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的人經常遭遇“黑趾甲”困擾,即腳趾甲下方出現淤血,慢慢會擴散至趾甲變黑。這是一種慢性跑步病,需引起重視,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跑鞋不合腳 這是導致腳趾淤血的普遍原因。跑鞋過小可使腳尖受到擠壓,尤其在跑步時腳趾受到持續、反復的碰撞、擠壓,到一定程度就會導致腳趾淤血。跑鞋過大,跑步時腳會在鞋內前后移動,腳趾同樣會受擠壓產生淤血。
下坡路線過多 即使跑鞋合腳,若跑步時下坡路線過多也可能導致趾甲淤血。因為下坡時腳更容易隨著慣性向前移動,使腳尖碰撞鞋子前端,從而擠壓腳趾產生淤血。
腳趾甲過長 過長的腳趾甲可導致趾甲與鞋密切接觸,產生擠壓和摩擦,長期以這種狀態跑步,也會使腳趾產生淤血。
此外,跑步經常用腳尖著地,或腳部佩戴的透氣膠帶過緊時也會引發黑趾甲。
當發現趾甲有輕微淤血時,就應檢視自己的跑步習慣,及時改正。對已出現的黑趾甲,并非一兩天就能恢復,長則半年,患者應保持耐心。問題嚴重的,如趾甲變得脆弱,甚至出現脫落現象時,應停止跑步,慢慢修剪已發黑的趾甲。適當用溫水泡腳,緩解腳部負擔。再次跑步時,應縮小跨步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