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濤
(蒲城縣畜牧發展中心 715500)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千億級奶山羊全產業鏈建設為抓手,聚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品牌強農為目標,不斷調整產業結構,通過抓規模、提質量、增效益、樹示范等措施,全面推進以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生態化建設為主體的現代化畜牧業建設。
蒲城縣地處陜北黃土高原和關中平原交接地帶。 地形以臺原為主,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春暖、夏熱、秋涼、冬寒,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偏少。 畜牧業在全縣農業生產中起到重要作用,主要以奶山羊、肉雞、肉牛、生豬養殖為主。
截止2019 年10 月,全縣肉牛總存欄14597 頭,蛋雞存欄245 萬只,存欄2000 只以上198 家, 肉雞存欄264 萬,存欄1 萬只以上的棚110 棟,年出欄1584 萬只; 生豬存欄13 萬頭,存欄300 頭以上的規模豬場156 個,年出欄育肥豬24 萬頭; 奶山羊存欄共8.2 萬只,與2018 年相比,增幅達到18%;肉羊存欄6.6 萬只。 畜牧業發展呈現良好發展勢頭。
奶山羊產業注入新活力。 蒲城縣星輝奶山羊養殖有限公司,已建設標準化羊舍4 棟4160㎡、干草棚1 棟750㎡;蒲城縣牧鑫奶山羊養殖有限公司,新建雙列式羊舍6 棟共4200㎡;蒲城縣橋陵鎮嘉輝農業科技有限有限公司奶山羊良種場350 只關中奶山羊獲得種畜禽經營許可,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合作建設“羊博士智能養殖平臺”,開啟智能化養殖新境界。
肉雞產業發展穩步推進。 以石羊集團為中心的肉雞養殖農業現代化示范園區為重點,集肉雞規模化養殖、飼料生產、肉雞屠宰深加工等全產業鏈基本形成。 有荊姚鎮、蘇坊鎮、興鎮等8個重點養殖區域,百萬只肉雞養殖園區3 個,10 萬只肉雞養殖小區10 個,建成部級畜禽標準化示范養殖場1 個,省級3 個,日屠宰10 萬只肉雞屠宰場1 個,肉雞飼料廠1 個,肉雞存欄量保持在300 萬只左右,年出欄1500 萬只以上,肉雞產業發展蒸蒸日上。
生豬產業注入新活力。 以標準化生產企業帶動為重點,建設以牧原集團、陜西石羊集團為核心的生豬生產基地,健全全縣生豬產業鏈,帶動全縣生豬生產產業穩步發展。
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初見成效。 根據實際情況,集中編制了“蒲城縣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一場一策”實施方案。 采取“雨污分離+生物處理+資源綜合利用”工藝,設計糞污處理設施改造方案,與各鎮(街道)建立聯動機制,與環保局聯合進行驗收。 截止目前我縣糞污資源化利用設施配套率達到87.54%, 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從調研情況看,仍存在很多不利因素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2.1 體系建設不健全。 一是技術服務體系不健全,缺乏專業性技術人才,專業知識結構參差不齊,針對養殖場戶缺乏有效性技術培訓;二是缺乏培訓設備,技術指導員只是按照養殖書籍進行宣讀,缺乏感性認識和有效體檢,以致很多新技術難以掌握和推廣。 三是良種體系繁育不健全,缺乏系統組織和專門化機構。
2.2 產業升級面臨新任務。一是新型畜牧業經營主體數量偏少, 畜禽產品品牌不亮, 示范帶動作用不強,“企業+農戶”、“企業+合作社”的契約化生產模式仍需完善,產業鏈各環節之間銜接不夠緊密。 二是畜禽養殖場規模較小、標準化程度低、管理不規范。 三是畜牧養殖污染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益凸顯,生態化發展機制亟待完善。
2.3 產業安全面臨新挑戰。 畜牧業呈現產業鏈長、風險點多的特點,疫病防控、生態環保、質量安全和安全生產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隱患,監管工作責任重、要求高。 產業發展過程中用地難、融資難問題仍然存在,畜禽政策性保險覆蓋面窄,除生豬、奶牛外的多數畜種未納入保險范疇。
3.1 以標準化規模養殖為重點,加快畜牧業生產方式轉型升級。 堅持走家庭農場養殖為基礎、適度規模為主導、種養結合為方向的生態循環畜牧業發展路子,積極推行“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適度規模養殖農戶”的發展模式。 通過政策引導、產業帶動、技術幫扶等綜合措施,建設一批“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處理無害化和監管常態化”的標準化養殖場,增強養殖戶自我發展能力和抵御市場風險能力。
3.2 以人工授精站點為重點, 加快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良種是標準化生產的重要環節, 要進一步加大對良種的引進和推廣。 品種改良以人工授精技術推廣為重點,擴大人工授精覆蓋面,建立健全人工授精站點。 積極探索優化雜交模式,提高良種覆蓋率,引導繁殖母牛科學飼養管理,提高繁殖率。
3.3 持續推行“糧改飼”種植結構調整,全面推廣秸桿青貯技術。 以中央及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積極推行糧改飼種植結構調整,增加青貯玉米、紫花苜蓿等優質牧草種植面積,提高種植比較效益,解決人畜爭糧矛盾。 積極推廣秸桿青貯技術,引進先進飼料加工機械,為我縣牛、羊養殖業發展奠定基礎。
3.4 強化政策和科技支持,加快“智慧畜牧”建設。 把高效特色畜牧業列入優先發展產業,研究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根據土地利用規劃和畜牧業發展布局,優先安排養殖用地;嚴格執行環評制度,因地制宜,高效推進產業發展。 與此同時,優選出一批基礎設施完備的畜牧企業,進行引導試點,以點帶面,將“互聯網+”信息技術應用于畜牧業生產,逐步推行智慧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