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田生
(天津農學院附屬動物醫院 300384)
主人介紹今年4 月份之前, 該貓經常會吃家里種的貓草,吃完后過段時間會出現嘔吐,在嘔吐過后恢復正常。4 月10 日喂完化毛膏后連續出現3 次嘔吐,但精神正常。4 月12 日連續嘔吐十幾次,嘔吐物中有毛發,內容物呈褐色,懷疑有出血。 病貓精神變差,不愿運動,不吃不喝,當天去附近的動物醫院治療,糞便檢測鏡檢有球菌、桿菌,未見腸道寄生蟲,血常規檢查白細胞10.4×109/L,紅細胞11.41×1012/L,血紅蛋白167g/L,貓SAA 0.50mg/L。綜合考慮確診為胃腸炎。 治療采用抗菌消炎,止吐,同時口服胃潰寧。 治療后的第2d 不吃不喝,未見嘔吐,但從第3d 開始,又連續嘔吐,灌水后嘔吐更劇烈。 治療3d 后病情迅速加重,隨轉診本院治療。
病貓極度脫水,皮膚無彈性,被毛蓬亂無光澤,眼球下陷明顯,結膜發紺,觸診膀胱空虛無尿,腹部觸診時未見腸套疊跡象,但在小腸段觸診似有硬物存在,形狀不規則,其余腸管空虛。 病貓臥地不起,神情倦怠,不能站立。測溫40.4℃。臨床表明已經出現嚴重的脫水以及酸中毒跡象。
白細胞11.72×109/L,中性粒細胞7.82×109/L,紅細胞13.69×1012/L,血紅蛋白192g/L。
ALT73.24U/L,ALP50.3U/L,CREA240.2umol/L,UREA87.31mg/dL。
4 月21 日拍片顯示, 腹中部見一小的短桿狀的高密度陰影,懷疑為異物。 胃腸未見明顯的形態學異常。4 月22 日拍片顯示,胃區占位較大,胃底幽門部密度較高,較膨大,胃體見氣性陰影,胃壁影密度較高,腹前部小腸區見邊界清晰的不規則塊狀較高密度影像。 腹前部部分小腸影密度較高,結腸區見氣性陰影。肝影界限欠清晰,雙腎影像欠清晰,密度較高。
連續2d 的拍片檢查, 均顯示腹部前段小腸區有高密度物存在,位置未發生明顯改變,結合觸診,初步診斷為腸梗阻。 經與畜主溝通進行開腹探查,明確內容物的性質與梗阻的嚴重程度。
補充體液,緩解和糾正酸中毒。由于病貓連續多日嚴重嘔吐又沒有及時地補充體液、電解質以及營養物質,出現極度的脫水、酸中毒以及營養缺乏,無法進行手術治療,因此,在本院治療的第1 和第2d 首先大劑量的補充水分、 電解質以及營養物質。 鹽水100mL、碳酸氫鈉5mL,靜注,18 種氨基酸30mL,鹽水70mL 混合后靜注,乳酸林格液100mL、VC1mL、ATP0.5mL,靜注,連續2d 輸液,頭孢噻呋0.5g,退熱寧0.5g 分別皮下注射。 第2d 主人講排出多量尿液。
病貓丙泊酚誘導麻醉后,保定于手術臺上,氣管插管后進行異氟烷呼吸麻醉,常規消毒備皮,腹中線依次切開皮膚、肌肉層、腹膜,從胃開始逐一地進行探查,觸診胃內空虛,十二指腸靠幽門端明顯增粗,顏色發紫,觸摸腸腔內有硬的不規則的異物存在。從相鄰的顏色正常的十二指腸段切口,用手術鑷子小心翼翼的取出異物,檢查發現為貓小食品的金屬封口夾的一部分。 鹽水沖洗切口處,縫合手術切口,最外層進行水平包埋,用腸系膜包裹手術縫合腸段后放回腹腔。順次序檢查其余小腸和大腸段未發現異物和梗阻現象。 常規縫合腹膜肌肉層、皮膚。 術后48h 內禁食禁水,每天大劑量的給予電解質和營養物質的補充,同時進行消炎和傷口處理。 具體用藥:鹽水100mL、頭孢噻呋0.5g 靜注,乳酸林格液100mL,貓用白蛋白5mL 靜注,5%糖鹽水100mL、代謝強5mL 靜注,鹽水100mL、ATP0.5mL、COA1/3 支、肌苷1/3 支靜注,拜有利0.5mL、痛立定0.5mL、巴曲亭1/3 支,分別肌注,連續3d 同方治療。48h 后,囑咐主人給予少量的流汁口服,用10d 左右的時間恢復到正常進食。第4d 開始停止使用痛立定和巴曲亭。每天處理傷口,手術后第8d 檢查傷口愈合良好,拆線。 病貓基本恢復,
貓是特別喜歡玩小物件的小動物, 經常會出現在玩耍過程中誤食異物,比如縫合針、毛線、玻璃球等。 在貓的小食品包裝過程中常用到金屬封口夾等,主人在飼喂過程中要及時地清理這些物品,或將裝有食品的袋子放在安全的地方,以防止被貓誤食而堵塞腸道引起腸梗阻。當發現貓連續出現嘔吐時及時送動物醫院進行系統檢查,特別是影像學檢查至關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