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華
(甘肅省臨潭縣扁都畜牧獸醫站 747502)
我國畜牧養殖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基層畜牧業生產對畜牧獸醫的需要日益突出, 但是相關職能部門對畜牧獸醫的技術管理重視不足, 沒能高度重視畜牧獸醫技術更新與新型技術的普及工作,不少鄉鎮畜牧獸醫機構的專業性較低,畜牧獸醫技術更新速度慢,畜牧獸醫在畜牧養殖中的作用有限,不利于提高畜牧養殖業的效率, 畜牧養殖業因得不到有效醫療保障而發展速度減緩。
雖然我國畜牧獸醫的醫療技術發展速度較快,但是先進的畜牧獸醫技術的傳播還缺乏有效的途徑。 由于一些經濟社會發展速度較慢的地區沒能設置專門的管理機構, 在畜牧獸醫技術更新方面有效性低,沒能形成良好的技術更新與普及機制,不能持續性、權威性和高質量滿足基層獸醫的技術更新需求,不能對現有的獸醫技術設備進行全面監督, 信息化獸醫技術普及體系的建設工作進行緩慢,一些獸醫信息傳播不及時,基層農村畜牧獸醫技術人員的成長速度慢。
為了更好地普及推廣畜牧獸醫技術,推動基層畜牧獸醫技術的改革,還要出臺專業的畜牧獸醫管理法規。 雖然我國已經頒布了相關技術規定, 但是在畜牧獸醫技術管理體系建設方面還缺乏必要的法規,例如,畜牧獸醫管理結構方面的要求不詳細,缺乏對獸醫從業的良好規范,畜牧獸醫的診療條件、操作方式、鑒定監測、防疫宣傳工作的管理都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為了達到規模化的普及先進獸醫技術的目標,還要優化獸醫技術的推廣方式,擴展畜牧獸醫技術推廣模式。 重點成立區域性的畜牧獸醫技術研究團體, 建立健全區域性畜牧獸醫的管理機制,持續性、計劃性、針對性的改善畜牧獸醫工作條件,從而在深層上建立一套合理的畜牧獸醫技術更新機制。 基層畜牧獸醫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賴基層獸醫服務站, 只有更好地發揮基層獸醫服務站的工作職能,才能達到廣泛的普及獸醫技術,提高基層獸醫工作效率目標。 明確基層獸醫站點的責任與分工,進一步把獸醫技術推廣責任有效落實到個人。 建立基層畜牧獸醫技術推廣的績效評價機制,做到獸醫技術推廣與績效資金掛鉤,采用科學的激勵機制促進獸醫進行畜牧獸醫技術推廣, 促進養殖大戶積極的學習獸醫技術,達到提高獸醫技術普及效率的目標。 為了提高基層畜牧獸醫工作的整體水平,還要完善技術交流機制,積極運用互聯網提高技術交流的有效性, 在互聯網渠道推廣一些成熟的做法或經驗, 針對性地由權威專家解決畜牧獸醫提出的具體問題。 還要對經典診療案例進行推廣,從而達到不斷提高獸醫專業技術水平的目標。 還要組織開展畜牧獸醫的課題研究、科研創新、技術更新、熱點事件討論交流等具體活動。
畜牧獸醫技術監管部門應當提高責任意識, 強調根據區域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畜牧獸醫的管理機制, 既保證畜牧獸醫機構的獨立運轉, 還要明確畜牧業監管部門與一線獸醫站的配合互動作用。 做到對每個基層畜牧獸醫站的有效監督,同時還要積極及時的解決獸醫站點遇到的具體問題。 為了更好地監督獸醫站點的工作,還要發揮監督管理人員的督促作用,完善基層畜牧獸醫監督管理體系。 首先,定期對畜牧獸醫人員進行思想教育,提高基層畜牧獸醫的專業水平與思想素質, 通過專業培訓引導畜牧獸醫人員懂得相關法規和工作要求。 其次,大力組織開展畜牧獸醫從業的監督工作,建立定期檢查、客戶回訪、作業監督制度,督促畜牧獸醫不斷提高從業質量。
為了達到建立畜牧獸醫技術管理體系的目標, 提高畜牧獸醫技術的整體水平,保證基層畜牧獸醫工作的監管實施到位,還要建立基層畜牧獸醫監督管理法規, 形成強有力的畜牧獸醫管理規范,促進基層畜牧獸醫的良性發展。 例如,建立一套科學的法規制度體系,及時補足獸醫管理法規空白,尤其在信息化管理體系下解決相關法規不足的問題, 倡導建立智能化的獸醫技術普及與監管機制。 基層職能部門應當大力開展好獸醫監督執法工作,全力增強整個基層畜牧獸醫技術管理機構的執法力度。 根據新型畜牧獸醫的技術規程要求找到階段性檢查工作的具體任務,以專項檢查、項目抽查、資料分析等方式找出基層畜牧獸醫站的技術漏洞。
基層畜牧獸醫技術管理應當明確獸醫技術的發展趨勢,找準基層畜牧獸醫技術改革的要求, 在強有力的法規引導下組織開展基層畜牧獸醫監管工作, 這樣才能完善基層畜牧獸醫技術管理體系,推動基層畜牧獸醫行業的快速發展,達到全面普及推廣畜牧獸醫技術的工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