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每逢佳節,很多人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就是染發。什么冷灰棕、亞麻色、蜜桃金……顏色要酷,造型要潮,持久度要更好,最重要的是還得顯年輕。當然,還有人白發漸多,想重回滿頭黑發,染發也成為一種選擇。
染發好看是好看,但網上的負面說法也不少,致癌、脫發……那染發到底會不會致癌?植物染發劑是否更安全?哪些人群不適合染發?人們在追求美的同時,也別忽略了健康。
目前,市面上使用的絕大多數是化學染發劑,很少一部分是植物染發劑。相較于化學染發劑,植物染發劑更為安全,其主要是天然產物。而化學染發劑都含有一種化學物質——對苯二胺,它是一種染料中間體,同時也是化學染發劑的有效成分。
短時間內接觸大量對苯二胺,可能會出現急性中毒的癥狀。我國染發劑中對苯二胺的含量一般在2%~6%,因此染發時不易出現急性中毒。
根據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對苯二胺屬于3 類致癌物,即長期接觸會有致癌風險。也就是說,長期過量接觸含有對苯二胺的染發劑存在一定的致癌風險,但并不意味著偶爾使用含有對苯二胺的染發劑就一定會致癌。
不過,對苯二胺還是一種強致敏性物質,而在染發過程中無法避免會有一些接觸到頭皮。過敏表現主要有皮膚發紅、出疹子、流黃水、眼瞼浮腫等。
總結一下,偶爾染發并不會致癌,但頭皮及皮膚敏感的人群在染發時可能會出現過敏現象。
現在,脫發成為一種潛在的健康風險。有不少人會有這樣的疑問:脫發是不是和染發也有關系?
答案是肯定的,染發確實會增加脫發的風險。由于染發劑中的化學物質具有較強的刺激性,頻繁染發可能會導致頭皮和毛囊的炎癥反應,時間久了會導致毛囊萎縮,頭發由粗變細,增加脫發的風險。此外,染發時頻繁接觸高溫,容易導致頭發中水分失衡,頻繁染發可能會嚴重影響發質,如干枯、易斷等等。
一般來說,染發劑中化學物質的濃度越大,對頭發和身體的危害就越大,當染發劑持久性越高時,就會添加越濃的化學物質。換句話說,使用永久性染發劑時,對頭發和身體的危害最大。
使用永久性染發劑時,化學物質會打開我們頭發的角質層,而角質層是頭發的天然保護層,對它的破壞會對我們的發質產生很大的傷害。
除了潛在的致癌性和強致敏作用外,染發劑中的苯類有機物會通過頭皮進入到人體內,對造血干細胞造成損害,可能會誘發白血病等血液系統疾病。
此外,染發劑中含有的鉛、汞、砷等重金屬,也會被頭皮吸收進入人體,從而對肝腎等器官產生傷害。長期而頻繁接觸染發劑,會對身體產生較大危害。同樣,染發時接觸的一些輔助染發的化學物質,如過氧化氫、乙醇胺等,也會對皮膚產生較強的刺激作用。
植物染發劑不代表安全、無害。對于廠商聲稱染了不過敏,并強調是天然植物成分,能夠緩慢上色,不傷頭發,無害健康的植物染發劑,其實也是必須要加入一定的化學成分的。因為任何一種染發劑,如果不加特定的化學物質,就很難在毛發上著色,即使能夠著色,顏色也不牢固,一兩天就會脫落。
許多醫學專家明確表示,目前世界上還沒有完全無害的染發劑。
頭皮和皮膚敏感的人群。由于染發劑中的對苯二胺是一種強致敏性物質,可能會引起皮膚瘙癢、過敏甚至皮炎和水皰等不良反應。
皮膚受損人群。患濕疹、潰瘍以及破皮的人群不要去染發,染發劑中的化學物質會從傷口進入皮膚內部,容易引起對皮膚的刺激。
孕婦和哺乳期的婦女。一是妊娠期女性敏感度增加,染發過敏幾率提高;二是妊娠和哺乳期間,染發劑中的化學物質進入體內后,通過胎盤和母乳可能會導致有害物質在胎兒和孩子體內蓄積,影響孩子的健康。
老人和肝腎不好的人群。這類人群主要是自身解毒能力較弱,進入體內的化學物質不易代謝,誘發疾病的風險增大。
降低染發的頻率。一年最多染發1~2次,間隔時間至少在3個月以上。
盡量到正規店鋪染發。染發一定要選擇正規持牌的機構。在家中自己染發時,挑選對苯二胺含量較低的正規廠家出品的染發劑,操作過程中一定要佩戴手套,防止染發劑和皮膚的直接接觸。
避免同時使用多品牌染發劑。不要同時使用不同品牌的染發劑,避免可能產生的化學反應。
保持頭皮和頭發的清潔。進行永久性染發后,一定要及時清洗頭發和頭皮,防止染發劑中的有害物質通過頭皮進入體內。
盡量選擇低濃度的染發劑。盡量選擇臨時性和半永久性2 種持續時間較短的染發方式,降低接觸染發劑中化學物質的濃度。
染發前2 天盡量不要洗頭。讓毛發分泌油脂,形成天然保護膜來保護毛囊。
總之,頭發能不染就不要去染,保持本色也很美麗。如果一定要染,遵循健康染發原則的前提下,一年不要超過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