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暉
摘要:政府會計制度下,公立醫院內控管理暴露出來不少問題,集中體現為內控管理體系不完善、成本預算管理不到位、財務人員能力素養有待提高、內控監督機制不健全等方面。要實現公立醫院內控管理的優化完善,符合政府會計制度的新標準新要求,需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從完善內控管理體系、加強成本預算管理、提升財務人員能力素質、強化內控監督等方面來具體展開。
關鍵詞:政府會計制度;公立醫院;內控管理;監督機制
伴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持續深入,以及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發展進步,公立醫院也迎來了發展的機遇與挑戰。2019年1月1日,新的《政府會計制度》出臺實施,對公立醫院內控管理有了新的標準和要求。公立醫院是備受患者信賴的專業醫療機構。公立醫院的服務水平、醫療能力直接關乎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而醫院的服務水平與能力又直接與其內部管理控制水平相掛鉤。通過公立醫院內控管理,能夠節約資金、提高效率、優化服務、塑造形象,最終使患者滿意,使群眾認可。新時期,公立醫院要求得發展,貼合改革的要求,體現出新時期醫療機構的新風貌,切實滿足群眾的醫療服務需求,需要從內部入手,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形成出規范有序的管理秩序,促進公立醫院長遠可持續發展。
一、政府會計制度下公立醫院內控管理薄弱環節
政府會計制度對公立醫院內控管理提出了較高的標準和要求,而現階段,公立醫院內控管理依然存在諸多薄弱環節,有待進一步強化完善。
(一)內控管理體系尚未建立完善
現階段,多數公立醫院尚未形成完善的內控管理體系,已有的內控管理工作流于形式,與醫院的實際貼合度不夠高。只有建立完善的組織架構及內部管理執行機制,才能使各項管理活動規范有序展開,以此來提高效率,降低風險,而公立醫院則忽視了這一方面的工作,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單一的醫療水平及服務的提升方面[1]。事實上,醫院醫療服務水平的提升與內控管理是息息相關的,忽視了內控管理,醫院的“根基”不穩,也會直接影響醫療服務活動的有效展開。
(二)成本管理及預算管理不到位
過于注重事后管理,反而忽視了基本的成本管理及預算管理,是當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問題。與民營醫院相對,公立醫院一直是“人滿為患”,在醫療體系中占據主導地位。正因為如此,公立醫院的領導層到普通職工及財務管理人員,普遍欠缺成本管理及預算管理的意識。在成本管理及預算管理方面,存在重視程度低,管理流于形式,成本核算及分攤、預算管理主觀性隨意性突出的問題。由此也直接導致公立醫院的成本管理及預算管理工作滯后,與實際需求相脫節,更導致財務數據失真,影響了內部管理控制的優化完善。
(三)財務人員專業能力素質不足
政府會計制度對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標準和要求。但多數公立醫院財務人員卻不能與時俱進,無法適應新的變化,存在自身工作能力及專業素養的薄弱與欠缺。一方面,財務管理人員缺乏長遠意識,不能將財務管理工作放在宏觀的、大局的層面來展開。因此,在財務管理工作中,只關注當下,對醫院未來的發展,醫療行業的走勢等不關心,也影響了財務管理工作的水平。另一方面,公立醫院財務人員信息化的能力素養偏弱。網絡時代,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走信息化是大勢所趨,是提高管理效率的不二之選。部分公立醫院財務人員對財務管理軟件掌握不充分,利用效率低,也影響了醫院內控管理工作展開。
(四)內控監督機制不夠健全完善
大部分醫院對內部控制制度不夠重視,內部控制制度不全面,沒有做到覆蓋醫院的各種事務和事項,制定的內控制度也是借鑒同行業的,沒有體現醫院自身的業務所需要的原則及控制手段。更有的醫院只是為了應付評審等級醫院檢查,把拿來的制度掛在墻上而已。此外,醫院的一些制度,僅僅體現了一些重要的會計規章制度,并沒有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控制制度,表現在權責不明、資產、物資的領用、報損、不規范、獎懲標準不統一、成本控制目標不明確等一系列問題。
二、政府會計制度下公立醫院內控管理優化措施
優化完善內部管理、加強提升內部控制,是實現公立醫院保持井然有序長遠發展的必然路徑。新政府會計制度之下,公立醫院內控管理要進一步優化完善,也需要采取相應的舉措,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展開:
(一)優化制度、完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
政府會計制度下,公立醫院內控管理活動的展開,需要依托于完善的內控管理體系。這就要求公立醫院不斷優化組織結構、加強各項制度建設。落實內控管理經濟業務任務,建立健全內控管理制度,認真梳理各類流程并查找存在的風險,針對風險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實現醫院內部的精細化風險管理。
轉變輕管理重醫療的錯誤觀念,形成從醫院管理層到醫院職工普遍關注重視醫院內控管理工作的正確思想與良好氛圍。結合最新政府會計制度的要求,查找醫院當下內控管理中的問題,尤其是與政府會計制度不相符的部分,予以針對性的改進和優化,實現內控管理體系的更新。預防為主,形成完善的內部管理規章制度,對醫院工作人員形成指引與規范;防堵結合,將考核與獎懲機制融入到內控管理體系中,對醫院職工存在的不當行為予以懲戒與糾正,盡可能地降低不當行為對醫院內控管理造成的不利影響。
(二)轉變觀念、加強成本管理預算管理
做好成本預算管理工作,是公立醫院內控管理優化的必然要求。時至今日,公立醫院已經成為了醫療體制改革的先鋒,承擔著各方面的責任,也有義務為公眾提供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要做好基本的醫療服務工作,需要公立醫院完善內部管理,形成危機意識與風險意識,通過成本預算管理,規避財務風險,提高資金使用效率[2],從而有充足的資金來購置醫療器材、提高醫院職工福利待遇。
要建立完善的成本預算管理制度,充分結合當前醫療衛生服務行業的發展新趨勢,結合醫療體制改革的新要求,結合當下醫院面臨的內外部形勢,形成有前瞻性的準確的成本預算。建立健全信息反饋機制,及時獲取醫院資金的收支情況,并針對性地調整完善成本預算計劃,以有效發揮成本預算管理的積極作用。
(三)加強培養、提升財務人員能力素質
政府會計制度對公立醫院內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醫院內控管理工作中,也需要注重對財務人員能力素質的培養與提升。做好基本的人才工作,才符合以人為本的現代管理理念,與醫療體制改革的整體思路與要求統一起來,才能發揮人才的作用,助力醫院內控管理活動的優化完善[3]。針對當前公立醫院財務人員能力素質上的薄弱點,可以針對性地從法律法規的學習、財務專業知識的學習、內控制度方面的培訓、軟件操作能力的培養等方面來展開教育培訓活動。政府會計制度實施后,需要財務人員積極學習制度,了解當下醫院內控管理方面的新要求、新流程等。
(四)強化監督、形成有效內部監督機制
要發揮醫院內部內審機制,成立單獨的內部審計部門,由專門的工作人員對醫院內部控制管理的各方面工作進行審查考核,確保各項制度的有序落實、規范執行。要確保醫院內審部門的專業、獨立,避免受到醫院其他部門的過多干預影響。建立完善的內部審計流程,實現對醫院內部各項經濟活動的監督管理。完善資產、物資的領用、報損制度,統一獎懲標準,明確成本控制目標,將監督考核的結果與部門利益、職工個人考核相掛鉤。
參考文獻:
[1]余香蓮.新醫院會計制度下如何加強醫院內部控制[J].中國集體經濟,2018 (2).
[2]李淑挺.新《政府會計制度》背景下公立醫院強化成本管理的研究[J].中國總會計師,2018 (5).
[3]盧露.新形勢下醫院會計人員素質的提高策略研究[J].財訊,2017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