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燕
(蘇州市河道管理處,江蘇蘇州 215124)
城市規劃是一定時間段內城市發展的短期目標和計劃,是城市現代化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管理依據。由于城市規劃環境保護方面存在受限性,想要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要落實環境保護工作,對城市生態環境進行改良,對城市垃圾污染、噪音污染、灰塵污染進行嚴格的管理控制,在城市內部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局面,推動城市經濟綠色發展。
生態城市規劃建設的目的就是要恢復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實現城市環境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在城市規劃方案設計中必須要始終堅持理性的發展理念,盡可能挽救和彌補傳統城市規劃建設造成的一系列環境問題,滿足新時期現代化生態建設發展需求。當前,城市經濟的增長空間有限,在城市規劃建設中堅決不能再次出現以犧牲生態環境、生態系統為代價的,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行為,要將理性的發展觀念融入到城市規劃中,科學合理地避開傳統規劃方案的弊端問題,實現人與自然環境相互扶持共同發展的局面。
城市規劃建設的最終目標就是要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滿足人們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各種需求,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在城市規劃方案設計中,必須運用人性化設計理念,將人們的主觀感受和理性分析帶入城市規劃方案設計中,讓以人為本的原則與理性的發展理念相適應,確保公共區域環境的舒適性和實用性。
城市經濟和城市環境一直處于此起彼伏的狀態,想要控制環境生態系統和經濟發展系統的平衡,就必須嚴格控制經濟要素、環境要素的數量和組成結構,最好將經濟發展系統和環境保護系統打造成市場化,讓市場化管理控制機構具有一定的結構和功能。
需要確保市場化管理控制機構可以完成經濟發展系統和生態環境系統內部的統一性。
城市建筑規劃和環境保護在目前屬于宏觀的統一管理控制,需要從不協調向協調發展方向過渡,在時間上存在周期循環的特性。
由于城市居住人口基數逐漸增加,生活廢水的排放總量持續增長,同時工業工廠所產生的污水未經凈化裝置處理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農田中,城市水資源和水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傳統的城市規劃建設中并沒有針對水資源污染問題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促使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水田、河流中,造成水資源遭迫害,阻礙城市生態系統恢復工作的順利開展。
現階段,我國部分城市空氣質量已經達到藍色、黃色預警,在春秋季節會出現霧霾、沙塵暴天氣,造成上述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城市汽車總量大、柴油和汽油汽車在行駛過程中會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時冰箱、冰柜、空調等安裝氟利昂設備的電器一旦損壞就會造成氟利昂泄露,會加劇城市空氣污染。因為城市居民過于追求經濟利益,所以工業和交通運輸業大量使用石化燃料,造成粉塵、硫化物、氨氮化物等物質漂浮在空氣中,引起全球氣溫變暖、空氣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城市生態化建設速率。
在十三五計劃后,當地政府大力提倡城市化建設,通過資金扶持、優惠政策等手段推動城市化建設進程,在建筑業、交通運輸業高速發展的背后是噪音污染、光污染問題,嚴重影響臨街住宅區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身心健康安全。
我國是在2018 年開始執行的垃圾分類政策,同時相關垃圾處理技術也不夠成熟,因此只能對部分垃圾進行處理,為處理的垃圾在堆放、掩埋過程中會對土壤和水體造成污染,甚至還會出現傳染病。垃圾處理問題是城市規劃中環境保護的重點內容之一。
在制定城市規劃建設中環境保護的可實踐性策略時,需要環境保護規劃專項人員對城市的地理位置、交通線路、生態環境、水文氣象、商業區和住宅區位置有一個大體的了解,并且要參照上述問題制定合理且配套的解決方案。
首先,環境保護部門需要不定期對工業工廠的排污情況進行抽查,如果某企業存在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到水體和水田的情況,必須給予經濟處罰,情節嚴重的必須停工整頓,確保工業污水問題不再出現。市政供給水部門需要在排水系統中生活廢水管道的接口處安裝凈化處理裝備,要生活廢水全部轉化成可以循環使用的軟水,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
首先,要明確大氣質量、空氣質量、空氣中各種成分所占比例,要科學合理地計算出大氣排放量負荷,嚴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其次,電子設備制造企業必須要調整產業結構,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生產線,不斷革新生產技術、大量使用綠色清潔型能源,減少污染物排放量對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最后,對超出排放量的企業進行整治、對不適用清潔能源的企業進行整治,確保各企業可以嚴格執行環境保護制度,減少空氣、大氣的污染。
首先,當地政府官員需要采用自媒體、紙媒等手段讓城市居民深刻意識到正常生活作息規律的重要性,要糾正居民錯誤的休息時間、工作時間、娛樂時間,提倡城市居民在特定時間段完成休息、工作、娛樂等,減少噪音污染和光污染;其次,當地政府需要在噪音上進行控制,應當采用國際噪音防控標準,必須要鼓勵本市各生產廠家在生產機械設備時安裝消音器材,減少機械正常運作過程中所產生噪音對城市居民的影響。例如:比較常見的建筑工程施工,當地政府需要根據建筑工程項目的規模和類型合理確定規范的施工時間,避免建筑工程的施工企業為了追趕工期而在規定的休息時間內作業,降低夜間作業對附近居民造成的噪音、光污染,為人們建立一道天然的保護屏障,有效隔絕光污染和噪音污染對人體的侵害;最后,城市規劃部門需要科學管控城市內幾處公園中老年人跳廣場舞的最佳時間,將廣場舞所產生的噪音控制在國際噪音防控標準范圍內,一旦個人噪音、集體噪音超出限定噪音控制范圍就必須要對其進行嚴厲的處罰,務必要做到科學合理降低噪音、光污染,共同營造和諧的居住氛圍。
首先,城市規劃中環境保護部門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廠的建設位置,盡可能遠離人口居住密集區、工業區。其次,需要號召城市居民執行垃圾分類原則,科學合理地將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垃圾”“濕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將可以回收的垃圾經過特殊處理變廢為寶進行多次利用;將不可以回收的其他垃圾進行焚燒;將有害垃圾進行化學處理,分解有害垃圾中的成分,將有害垃圾轉化為無害垃圾。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市規劃過程中,需要在城市內專門開辟一條綠色通道,用于處理一切垃圾,必須要做到垃圾集中處理,盡可能縮小垃圾的污染空間面積,通過先進化的技術手段從垃圾中剔除可再生資源,進一步提高廢物利用的效果,驗證垃圾循環在利用治理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城市規劃部門想要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必須要從普通民眾入手,需要增強城市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將環境保護責任落實到每一個公民身上,增強城市居民的環保文化底蘊,讓每一名城市居民做到隨手撿起地上的垃圾并投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內,給予城市內自然環境、人工環境一定的尊重和愛護,有效助推城市規劃中的環境保護部門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城市居民還具有監督的身份,可以檢舉其他城市居民隨意亂丟垃圾、踐踏草坪等行為,進一步保證環境保護工作的有效性和執法性。
總而言之,城市規劃建設部門想要保證環境保護及治理工作的有效性,就必須要始終堅持并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理念,認清居民是國家發展的根本,以城市居民為突破口開展相關工作,提高城市規劃建設中環境保護問題的解決方案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