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宇(樂山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四川樂山 614000)
體育事業往往和醫療衛生、膳食營養等方面分不開,尤其是膳食營養對于運動員的身體健康及素質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飲食營養不僅能補充足夠能量,滿足機體的正常需求,更可以為運動能力的提升提供源源不斷的基礎支持。
《青少年運動員營養指南》一書依據青少年運動員的肌體特點,量身定制了營養補充指南。全書將現代運動營養學的相關知識、青少年科學運動和身體健康等概念結合起來,對我國青少年的運動計劃和食譜規劃有指導意義。全書共十一章,分為四部分,主要解答了青少年運動員的營養需求,以及吃什么、怎么吃、吃的時機和方式等相關問題。同時本書也結合營養學和運動科學的基礎知識,借助運動營養真實案例,幫助家長、教練員為青少年運動員的身體發育、肌體健康和運動能力提升提供營養需求分析和膳食營養指導。
作者希瑟·R.曼吉利(Heather R.Mangieri)是美國著名食品專家和運動營養學專家,具有豐富的運動員飲食服務經驗,她創作這本書的目的是分享自己從業十余年的運動飲食經驗,為青少年運動能力提升和肌體健康發育提供保障,該書獲得了奧運冠軍、世界冠軍和運動營養學專家的一致肯定,并且書中有豐富的真實案例,能為運動員的日常飲食供應提供借鑒。
隨著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營養學知識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運動事業中,人們普遍認識到運動員的成績取決于先天身體素質、科學訓練方法、良好的競技狀態以及合理的飲食營養。從科學角度而言,飲食營養能有效提高運動員的訓練效果和運動能力,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機能,減少疾病,并為運動員運動之后的體力恢復提供保障。對于現代運動員來說,營養飲食要做到六個字:全面、均衡、適度。全面指的是營養全面,食物多樣化,種類齊全,這是實現營養均衡的前提和基礎;均衡指的是不同食物之間的合理搭配,根據運動員身體素質、運動消耗等具體情況確保營養達到人體可維持肌體健康的水準;適度指的是各種營養物質的攝入要有節制,要和人體所需相吻合,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
運動營養是一門十分廣泛而又科學的研究主題,也是現代運動員科學訓練的組成部分。運動員營養補充也要分為日常飲食、賽前飲食和賽后飲食。日常訓練中會出現身體疲勞的現象,此時應當盡快攝入營養物質以補充機體在運動過程中的營養消耗,以緩解疲勞,恢復體力。運動前、運動中、運動后或者賽后,運動員都要適當地補充糖分,另外可以適當地吃一些蔬菜、水果以及其他營養食品。賽前運動員的飲食營養要確保食物口感好,易于吸收,且含足量糖分、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另外,賽前要避免高脂肪食物,并少食辛辣、過甜食物,盡量多攝入纖維素類食物,減少對腸胃的刺激。
平衡飲食和科學的營養吸收是人體健康的基石,也是運動員身體健康、科學訓練、競技狀態提升的重要因素。在現代營養學的指導下,運動員要建立合理膳食的理念,改變傳統錯誤的營養觀念,建立正確的平衡膳食思想,不偏食,合理攝入各類營養物質,確保身體營養均衡。一日三餐也要各有側重,如早餐增加主食品類,并增加營養豐富的副餐,晚餐避免營養攝入過多。
在運動和營養的研究中發現,不同運動項目所需營養不同,對飲食的要求也不相同。對于速度類項目來說,運動員要想取得好成績,就要確保身體能量代謝率,保證身體在高速運動中有足夠供氧,飲食偏向于碳水化合物、VC和蛋白質等,以提高肌肉、神經代謝的營養需求;耐力型運動項目時間長,熱量、營養物質消耗大,脂肪是重要的能量供給物質,因此耐力型運動員最主要的是補充碳水化合物,如雜糧、面包等,或在比賽前補充糖分,提高肌肉和肝臟的糖分存儲;力量型運動項目對肌肉爆發力要求較高,因此要保證足夠的蛋白質和鈣、鈉、鉀供應。
總之,飲食營養對運動員成績有著極大的影響,對于運動員來說,要通過合理膳食均衡地攝取營養成分,將現代運動科學、飲食營養和體育運動相結合。通過健康飲食可以提高機體運動能力,減少運動損傷,提高運動水平,爭取更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