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日,李凱瑚在深圳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本刊記者 李璐璐 / 攝)
2020年1月1日,經歷修例風波半年之久的香港迎來了新年,也讓人有了新期待。尖沙咀海濱聚集了不少跨年的人,新年的氛圍沖淡了籠罩在香港上空的陰霾。
位于香港鯉魚門一條小巷深處的銀龍茶餐廳里,老板娘李凱瑚也度過了一個難忘的新年。從一早開門到晚上11點多,小小茶餐廳被蜂擁而至的顧客擠得水泄不通。他們一進門就抱住李凱瑚,口中連連贊嘆:“你是第一批站出來撐警的人。”“你讓我們很感動。”說著,說著,很多人流下了眼淚。
李凱瑚也感動得濕了眼睛,她半開玩笑地對《環球人物》記者說:“這是茶餐廳開業51年來生意最好的一天。支持警察是我應該做的,沒想到會得到這么多支持。”
自香港修例風波以來,李凱瑚一直關注著事態的進展。去年6月,她在臉書上看到有人發表不歡迎香港警察的言論,覺得很奇怪,怎么會不歡迎保衛安全的警察?她就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自己絕對歡迎警察,并付諸行動。
6月30日,從不在節假日休息的李凱瑚決定關門歇業一天,去金鐘添馬公園參加“撐警隊、護法治、保安寧”集會。在這之前,她的腿被嚴重燙傷,有半個多月都不能正常行走。周圍人勸她:“你的腿傷還沒好,怎么能去?”但她堅定地表示:“我一定要去。”
當天下午2時,李凱瑚來到金鐘添馬公園。從下午3時到6時,許多團體和個人共計16萬人,從香港各處前來,手舉支持警方的標語,高呼“警隊加油”等口號,表達對香港警察的支持。“那天下了很大的雨,所有人都被淋個透濕,但大家全都堅定地站在雨中。”李凱瑚回憶說。大雨中,她擔心印有撐警標語的紙張被淋濕,就把標語放進外套里,晚上8時回到餐廳后,又將這些標語張貼在自己的店鋪里。
很快,麻煩就找上門來。7月1日,有客人來用餐,一進門看到墻上的撐警標語,就緊張地說:“你膽子太大了,現在氣氛不好,不能貼這個,太危險了。”一個客人說,兩個客人說,三個客人說……到了晚上,李凱瑚發現她的個人信息在社交媒體上被曝光,許多亂港分子留言漫罵,但她不為所動。
更大的麻煩接踵而來。衛生局、消防局、食環署、勞工處等陸續上門來檢查,告訴李凱瑚,很多人投訴她清潔欠佳、聘請黑工等問題。“我一下子有點蒙,我這家店營業51年都沒人投訴過,怎么現在突然這么多人投訴。后來我才反應過來,是因為撐警標語。”面對這些惡意舉報,李凱瑚一點都不擔心。茶餐廳曾經獲得食肆衛生比賽冠軍和“清潔食具獎”;店鋪由李凱瑚一手打理,從未聘請過店員,更談不上黑工。
但風波并未消停,銀龍茶餐廳開始在各網絡平臺和食評軟件上收到大量惡評,還有人打來電話辱罵她,甚至揚言要打她。時不時還有人來餐廳搗亂,站在小小的餐廳里放聲大罵,并聲稱要打砸。“我覺得很難受,這是我爸爸留下來的店,我很擔心他們會把店砸了,但我覺得我沒做錯,我支持香港警察。”李凱瑚倔強地說。親身經歷讓她更深切體會到亂港分子的可惡。想到那些堅守崗位、保護市民安全,卻遭到威脅的警察,李凱瑚更堅定了撐警的信念:“如果他們(亂港分子)一定要讓我付出代價,那我就做好餐廳關門的準備。”
2019年12月,李凱瑚在香港西九龍警察局給警察送甜品、沖奶茶。
2019年7月21日,鄧炳強來到銀龍茶餐廳。
欣慰的是,在遭到亂港分子威脅時,鯉魚門的街坊自發地前來幫助李凱瑚。他們有的當起了服務員,有的當起了大廚。隨著“撐警女老板遭報復”的消息在網上不脛而走,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李凱瑚的遭遇,來自大陸各地甚至加拿大、新加坡的愛國同胞從四面八方過來支援她。一時間,銀龍茶餐廳成了“網紅打卡地”。很多人說,他們想讓李凱瑚知道,她不是一個人。
7月21日,時任香港警務處副處長鄧炳強來到了銀龍茶餐廳,一進門就握住李凱瑚的手,說:“謝謝你支持警察。”兩個星期后,鄧炳強又帶著太太來到了銀龍茶餐廳,熱情地和李凱瑚聊天。“鄧炳強人很好,很親民。他先后來了4次,每次來都點奶茶、西多士、公仔面。大家戲稱這是‘一哥套餐。”
在各方的支持下,李凱瑚繼續撐警活動。她多次前往警局,為警察送上甜品和奶茶。“我的力量很小,但我不是一個人,我們是一群人,阿 sir,我撐你!”
在遭到亂港分子攻擊的時候,李凱瑚雖然做好了茶餐廳關門的準備,但對她來說,這小小的茶餐廳承載著特殊的意義。“我開茶餐廳,是為了我的媽媽和弟弟。”
上世紀60年代末,李凱瑚出生在香港一個普通家庭。父母開了銀龍茶餐廳,維持一家六口的生計。小時候,在李凱瑚的印象中,父母不分節假日,永遠都在餐廳里忙碌。“過年時,別人家小孩都換上新衣服去拜年,父母還會帶著他們出去玩,但我爸媽從早到晚在餐廳里忙,所以我一開始特別討厭餐廳,從未想過要自己開餐廳。”
長大后的李凱瑚,做著與餐廳完全不相干的行業。20年前,李凱瑚的父親去世,弟弟接手了銀龍茶餐廳。2014年的冬天,弟弟又突發意外去世,餐廳無人經營,關門停業了。那時的李凱瑚,在廣西南寧做羅漢果生意,為了照顧年邁的母親和弟弟留下的孩子,她回到了香港。
“弟弟的去世對媽媽打擊很大,那時候她總是喃喃自語:‘我的丈夫和兒子都沒了,餐廳也關門了。她每天都站在電梯口問:‘為什么我的兒子還不回家?甚至每天在餐廳外徘徊。”醫生告訴李凱瑚,如果要讓老人好起來,一定要給她足夠的安慰。
有一天,母親問她:“可以讓餐廳重新開門嗎?”李凱瑚意識到,這間餐廳是母親的回憶和精神寄托,也許,只有讓餐廳重新開張,才能給母親慰藉。但她從來沒有做過餐飲,不知道該怎么做,為了母親,她決定試試。于是,銀龍茶餐廳在停業9個月后,重新開張了。
“剛開始很艱難,我不懂怎么運營,甚至怎么沖奶茶、做甜品都不熟。餐廳重新開業后,只有熟悉的友鄰會來捧場,除此之外,沒有別的客人。”李凱瑚回憶說,“但我看到媽媽的精神一點點好了起來,她每天都來餐廳,非常高興的樣子,我就決心要把餐廳繼續開下去。”
那時,李凱瑚是銀龍茶餐廳唯一的老板娘、廚師、服務員。她每天凌晨五六點起床,晚上很晚才回家,但餐廳一直沒有起色。每年,她還要對抗臺風帶來的損失,之前積攢的一點積蓄全都投入到餐廳,很快就沒了資金。李凱瑚好幾次想對母親說,餐廳支持不下去了,但一直沒有說出口。街坊親友問她:“你的餐廳生意不好,為什么不關門?”她說:“為了媽媽,我要把餐廳開下去。”
轉機總是留給默默堅持的人。慢慢的,李凱瑚的沖奶茶手藝越來越好了。在亞太酒店協會與香港捷榮集團2017年舉辦的“至尊奶茶王大賽”中,李凱瑚現場制作的奶茶奪得了“奶茶王”大獎。香港無線電視臺的一名記者來到銀龍茶餐廳,喝了奶茶后,非常喜歡,就和她聊了起來,得知了銀龍茶餐廳背后關于親情的故事。這段故事播出后,感動了很多人,不少顧客特地前來喝奶茶,銀龍茶餐廳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因為店里只有她一個人,網友親切地稱茶餐廳為“一人茶餐廳”。
“奶茶王”李凱瑚走紅后,很多商家想和她合作,愿意出資開分店,條件是讓她去站臺,現場表演沖奶茶來招攬生意,但被李凱瑚拒絕了。“我開店的初衷是為了讓我媽媽開心,我如果去別的地方站臺,現在的店就沒人來管理,我不能離開這里。”有些商家說:“我們可以給你錢,雇個人照顧你媽媽就可以了。”但李凱瑚不這么認為:“有了錢,我媽媽就能開心嗎?老人要的不是錢,而是陪伴,這是我回來開店的初衷。”
如今,因為撐警刷屏后,又有內地商家找到她,希望她能在內地開一家奶茶店。考慮再三后,李凱瑚同意了。
“以前的我只希望能守著媽媽,腳踏實地開間務實的小店,但香港修例風波讓我意識到,作為香港市民,我應該為香港的建設發展做些什么。在內地開店,如果盈利,我們的餐廳將拿出一部分利潤來支持那些愿意在內地工作、創業的香港年輕人,借此激勵香港青年多來內地看看,來了解我們的祖國到底是什么樣的。”李凱瑚還表示,餐廳開業后,將招募一批香港青年參與運營,給更多香港青年提供在內地工作、生活的機會。
李凱瑚決定將自己的茶餐廳地址選在深圳。“我在很小的時候就來過深圳,那時的深圳還是個落后的地方,而現在,它的發展之快,早已超出了香港人的想象。而且香港和深圳之間的交通非常方便。”現在,李凱瑚隔三差五便來深圳,準備新店開張事宜。為了和內地網友多多交流,感謝大家的支持和幫助,李凱瑚開通了新浪微博。去年12月中旬,李凱瑚通過微博宣布了新茶餐廳定址深圳南山區的消息。得知她將在深圳開店后,很多網友親切地把這個新店稱為“十四億人茶餐廳”。
從“一人茶餐廳”到“十四億人茶餐廳”,李凱瑚寄托了很多期望:“在香港,有許多像銀龍茶餐廳這樣的普通餐廳,也有許多像我這樣的普通市民,那些亂港分子使得市場不能正常營業,普通市民無法正常生活,我現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香港能早點恢復和平,能更好地發展起來。”
李凱瑚1968年出生于香港,曾在廣西做羅漢果生意,現為銀龍茶餐廳老板,2019年因支持香港警察而走紅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