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是大自然中壯觀而又令人生畏的放電現象。有一個地方閃電尤其多:每年約有140至160個晚上會出現閃電現象,全年閃電次數接近120萬次。這個被稱為“閃電之都”的地方,位于委內瑞拉的卡塔通博河和馬拉開波湖交匯處。
每年10月(當地雨季),卡塔通博河和馬拉開波湖交匯地區的湖面,每天都被厚厚的雷雨云籠罩,驚雷閃電也表現得更加活躍。
閃電大多出現在晚上:漆黑一片的夜空,突然被無數條閃電照亮,天地瞬間一片銀白,仿佛巨人之手突然撕開了黑幕;雷聲如萬炮齊發,又似原子彈爆炸,似乎要把整個大地震塌……閃電一道接著一道,平均每分鐘便會出現28道,最多的時候,每小時可以看到上千次閃電。
大多數晚上,這一地區都徹夜通明,閃電不但把這里的黑夜變成了白天,閃電形成的電弧可以達到5千米長,其光亮還傳送到了400千米之外。
那么,“卡塔通博閃電”現象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其實是氣候環境和獨特地形共同作用的結果。
委內瑞拉位于赤道附近,屬于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而馬拉開波盆地位于委內瑞拉西北部,盆地中心正是卡塔通博河和馬拉開波湖交匯的地方,這里可以說是南美洲最為濕熱的地區。這里大部分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濕熱而多雨的氣候,為雷雨云的孕育提供了基礎條件。
另外,該地區所處的地形十分獨特,這里三面環山,中間是盆地,好似一塊馬蹄鐵,又仿佛是一個喇叭口,十分有利于雷雨云的形成。
(摘自《知識就是力量》姜永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