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港灣咨詢監理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 361000
在國內經濟穩健發展的大環境下,隨著近些年建設領域的快速發展,建設工程管理體制也進一步得到了深化。監理企業在其過程當中也面臨著一些新情況、新特點、新問題。
在現有法律體系的框架下,咨詢監理企業(以下簡稱監理企業)受業主委托實施監理服務,有合約義務,又受強制性法律法規責任約束,同時還需要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監理既有服務的屬性,又有獨立公正的屬性,平衡好二者之間的關系實屬不易。在現行的這種法律關系中,如果監理職責定位問題不解決,監理行業發展面臨問題。還有項目總承包、監理代建制、全過程咨詢管理的試行和運用,相關法規和規范的目前的配套和完善程度直接影響到監理企業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和發展策略,不同程度地制約了監理企業和監理從業人員的責任界定和判定。
由于受市場競爭和監理取費標準的雙重制約,監理行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仍處于劣勢狀態。長期的低產出、低收入和較低素質的監理從業人員,在社會上形成了重施工、重設計、輕監理的現象,導致高級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舉步維艱。同時,部分項目業主,僅僅把監理作為其履行法定業務的需要,而不是出于建設管理的實際需求。低價中標、不合理監理服務費計價現象時有發生,不僅制約了監理職能的正常履行,而且也引發了社會上對監理的一些不公正、不合理的偏見。
監理企業的總體發展戰略的制定存在搖擺現象。是從以項目決策、實施和運營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全過程工程咨詢管理服務,還是把規劃咨詢、項目咨詢、評估咨詢、招標代理、造價、監理和后評價以菜單式服務供給市場作為企業發展戰略,是很多監理企業目前普遍的困擾。同時,招投標的競爭性、業務的不確定性和監理人員的流動性,也導致監理企業“先有業務,后有隊伍”的現象,難以得到徹底地改變,直接影響監理人才隊伍的長期建設,消弱了監理從業人員對企業發展前景的信心。
構建完善的行業規章配套體系建設是開展監理管理工作的依據和基礎。隨著施工工程總承包、監理代建制、全過程咨詢管理的試行和運用,與其相配套的建設工程行業規章體系和規范標準,需進一步的制定和完善。確保從業人員,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進一步界定業主和監理的權責劃分。監理具有服務委托方的義務,也具有為公共利益進行社會監理的責任。強化業主作為項目管理的核心地位,但避免對監理程序的過度干擾。同時不使監理責任無限化,避免“小馬拉大車”。建立有效的糾紛解決機制。雖然業主、監理和施工單位等為平等的合同主體,但在實際的項目實施過程中,業主處于絕對的強勢地位,作為受委托方的監理有時對業主不合理的要求難以以客觀第三方的角度進行制約。目前,仲裁、訴訟和行政報告只有在各參建單位在發生重大質量、安全事故或終止項目合同時才考慮的極個別方式,合同正常履行當中難以行使,普通的工地會議又難以發揮作用。規范監理工作環境,提高業主管理水平,是提升監理工作質量的基礎。加強項目招標審批環節管理,做到政策處理基本完成、資金到位、程序合法,項目才能正常運行。同時,建立和完善監理項目駐地建設的標準化、監理行為的規范化、監理管理的系統化,著力打造“法制監理”,使監理工作由監管向執法轉型。
針對目前部分監理企業合同履約能力低、信用意識不強的薄弱環節,以信用建設為突破口,全面落實以監理企業的履約程度、執業水平、執業狀況為重點的動態管理。切實發揮項目監理評價制、監理問題公開曝光制、監理人員一票否決制和不良業績通報制。促使監理企業在提高信譽上狠下功夫,不斷增強履約能力。
由于監理企業招投標時,條件設置過高、低價惡性競爭、中標后計費不合理、延期支付的現象時有發生,不但偏離了公正、公平和擇優的原則,而且造成監理企業沉重的負擔和擔憂。建議行業相關部門探索相應的對策,在明確規定合理條件、合理標段、合理工期、合理費用的同時,探索設定一個最低成本價的可能性,以切實規范監理市場的行為。
建立和完善監理從業人員的行為監管體系,不但能有效遏制監理人員的良莠不齊和無序流動,而且也有利于監理人員樹形象,監理企業創品牌的有效開展。因此,建議相關部門盡早建立全行業互通互惠的監理企業動態信息網,監理人員流動信息管理平臺。一方面增強對監理從業人員的資格審查、崗位簽約、持證上崗和業績管理,促進監理人員執業行為的科學化、規范化管理。同時為監理企業招聘人才,管理人才及時提供信息。
企業決策管理人員負責確定組織的目標、綱領和實施方案,進行宏觀控制,對日常工作進行組織、管理和協調。管理團隊的人員素質,直接影響企業經營的績效。通過授課、研討、經驗交流、專題研討、考察學習等形式,不斷強化決策管理人員的敬業精神、全局觀念、責任意識、團隊意識、決策意識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項目總監是總監辦的組織者、指揮者,又是項目監理的管理者和責任者,其自身綜合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總監辦對項目的有效實施。因此,加強對項目總監的引進選拔、資格審查、日常考評和培訓教育顯得特別迫切。通過舉辦總監高級研討班、學術研討會、現場觀摩會等活動,不斷增強總監的決策意識、履約意識、責任意識和主體意識。
貼近基層、貼近問題、貼近實情是現場監理人員崗位職能的基本要求,而善于發現問題、勤于分析問題、敢于解決問題是衡量監理人員職業素質的顯著標志。為此,強化監理人員的崗前培訓、崗中考核和職業技能后續培訓教育,既能確保監理人員的崗位簽約、持證上崗、資格審查得到有效落實,又能進一步提高監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自2017年住房城鄉建設部開展全過程工程咨詢試點以來,全國各地的監理企業都在積極行動,全過程工程咨詢試點工作也在穩步推進。這對監理企業既是機遇又是挑戰,轉型升級做全過程工程咨詢,需要的業務能力在廣度、深度方面都須更上一個臺階。鑒于很多國際上工程咨詢公司具有結構或建筑設計能力,沒有設計資質的監理企業最好與設計企業合作或合體進行全過程咨詢的嘗試。另外,全過程工程咨詢的人才儲備更是當務之急,一方面引進規劃、設計、投資、合同管理領域的人才,另一方面,最實際的方式是鼓勵和培養企業的監理人才向咨詢人才轉變。沒有建設好人才梯隊的企業,是很難在這次重要的轉型中走的長遠,實現持續的向前發展。
制約監理企業發展的問題無外乎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兩種屬性。對于外部環境,加強與業主、行業協會和行政部門的溝通交流,及時反饋問題或總結經驗。監理行業的問題需要在整體的建設領域動態發展中解決。內部,打鐵還需自身硬。除了對企業人力資源這塊最重要的存量資源的進一步強化、對內部制度和組織效率的優化外,更需緊盯建設領域政策的導向,積極求變,掌好企業發展戰略方向的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