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明春,巖 征
(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分公司安全環保質量管理部,山東 東營 257001)
勝利油田環保設施包括環境監測、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危險廢物和電子廢物處理等四類設施。這些設施既是保證油田生產的基礎設施,也是重要的環境基礎設施。勝利油田四類設施向公眾開放是讓公眾理解勝利油田在生產中同樣重視環境保護,是讓公眾支持并監督勝利油田的環保工作。
2018年9月,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全國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工作的通知》,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中關于“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社會開放”的要求,2020年年底前,全國所有地級及以上城市選擇至少1座環境監測設施、1座城市污水處理設施、1座垃圾處理設施、1座危險廢物集中處置或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設施定期向公眾開放,接受公眾參觀監督[1]。2019年12月23日,中國石化在全國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現場會上承諾,2020年年中所有生產企業環保設施全面開放。這是中國石化積極參與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舉措,是全國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活動在石化行業發展的重要體現。
目前,油田生產生活產生危險廢物、一般工業固廢、生活垃圾、污水、廢氣等廢物。其中,油氣田勘探開發中產生的油泥砂等危險廢物,一般工業固廢均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單位進行處理,日常生產中生活垃圾委托油區所屬管轄區的市政工程處理,污水和廢氣的廢物由企業自建的設施進行處理。因此,勝利油田生產中向公眾開放的環保設施主要涉及環境監測設施、污水處理設施和廢氣處理設施3類。
勝利油田下屬18家油氣生產單位,其中勝利油田石化總廠是勝利油田唯一的石油煉化單位,煉油加工能力220萬t/a,石化企業在生產運營中需要大量的水,但同時也會產生大量的工業廢水,其煉油裝置產生的煉油污水、化工區產生的化工污水以及東營區化工園區所排放的部分污水均依托石化總廠的污水處理設施,去年,石化總廠污水處理廠新增臭氧氧化等深度處理工藝,廢水的達標排放率達到100%。勝利油田各采油廠日常生產產生的作業廢液、采油污水等廢水依托各采油廠的污水處理站處理,并進行資源化利用。勝利油田供水公司承擔油區及東營市、濱州市部分工業、生活用水供應任務,以及油區內部分地區的污水處理任務,其污水排放指標均達100%。勝利油田勝利發電廠、勝利油田石化總廠等產生的工業廢氣通過環保設施高效運行,其產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塵主要污染物穩定達標。勝利油田環境監測總站承擔勝利油田生產中污染物監測業務,為勝利油田開發建設提供技術支持與服務。
近幾年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安全環保工作,致力促進政府和企業的聯動合作。政府在企業安全環保工作中主要扮演監管的角色,向公眾開放可以讓政府和廣大民眾更加深入的了解油田在環境保護中所做的努力,開放內容上既要體現勝利油田風采,又要體現我們的科技力量,取得的成效,彰顯企業的形象。同時,可以借助公眾和輿論的力量,增加對企業的壓力,來推動企業完善環保管理體系,提高科技治企能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2]。
(1)勝利油田各采油廠的污水處理站和廢液處理站多分布于遠離城區或居住區的偏遠地區,或毗鄰各大聯合站,若向公眾開放存在難管理、安全風險大的問題。勝利油田供水公司、勝利油田勝利發電廠、勝利油田石化總廠等因生產工藝特點具備較好的向公眾開放基礎,如勝利發電廠在其官方主頁發布其環保在線自動監測數據信息公開報告,包括環保設施運行形況、自動監測監控系統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塵數據。
(2)勝利油田可對公眾開放油田污水處理設施的處理工藝段、中控平臺、在線監控設施、化驗室和臭氣處理等設施,可反應服務范圍、處理污水特點、出水水質標準、處理工藝、各類處理設施的工作原理及作用、化驗室及水質監測方法、臭氣處理原理及工藝等。
(3) 根據《環境監測設施向公眾開放工作指南(試行)》中可對公眾開放的環境監測設施,勝利油田可向公眾開放環境監測點位(斷面)、環境監測總站實驗室等環境監測設施,具體包括環境空氣、地表水、噪聲等典型監測點位概況,現場和實驗室監測方法、儀器設施原理,現場監測過程、數據處理和評價方法等。
(1)首先,開放的環保設施應保證其是正常運行,具備保證參觀者安全的相關措施,如防護欄、工服、安全帽等,并開展入場安全教育,告知活動中的注意事項。
(2)其次,參與向公眾開放的單位宜建立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工作組,負責開放計劃、宣傳材料、參觀路線的指定、會議室的準備等工作,設有熟悉本單位環保設施的講解員,以達到最佳的活動效果。
(3)最后,為保證公眾開放活動的質量,開放單位應提前最好活動宣傳和報名人員的統計,不同的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時,根據開放內容、活動場地等條件,設置活動人數要求,如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活動,一次活動的報名人數不應少于10人,若少于10人,應適當調整開放計劃,并做好與參觀者的溝通工作。
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活動形式主要分為“走進來”和“走出去”兩種方式。
(1)“走進來”即以邀請公眾來單位參觀講解,可通過現場參觀、專家講座、會議座談等形式開展活動,可通過編制圖書資料、公益廣告、工藝流程圖等產品向公眾普及勝利油田在綠色企業建設、安全環保工作中的決心和成果。
在公眾開放活動中,為增加活動的多樣性,針對政府、市民代表、院校學生、媒體代表等不同群體,制定不同的開放活動內容,如對高校師生,講解內容應科學嚴謹、規范專業,可采用專業知識講座與實驗室參觀結合的方式;對市民、媒體代表,講解內容應深入淺出,科普為主,可通過座談會的方式,答疑解惑加強溝通理解。
(2)“走出去”即采用進社區、進廣場、進校園等形式,勝利油田環保設施開放單位主動開展宣傳和普及環保知識,加深公眾對油田環保工作的認識。利用媒體、微信、微博等平臺主動公開監測數據、環保設施等信息。
2019年8月,勝利油田舉辦以“綠色企業行動”為主題的公眾開放日活動,向來自社會各界的代表展示了勝利油田綠色發展的成果,邀請公眾代表近距離感受勝利油田“綠色企業”創建的魅力。保證環保設施公眾開放的常態化、規范化卻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因此要通過環保設施開放工作來督促油田環境治理體系建設,穩步提升污染治理水平。為此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為滿足社會公眾的需求,環保設施開放的內容、范圍需要不斷優化擴大,我們需要鼓勵更多的生產單位參加到開放活動中來,因此通過開展加熱爐和注汽鍋爐煙氣分類治理,采取集輸工藝改造、能源替代、燃燒優化等多種技術渠道實現加熱爐和注汽鍋爐煙氣提標改造;石化總廠動力鍋爐燃料替代改造,燃燒天然氣和瓦斯氣,配備低氮燃燒器,減少煙氣污染物排放;加大老舊柴油貨車更新力度;推廣應用經濟成熟的油田儲罐呼吸氣回收工藝。推進環保設施的升級改造,以滿足公眾的需求。
推動經濟技術成熟可行的環保技術的應用,通過先導試驗和聯合攻關等途徑,篩選出經過實踐檢驗、適用性強、技術經濟指標先進的污染減排技術推廣應用。利用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手段,完善環保業務信息化管理體系,確保監測體系“裝備先進、標準規范、手段多樣、運轉高效”,能夠及時跟蹤油田主要污染物排放及變化情況[3]。利用基于物聯網和大數據分析平臺的環境數據和污染源監控數據的分析和預警平臺,實現油田勘探開發、生產運行全過程的能源、環保數據在線監測、智能預警、自動化分析,利用大數據的采集和分析,縮短環保設施開放工作決策響應時間。
堅持開發地熱、余熱、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穩步推進碳捕獲與封存,攻關氫氣儲運和氫燃料電池應用,形成新能源替代優勢,打造新業務、拓展新空間。持續提升油田綠色企業發展水平,實現聯合站余熱及風能、太陽能等多能互補全覆蓋,提高氫氣儲運和氫燃料電池應用規模,大幅降低化石能源消耗量,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
不斷豐富環保設施開放形式,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短視頻等新媒體推動環保實施開放工作的宣傳廣度[4],擴大對公眾的覆蓋面積。根據參觀人群類型的不同開展定制化服務,避免單一的參觀流程和講解方式。如以學生群體為主的參觀要注重趣味性和實踐感,引導學生接受環境保護的教育科普和綠色生活方式;而對于采油廠周邊社區公眾參觀要注重環保設施流程和設施周邊環境影響的講解,降低群眾的污染投訴概率。成立公眾開放活動工作組,培養專業的講解人員,設立全職或專職人員負責組織、對接開放活動,日常進行專業培訓,這樣能使其針對不同的參觀群體設計不同參觀線路、講解版本,以滿足不同受眾的需求,完善對策措施,提高環保設施開放工作水平。
通過環保設施對外公開工作,讓公眾理解、支持、參與環保,成為油田環保工作的監督者,同時我們還要清楚油田在生產運行過程中,受技術和環保標準的限制,部分生產設施存在超標排放的風險,在當前環保公眾開放的大趨勢背景之下,企業如何形成合力,來促進企業高質量的發展,將環保設施對外公開工作打造成常規性環保科普活動,去應對公眾參與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環保工作挑戰,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次從長遠來看企業必須優化生產工藝、優化環保設施運行、降低污染物排放、采用太陽能風能地熱等新能源利用等成為油田環保工作的重要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