機制得到優化和完善,使員工的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更加科學。反過來,納稅籌劃也會推動單位管理工作人員不斷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促進單位內部交流,增強單位向心力、凝聚力及內生動力,使單位實現健康、持續、穩定的發展。
二、新個稅下的員工個人所得稅籌劃對策
(一)增強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意識
對于納稅義務人來說,在其開展運營、生產等活動過程中,必須要正確地認識到,少繳納稅務并不會從根本上提高自身收益,過于注重避稅也會降低個人總體效益,為了保證自身合法權益,應當樹立科學的、良好的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意識。新個人所得稅法主要目的就是緩解納稅義務人納稅壓力,減輕其稅負,因此,在具體實際中,納稅義務人要根據新個人所得稅法相關規定,在個人所得稅征收范圍內,對個人所得稅進行合理的納稅籌劃,這樣才能做到合理避稅,促進單位效益不斷提高。
(二)明確稅率改變極點
新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個稅起征點為每月5000元,中低收入群體減稅幅度比較大。進一步將3%、10%、20%三檔低稅率的級距進行擴大,將25%稅率的級距進行縮小,將30%、35%、45%三檔較高稅率級距保持不變。這樣,單位繳納個人所得稅時,應當先對年終獎應用稅率進行明確,月薪及年終獎的稅率范疇相同,可對稅率極點進行適當調整,根據調整后的稅率幾點,來籌劃員工月薪及年終獎等收入。
(三)優化納稅籌劃方式
根據新個稅法,個人綜合所得還相應地增加了六大專項附加扣除。深入分析這兩條政策,可以發現其確實是惠民利民的,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一些稅收調節尺度。因此,單位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科學的納稅籌劃方案,以進一步做到合理降低個人稅負。
一是通過年終獎金避稅。現在,單位一般是把員工的年終獎分為季度獎、加班獎等進行發放,也有的是一次性發放,有的是按月發放。要想減少個人所得稅稅額,單位在發放年終獎時,應根據新個人所得稅法的相關規定,將員工的個稅籌劃工作做好,減少員工納稅稅額。如果是按年發放年終獎,既能保證員工收入不發生改變,還能減少員工的年終獎稅率,使員工的個人效益實現最大化。例如,如果某員工年收入為100000元,就可將其收入分為月薪5000元和年薪400000元,這樣就能實現合理節稅的目的。如果員工的收入提高,提高部分如以月薪形式進行發放,員工就要依據稅率20%進行納稅,負擔相對來說比較高。但如果放入年終獎中,只要按稅率10%納稅就可以。此外,在發放全年一次性獎金時,還要選擇最佳配置金額,有效避開陷阱區金額,這樣也能幫助員工進行合理避稅。然后,依據綜合所得的稅率檔位,再具體進行分析測算。若全部當年綜合所得為負,就不要應用一次性獎金政策,避免人為增加個人稅負。若全部當年綜合所得<36000元,也不必進行納稅籌劃。對于>36000元的獎金,最好不要納入全年一次性獎金中,因為如果納入,員工的納稅稅率就會升高到10%的稅檔。為達到最佳配置狀態,可應用邊際稅率的概念測算出拐點值,即36000+144000+23100=203100元。如果全部當年綜合所得>203100元時,最佳的全年一次性獎金使用144000元將成為最佳配置金額。
二是通過員工福利避稅。根據新個人所得稅法,員工收入越高,其納稅也會越高,單位可以適當減輕員工的月薪,采用員工福利形式來代替一定的薪資。例如,某員工月收入8000元,其餐補與通訊補貼分為是400元,如果將這兩筆費用加入其薪資中,就會增加其個人所得稅負擔,而如果采取單位為其代繳話費和配備員工餐,就可以達到較好的節稅效果,也不影響員工的福利待遇。
三是通過稅收優惠避稅。因為在員工繳納個人所得稅之前,按照新稅法的相關規定,有的稅收優惠項目會被提前抵扣,這樣就可以降低員工應納稅的額度。在這種情況下,單位就可合理利用這些優惠政策,將員工的一些可被抵扣的納稅項目,如誤餐補貼、差旅補助費用等進行相應的抵扣,這樣就能有效降低員工的稅務負擔,保證員工的個人效益。
按照新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在與專項附加扣除相關的個人納稅籌劃方面,比較簡單和可操作,單位財務人員可指導員工根據自己的工資實際情況,來對其進行科學安排,財務人員和人事勞資部門要重點做好年終獎發放、個稅籌劃等的稅收籌劃,因為這項工作是比較難的,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在具體實務中,單位可在基本預期員工當年全部綜合所得的基礎上,依據員工的業績考核和獎勵來制定納稅籌劃方案,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使員工實現節稅,還能方便績效考核。
三、結語
綜上所述,依法納稅作為每個公民的基本職責,為實現惠民利民,國家對個人所得稅稅法進行了修正。在此種情況下,單位要在法律許可范圍內,根據新個人所得稅稅法,對員工個人所得稅繳納進行科學的、合理的納稅籌劃,以切實降低員工的個人稅負與納稅壓力,實現員工效益的最優化,也使單位實現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定敏.稅制改革后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問題分析[J].財會學習,2019 (14):172+174.
[2]李本軒.新個人所得稅法下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探討[J].中國總會計師,2019 (04):76-79.
[3]陳瓊薇.新個稅下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9,40 (12):110-111.
[4]焦艷.新個人所得稅法下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籌劃[J].納稅,2019,13 (08):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