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佳
(河南省濟源市動物衛生監督所 459000)
近年來,隨著畜牧養殖產業的不斷發展,我國畜禽飼養量逐漸增加,各種動物其流通頻率逐漸加快,在此過程中,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給予了越來越高的重視, 因而動物產地檢疫工作必須要與時俱進。 為了提高動物產地檢疫工作的效率,需要采取痕跡化管理模式,實現產地檢疫各個環節的有效管理,在保證工作質量的同時,提高工作效率。
將痕跡化管理模式應用于動物產地檢疫工作當中,可以使工作人員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檢疫質量,通過明確轄區范圍內實際養殖狀況來實現對各種相關信息的有效追蹤。 首先,將痕跡化的管理模式應用于動物產地檢疫工作中,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對檢疫人員的規范, 保證其嚴格按照相關程序以及規范開展工作,以防出現檢疫不到位的現象。 通過應用動物產地檢疫痕跡化管理模式, 還可以更好地幫助申報人明確并落實其自身的主體責任,一旦出現后期責任追究問題,保證其能夠獲取有效的依據;其次,在各個鄉鎮設立動物檢疫申報大廳,除了開展材料審核工作外,還可以辦理相關檢疫證明,這樣不僅可以使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具備更高的便利性, 同時節省了養殖戶的時間。 另外,對動物產地檢疫痕跡化管理模式進行大力推廣,還可以幫助養殖戶對過去傳統的認知進行轉變, 從而加大對動物產地檢疫工作的重視, 嚴格按照相關法規以及流程開展從申報到出證的各個環節。
在鄉鎮地區,通過建立檢疫申報大廳,同時在其中公示檢疫申報事件、流程、申報電話、官方獸醫以及監督電話,可以幫助群眾更為便捷地開展各項查詢工作, 同時對檢疫人員相關工作進行有效地監督。 通過建立動物疫病防控大廳,在其中對動物疫病進行診斷,調查各種動物疫病實際流行特點,為養殖戶提供動物疫病技術指導工作,對需畜禽標志開展有效的收發管理。 通過建立遠程監控大廳,24h 地進行影響采集以及監控, 幫助管理部門掌握養殖場實際情況、屠宰場具體動態,為痕跡化管理工作奠定基礎。
在動物產地檢疫工作實際開展過程中,首先需要到達指定地點,在申報檢疫工作結束以后開展檢疫工作,對瘦肉精進行檢測,如果檢測合格即出證,接著對現場相關檢疫材料進行完善,做好檢疫資料的整理工作。 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拍照錄像,同時將各種材料錄入到監控平臺。
在痕跡化管理模式實際應用過程中, 養殖戶必須明確掌握相關法律法規,嚴格按照法律法規開展各項工作,不僅需要為動物完成整個免疫程序,還需對病死動物做好無害化處理工作,在實際養殖過程中不得隨意使用違規添加劑。 收購戶以及販運戶不得收購或者販賣任何患病動物或者瘦肉精等各種違規藥物超標的畜禽,為畜禽提供一個安全的運輸環境[3]。
做好調運動物各種來源信息的確認,仔細查看動物,掌握其具體來源,核對養殖戶所提供的聯系方式,檢查其所提交各種信息,在確保其準確無誤后填寫申報檢疫動物信息表。 對調運動物實際免疫情況進行嚴格檢查, 保證其在6 個月內沒有出現任何疫病。 對畜禽免疫情況進行查看,保證其處于免疫保護期內。 查驗畜禽是否配備標志、標志內具體信息的真偽以及完整性,將標識與信息表進行核對。
在現場檢疫工作過程中, 檢疫人員首先需要對各種養殖檔案進行仔細查看,明確在養殖場內畜禽實際的生產情況,接著進行常規檢查以及實驗室診斷[4]。 對豬、牛以及羊還需開展瘦肉精檢測。 如果動物為來路不明的拼車動物,只有經過檢疫才可為其出具檢疫證明,如果動物沒有接受過強制免疫,嚴禁為其出具檢疫證明。
在對動物進行檢疫時,需要對各項資料進行有效收集,做好票證的整理工作,將最終材料遞交給官方獸醫。 負責單位審核通過后加蓋公章,接著上報給上級主管部門,尤其開展核準工作,確保無誤后進行新證的換發,在此基礎上形成痕跡化管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