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超,孫召君,張大偉
(天津現代天驕水產飼料股份有限公司 301800)
草魚出現肝膽綜合癥的病因主要有寄生蟲、細菌、病毒等生物因素,另外還有藥物、水質、營養因素等。 以往對于草魚進行肝膽綜合癥的治療主要是依據以往的經驗,并補充微量元素、維生素等,同時也會采取中草藥進行防治。
誘發草魚出現肝膽綜合癥的原因是由于天氣突然出現較大的變化,并且出現了增氧不足、投喂過多的問題,導致水體惡化,藻類群落失衡,水體中關于亞硝酸鹽、氨氮等有害物質增加,魚體的肝膽負荷不斷加重,從而導致魚類的體質下降,最終誘發肝膽綜合癥[1]。 另外,水體環境改變之后,會導致水體中的寄生蟲和有害病菌大量的繁殖,從而導致草魚出現腸炎病和爛鰓病等。因此,水體環境惡化、投喂過量、濫用藥物、飼料變質以及缺乏微量元素等,都會損害到魚類的肝臟膽囊,從而出現肝膽綜合癥。
隨機選取160 條具有明顯肝膽綜合癥的草魚。 使用麩皮、小麥粉、魚粉、菜籽粕、豆粕以及棉粕等配置成草魚常規飼料,該飼料作為空白飼料,也就是不含有復方中草藥制劑。 然后在空白飼料的基礎上添加質量分數1.00%的復方中草藥制劑。將160 條草魚進行分組,一組采用空白飼料,另一則則采用復方中草藥制劑,對于兩組草魚分別飼養一周。
結果顯示,采用復方中草藥制劑治療的草魚其自身的肝膽綜合癥得到良好的改善。 而采用空白飼料進行治療的草魚,其癥狀改善情況未有采用復方中草藥制劑的改善效果好。 并且對于實施中草藥復方制劑治療的草魚進行抽樣病理解剖觀察, 在實驗之前,草魚的體表存在黏液,觸摸感十分粗糙,并且鱗片容易脫落,而尾鰭與背鰭邊緣呈現出發白現象,鰓部黏液明顯增多,并且存在瘀血,同時還存在肝臟腫大,色澤變淺等。 而在采取試驗之后,對于草魚進行解剖觀察,魚體的黏液、體色恢復正常,且反應敏捷,而尾鰭、背鰭的邊緣發白問題已經消失,鰓部的瘀血與黏液發生明顯的減少,而被解剖草魚的肝臟在質地、顏色、形態以及膽囊的大小均已恢復正常。
3.1 制作復方中草藥制劑時,采用甘草、大黃、金銀花、板藍根、黃柏、黃芩等中草藥是比較有效的,并且普遍易尋,成本低廉。 另外,對于草魚添加維生素能夠有效提高草魚的抗病能力,并且對于治愈草魚的肝膽綜合癥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而除了對于草魚采取復方中草藥制劑以外, 還可以適當的對草魚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改善草魚的營養狀況、代謝狀態,從而增強草魚的抗病力,促進肝臟損傷的修復再生[2]。 另外,在草魚的飼料中還可以增加適量的肉毒堿、氯化膽堿等,對于促進草魚肝臟方面的脂肪代謝,降低脂肪在肝臟中的積累情況,避免形成脂肪肝等具有良好的效果。
3.2 在對于草魚進行治療的過程中, 需要嚴格控制投喂量,并在水中增加溶解氧,減少草魚的應激反應,從而起到防治的作用。
3.3 維生素、微量元素等雖然對魚體的肝臟功能在很多方面都具有著顯著的作用,但是并不意味著可以長時間的應用,如果過度對草魚使用這些添加劑或是藥物, 將會對草魚的機體抵抗力以及魚體的肝膽代謝等產生嚴重的影響。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草魚的肝膽綜合癥癥狀主要表現為肝膽嚴重病變,并且病變主要出現在肝組織方便,同時還會出現大片自溶性壞死、彌散性病變等,并且肝細胞核會出現偏移,并發生水樣變形以及空泡變形等, 甚至會出現肝細胞核萎縮、 溶化等。這與劉遷等的研究結果相似。而且存在肝膽綜合癥的草魚自身的腎臟組織也會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損傷, 而草魚出現鰓部病變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患上肝膽綜合癥之后, 導致草魚的抵抗力下降,并感染其他疾病之后導致。 通過對于草魚采取復方中草藥制劑,情況得到了良好的改善。
綜上所述,本研究通過將草魚進行分組,對其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結果顯示采用復方中草藥制劑的草魚自身的肝膽綜合癥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這意味著對于肝膽綜合癥采取復方中草藥制劑進行治療具有積極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