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霞
(懷化學院,湖南 懷化 418000)
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對高校正常開學和課堂教學造成的影響,教育部日前印發《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采取政府主導、高校主體、社會參與的方式,共同實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在線教學,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特別要求各高校應充分利用上線的慕課和省、校兩級優質在線課程教學資源,在慕課平臺和實驗資源平臺服務支持帶動下,依托各級各類在線課程平臺、校內網絡學習空間等,積極開展線上授課和線上學習等在線教學活動,保證疫情防控期間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1-3]。
鑒于這次疫情發展太快,開展線上教學的準備時間非常倉促,在線教學是對所有學生和老師的巨大挑戰。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模式,傳統的線下教學模式完全照搬至線上教學肯定行不通。線上教學最大的缺陷就是不能與學生面對免得互動交流,不能及時掌握了解學生本節課知識點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我校從2月24日開始要求按課表進行網絡教學。學校重點對超星教學平臺使用和網絡教學的方式方法進行了重點培訓。在我校購買的超星學習通平臺建設聚合物改性課程頁面,發布公告,并上傳各類教學資料。課前將相關學習資料如PPT課件、任課教師課前錄制的教學視頻或網絡上已有的學習視頻、課程內容的word文檔等上傳至像超星學習通這樣的教學平臺上,以供學生在課前提前在線預習。
根據懷化學院在線教學模式級組織實施意見,聚合物改性課程利用超星學習通平臺上的“簽到”“討論”“同步課堂”等功能輔助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活躍度。還可以通過建立QQ群,利用QQ群里面的“群課堂”共享PPT在線直播教學,學生在直播聽課的同時還可以將聽課時遇到的問題在聊天欄里面提出,教師隨時回答。另外群課堂還具有錄制課程的功能,學生根據需要可以回看教學內容。
同時課后在超星學習平臺上布置習題,用于鞏固和復習。在這門課的線上實施過程中,同學們積極參與,每節后參與率達60%,并且在建立的班級QQ群學生也是踴躍提問,教師解答,營造了熱烈的學習氣氛。
“聚合物改性”是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主干核心課程,筆者自2017年開始擔任本課程任務至今已有四屆。考慮到本課程具有知識面廣、實用性強等特點,筆者在這四年教學中進行了一些教學設計上的改革和探討,特別是本次新冠疫情下的線上教學后,有了進一步的思考。
本課程教學分三個階段:首先,介紹聚合物改性的相關理論知識;其次,介紹聚合物改性的典型案例;第三,在針對特定聚合物不同改性方式進行交流討論;最后,以每種改性方式為例,安排一次實驗教學。本課程為51課時,第一階段22,第二和第三階段個4課時,第四階段21課時。其中理論知識階段是教學的核心內容,采用傳統的講授PPT方式授課,對這階段教學內容改性是本次教學改革的重點。典型案例教學是對理論知識的應用擴展。選擇的主要典型案例是來自于我在企業工作的同學的工作問題總結,具有現實意義。第三階段交流討論是對前兩個階段所學知識的沉淀總結。最后的實驗階段是將聚合物改性中的6種不同改性方式進行實踐,讓學生在實驗中掌握理解不同的改性方法和思路,為培養學生的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目前對于《聚合物改性》教材可供選則的比較多,基于課程內容和課時的考慮,筆者選擇了王國全主編的《聚合物改性》。本教材內容全面,難易適中,特別適合于我們這種二本院校的學生學習,讓學生從聚合物的共混、填充、復合材料、化學、表面等方面進行聚合物改性的學習,為日后將聚合物改性知識運用到工作實踐中服務社會打下牢固的基礎。本課程基于以上學習內容將理論部分分為7個教學模塊,(除了第二模塊-聚合物共混改性占比10個課時,別的每個模塊計劃2個課時):
(1)緒論 從高分子材料的優點、實際應用存在的問題上引出聚合物改性的概念、目的和意義。
(2)聚合物共混改性 本模塊是本課程的重重之重,主要從共混熱力學、增容技術、相界面、相形態、制備方法、增韌改性機理,包括彈性體增韌和非彈性體增韌、聚合物共混改性性能等方面,全面介紹聚合物共混改性的內容。
(3)聚合物共混的應用 本模塊主要針對第二模塊講的聚合物共混改性展開一些經典實例分析。
(4)聚合物填充增強改性 針對聚合物基體中添加與基體在組成和結構上不同的固體添加物改性,展開分析。
(5)接枝、嵌段及IPN 本部分熱力學相容、接枝共聚、嵌段共聚、聚合物網絡互穿等內容之前在《高分子化學》里面學過,所以本模塊簡單講講。
(6)聚合物的表面改性 本模塊主要闡述表面處理的目的和幾種常見的表面處理方法。
(7)助劑 高分子材料用到的助劑千千萬萬,本模塊主要大多數聚合物改性都會用到的幾種助劑。
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的去理解前面的理論知識,通過講解經典案例促使學生解開聚合物改性的實際應用中的神秘面紗,讓學生知道在從事于本專業工作時,首先明確“要做什么”、“如何去做”、“是否達到效果”等問題。在課堂上再引入一些聚合物改性的實際案例,告訴學生在進行聚合物改性時應遵循的規律和要求。
采用班級分組的方式,擬定幾個題目,每組6~8個人,讓每個小組隨機抽取一個特定的題目,由組員自己推薦一名組長來主導,讓學生在課余時間查取相關文獻資料,按照做畢業論文的要求收集整理、解讀、消化這些信息,最后每組完成一份綜述論文提交上來。需要準備的材料有:綜述論文(要求不少于3000字),綜述論文要求完全按照畢業論文格式書寫,這也是為接下來要完成的畢業論文做準備。具體要求:題目;姓名 (由組長按照貢大小排 名);班級;中英文摘要;論文正文;參考文獻。按照綜述論文內容制作PPT答辯,要求(1)內容簡明,觀點明確,不能大量堆砌文字,盡可能使用圖表數據表述;(2)每組選1個同學上講臺答辯 (控制在10 min),其他組提問 (5 min),當然如果演講同學答不上,組員補充回答問題。最后按材料、講解,問題解答等情況給本組打分最后成績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
疫情結束后,各大高校必定會加大線上課程教學的力度,在線課程建設將被全面普及推廣,最終會形成一個完整的在線課程建立體系。當然,在線教學平臺功能也會更加完善。將來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手段更加多樣化。線上、線下教學模式混搭必定會得到應用和推廣,學習的碎片化、隨時化、隨地化將成為未來學習模式的常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