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鋒濤
(貴州新中水工程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0)
在水工隧洞工程的施工過程中,需要對每個施工環節的質量進行有效的把控,做好工程施工監理工作,是工程施工單位的首要工作任務。在工程開展過程中,作為隧洞施工監理工作人員,除了需要對工程施工的監理流程加以明確之外,還必須要具備充分的專業技能水平以及一定的工程實踐經驗。在工程施工監理工作中,可以對新奧法設計方法、水工隧洞施工理論有著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認知,可以有效應對各種不同復雜地質條件的施工質量控制,并且對生活中的關鍵施工流程進行有效的把控,以此才可以從根本上提高水工隧洞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如果在施工過程中出現意外突發狀況,可以做出及時的判斷,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事故災害的影響范圍擴大,提高工程整體的生物安全性,同時也保證了工程從單位的整體經濟效益。
在水工隧洞工程施工當中,開挖施工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施工環節,它直接影響到了隧洞工程的施工安全性,相關工作人員在進行隧洞開挖工作中,必須要對周圍的地質條件進行有效的加固處理,因為某些地區的地質條件構成相對比較復雜,經常會出現土體塌方、危石墜落或者是出現一些有毒有害性氣體等,對工程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因此在開挖工作當中,必須要遵循安全第一的工作原則,始終將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工作落實到實處[1]。
在新奧法理論研究工作當中提出,在水工隧洞的開挖施工過程中,必須要有效提高周圍巖石結構的穩定性,周圍的巖石條件是整個隧洞基礎承載結構,因此在具體施工過程中需要加強周圍結構的支護和加固工作,要盡可能降低對周圍圍巖結構產生的破壞性影響。在我國大多數的隧洞開挖工程當中,通常選用的是光面爆破的施工方法,這一施工方法對周圍巖石結構的穩定性要求相對較高。光面爆破工作的施工質量,直接影響到了整個隧洞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因此在具體工程施工當中,必須要對光面爆破的斷面形狀進行有效的設計,有效提高斷面結構的穩定性,同時需要選擇正確的圍巖結構支護方法,不斷提高巖體結構的安全性。
在水工隧洞的圍巖掘進工作過程中,因為巖石結構強度較大,在鉆孔的難度上相對較高,同時對鉆具和爆破材料的消耗量過大。如果在鉆孔的間距上設計過大,來提高整個開挖工作的進度,則在后續的光面爆破工作質量將無法得到保障,經常會造成隧洞頂部的炮眼成功率偏低,造成周圍巖石結構穩定性下降,如果沒有對其進行徹底的修復,很有可能會造成一系列不安全性影響因素。要想有效提高光面爆破工作的質量,必須要對鉆孔工作的質量和總量加以保障,要有效做好水工隧洞周圍結構的安全支護工作,保障工程的施工安全,同時加快整個工程的施工進度。
在正式開始施工之前,相關監理工作人員需要對水洞內部的線性控制測量內容加以明確,要保證測量放樣數據的準確度,同時監理工作人員需要對整個工程施工流程的安全防護措施來進行檢查,要保證每一個環節的安全保障符合工程的施工標準,對于不同級別的水洞地質條件,要制定出不同的開挖工作方法,對每一個開挖流程和危險性工作進行有效的設計和防護。在水工隧洞的施工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面積較小的圍巖結構,通常情況下,斷面面積范圍在10~30m2,跨度在3.0~6.0m 之間,對于這一范圍的開挖斷面等級,可以使用全斷面開挖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整個斷面開挖工作的穩定性。在不同等級圍巖結構內部可以使用臺階開挖施工,有效防止周圍結構出現坍塌[2]。如果遇到軟弱破碎帶區域,可以使用正臺階分布開挖的方式,保證軟弱破碎帶結構的穩定性。通過先開挖拱頂和左右兩側,然后再進行中心點開挖的方式,提高整個開挖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在針對鉆孔爆破設計工作過程中需要對爆破孔的位置、爆破孔的深度以及角度等相關參數進行有效的設計,同時要針對爆破的總量,對炸藥的使用數量進行控制,有效保證整個爆破工作的效果。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相關監理工作人員需要對隧洞底面和頂面的高層數據進行精確測量,并且要求施工單位必須要通過使用更加精確的儀器設備來進行測量和放樣處理,有效預防開挖斷面出現欠挖或者是超挖等問題,防止對隧洞周圍結構的穩定性產生不良的影響。
在水工隧洞的初期支護工作中,所使用的支護方法相對比較復雜,需要依照具體的隧洞作為結構條件來進行針對性判斷,主要包含了混凝土噴射加固、鋼拱架加固以及錨桿加固等多種不同的形式。混凝土噴射施工方法是新奧法當中非常重要的支護形式,通常情況下需要和錨桿結構之間進行配合使用,由于混凝土在開挖工作之后可以形成任意的形狀,同時自身也帶有一定的柔性和變性特點,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需要充分保證整個開挖斷面的開挖程度,同時要對隧洞周圍結構的應力分布狀況進行有效的分析,以此來提高隧洞引起周圍結構的穩定性,防止危險結構出現松動或者坍塌等不良問題。
混凝土噴射加固工作過程中,重點需要對混凝土的施工強度混、凝土材料噴射的均勻程度以及混凝土的施工厚度進行有效的控制。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所使用的施工設備、施工材料以及周圍邊緣結構的清潔程度等,都會對混凝土的整體施工質量產生不良的影響,同時相關施工人員的工作技能和專業程度,也會對工程整體的施工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必須要保證施工人員可以遵循正確的施工規范來進行操作[3]。
錨桿是噴錨支護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構成環節,同時也是水工隧洞支護工作當中的重要補強方法。通過錨桿支付技術的有效應用,大大提高了水工隧洞周圍結構的抗剪強度,同時改善了維修結構的力學指標,同時還可以將一些不連續性的巖石結構進行銜接。在水工隧洞的施工過程中,經常會使用到全長粘結型加固錨桿,該錨桿的加固效果相比于普通的錨桿結構更加明顯,因此在隧洞加固工作中應用非常廣泛。在錨桿加固施工過程中需要對施工深度、加固強度以及注漿的飽和程度等相關因素進行合理的掌控,同時還需要對錨桿加固的長度、間距大小等進行控制,有效提高錨桿加固工作的整體質量[5]。
在隧洞的二次支護施工過程中,主要采用的是現澆混凝土鋪底和全斷面現澆混凝土施工兩種形式。其中鋪底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相對比較簡單,拱墻現澆混凝土襯砌因為受到鋼模臺車以及隧洞斷面大小的限制,在一些工作空間較小的區域范圍內,對工程施工質量的控制存在一定的難度。鋪底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工作和普通的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有著諸多相同之處,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涌水引排的控制工作是其中的重點工作內容。在進行基礎巖層表面的清理工作中存在較大的工作難度,通常情況下需要通過人工配合高壓水的方法來進行清洗,涌水被直接引入到集水坑之后進行集中排放。
當前拱墻二襯混凝土施工,通常選用的是鋼模臺車人工澆筑以及鋼模臺車泵送混凝土澆筑施工兩種方式,在水洞斷面較大的情況下,混凝土澆筑施工強度較高。當采用人工澆筑過程中,混凝土的密實程度和一次混凝土澆筑施工控制是其中的重點內容,通過使用泵送混凝土澆筑工作,泵送混凝土的質量會受到水分比粗骨料、混凝土泵以及鋼模臺車的剛性程度等相關因素的影響。因此,在混凝土的澆筑施工過程中,需要對水灰比的大小進行合理的控制,防止對管道產生堵塞問題。粗骨料材料需要優先選擇棱角混勻的天然和床沙粒材料,以此來有效降低泵送混凝土的工作難度,當采用碎石材料時需要對碎石的顆粒直徑大小進行有效的控制,并且在進行混凝土澆筑工作中,使用附著式振搗器設備配合人工振導的方法來進行處理,有效提高混凝土材料的均勻程度。
在水工隧洞的施工過程中,相關監理工作人員需要充分熟悉工程監理的相關工作流程,在監理工作過程中,對隧洞施工過程中經常產生的問題進行總結和分析,并且要求施工人員進行及時的改正,防止對隧洞結構的穩定行產生影響。監理工作人員不但需要對施工過程中的質量進行控制,同時還需要對工程施工前期的招投標以及合同簽訂等相關工作內容進行監理,有效保證整個水工隧洞工程施工的安全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