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道營
(廣西省賀州市鐘山縣清塘鎮水產畜牧獸醫站 542617)
近年來,畜牧養殖產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在畜禽養殖過程中,集約化以及規模化飼養技術逐漸得到了應用,使農村地區養殖模式得到了優化以及完善,促進農村經濟的轉型,實現了人們的增產以及增收。 豬肉作為人們需求量最大的一種肉品,實現規模化養殖意義重大。 但是,一些農村地區養殖戶由于受到自身條件的限制, 沒有充分掌握保育豬的養殖技術, 因飼養質量較低,導致其經濟效益受到了較大的影響。 因而,需要對規模化豬場保育豬飼養技術進行深入探究。
在保育豬養殖過程中, 飼料是提高其生長質量的物質基礎,一旦為保育豬喂食了變質的飼料,或者保育豬誤食了被污染的飼料, 都容易導致保育豬生理機能紊亂, 使其免疫力受到影響,進而出現各種中毒反應,未成年仔豬甚至可能因采食了發霉飼料以及變質飼料而發生死亡[1]。 一些養殖戶僅僅對養殖成本較為重視,為了節約成本而購買一些質量不達標的飼料,一些養殖戶因采取了錯誤的儲存方式而導致飼料出現了霉變現象。 因而,養殖戶必須對飼料質量進行嚴格把關,做好飼料的儲存工作,在為保育豬投喂前需要對飼料進行二次檢查, 使飼料的質量得到保障。
在保育豬飼養過程中,一方面需要為其提供充足的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另一方面還需對保育豬加強營養管理,將適量營養物質加入到保育豬的飼料當中, 可以使保育豬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獲取所需要的營養元素。 因不同日齡的保育豬其消化能力存在著較大的差異, 對其加強營養管理可以使飼料轉化率得到有效提升,進而使保育豬獲得良好的生長發育[2]。
為保育豬提供充足清潔的飲水,可以幫助其更好地吸收飼料中的營養成分,提高其生長質量,必須保障保育豬的飲水。 首先,如果條件允許,盡可能為保育豬尤其是仔豬以及剛進入到豬群的保育豬提供溫水,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其消化能力;其次,要使豬群的飲水量得到保證, 同時將適量維生素加入到保育豬的飲水當中,使豬群具備更高的抵抗力,從而避免疫病的發生。
保育豬采取的是舍內飼養方式,其生長空間有限,保育舍為其主要生活場所。 在實際養殖過程中,一方面需要全面清洗保育舍, 采用高壓沖洗以及消毒等各種措施做好保育舍的處理工作;另一方面,徹底清洗并消毒舍內的各種設施,需要檢查飲水器是否存在損壞或者漏水情況, 對舍內線路進行檢查明確其是否存在損壞等;此外,還需控制舍內的溫度以及濕度,養殖人員需要定期對溫度以及濕度進行測量, 在此基礎上及時進行調整[3]。 通過上述措施,可以使保育豬獲取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確保提高保育豬的生長發育。
在對保育豬進行分群過程中, 需要嚴格遵循 “大小體重相近、原窩同圈”的原則,單獨對個體較弱的保育豬分群,使保育豬的情緒處于穩定狀況,避免豬群相互撕咬。 在分群工作結束后,養殖戶還需對豬群進行有效地調教,使其定點飲食、飲水、大便、小便。
在養殖業疫病防控過程中,免疫接種是最常用的一種措施。當前,保育豬養殖規模處于不斷擴大的趨勢,隨著養殖密度不斷增加,疾病種類日趨增多,時有交叉感染的情況發生,使保育豬的生長質量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因而,需要結合養殖場實際情況對保育豬進行免疫接種,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養殖戶需要與基層動物防疫部門進行積極溝通,從而制定一個科學的免疫程序,結合季節以及當地疫病發生規律定期以及不定期的開展免疫接種工作[4]。 與此同時還需為分娩母豬以及仔豬針對性的進行免疫接種。
在保育豬養殖過程中,常見豬疫病如豬瘟、豬丹毒、豬肺疫等具備較為大的危害性, 一旦暴發極有可能使養殖場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 因而,在日常飼養過程中,養殖戶可以采取藥物保健措施來提高豬群的抗病能力, 可以為豬群喂食定量的中成藥制劑、礦物質以及維生素,使保育豬得以健康生長[5]。
綜上所述,在規模化豬場進行保育豬的養殖過程中,科學合理的養殖技術可以有效提高保育豬的生長質量。 因而,需要加強保育豬的飼養管理、營養管理以及免疫管理,從而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效益,促進畜牧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