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晶,王明慧,李健壯
(河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 071000)
經過專家多年研究發現,豬藍耳病屬于一類免疫抑制性疾病,目前臨床上并沒有針對該病的有效診斷措施和治療方法。 本文以探討這類疾病的發病原因為基礎, 總結這類疾病的臨床表現特點,以此提出有利于治療這一類疾病的措施,幫助醫生和研究人員做進一步分析診斷。
從分析現有的臨床診治案例可以知曉,豬在處于不良應激狀態下,發生藍耳病的概率會顯著提高。 常見的應激條件包括:夏季高熱天氣;通風不良的居住環境;以及晝夜具有較大的溫差變化的天氣;豬舍本身消毒不良,細菌大量滋生;這些情況均可以顯著提高豬的藍耳病發生率。 除了以上這些情況,還有引購國外豬時沒有嚴格檢疫、隔離,對于進出人員沒有嚴格限制,為了節省成本,使用食品添加劑,不重視飼料的營養水平,這些不利于提高豬的免疫水平, 大大提高了豬藍耳病的發生率。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規模較小的養殖場,沒有能夠嚴格遵循免疫程序,沒有進行定期全面的抗體檢測, 由此帶來大面積的豬群免疫失敗。
根據研究結果可以知曉, 豬藍耳病的發生與病毒有關,相關病毒種類豐富,其中,最常見的就是PRRSV 病毒,按照來源這一病毒又可以分為美洲VR-2332 株病毒、 歐洲LR 株病毒以及中國HB-lsh 株病毒。 在中國致病性較高的主要是中國HB-lsh的變異株。 從病毒的微觀結構來看,病毒由6 種結構蛋白共同組成,在不同時期,病毒會誘導豬產生不同功能的抗體,通過攻擊豬的免疫系統來使豬致病。
在目前已經發現的豬場藍耳病病種身上,我們不僅發現了藍耳病病毒,還發現了其他多種類型的病毒,例如豬瘟病毒以及細小病病毒等病毒。 專家推測,豬的藍耳病的發生并不是只是由藍耳病病毒引起,而是由多種病毒共同引起的。 而在這些病毒的作用下,豬的免疫系統會遭到嚴重破壞。 豬同時感染這些病毒主要還是因為環境衛生、飼養管理不和規范,或者是這些豬沒有接種疫苗, 從而影響了種豬的免疫功能, 不利于豬抵抗病菌的入侵,感染這些病毒的豬多數具有呼吸系統癥狀。
多數感染豬在感染病毒時并沒有立即發病,而是長期處于潛伏狀態,多數豬在感染病毒的4d 后發病,但是有些病毒可在豬體內潛伏長達37d,以下是就臨床上十分常見的患病類型。
急性發病的感染豬處于少數,如果是發病母豬,常見的臨床表現包括精神倦怠、食欲下降,嚴重者表現為呼吸困難。 急性起病的母豬在妊娠后期,非常容易出現流產、早產以及死胎等癥狀。 據統計結果可知,患病母豬出現流產的概率接近50%~75%,產出死胎的概率接近45%。 一些剛出生的新生豬就能夠呈現血清學病毒陽性,還表現為呼吸困難、運動失調之類的癥狀。
多數患藍耳病的豬發病速度較慢, 這些豬只是表現生產性能下降、生長速度減緩以及母豬群繁殖性能明顯降低,藍耳病豬的免疫功能明顯降低, 出現多種病毒感染以及細菌入侵的概率更高。
感染豬本身只是攜帶PRRSV 病毒,但是并沒有表現出明顯的臨床癥狀,經過豬的血清學檢測,一直呈現抗體陽性的表現,血清抗體陽性率為10%~85%。
就當前情況來看,對于豬藍耳病的診治缺乏一定的標準,部分臨床醫生采用藥物只能夠緩解病情的進展, 避免感染豬的感染癥狀進一步加重,這些治療方式所發揮的效果十分有限,但是目前在臨床上使用較為廣泛。
臨床上用于治療豬藍耳病的藥物主要包括黃芪多糖, 這類藥物能夠通過刺激豬體內的淋巴細胞、巨噬細胞產生抗體,產生內源性干擾素,使用這類藥物能夠顯著增加豬的免疫功能,增強豬對于外界的抵抗能力。 臨床上通常選擇1%濃度的黃芪多糖肌內注射,藥物劑量;0.2mL/kg,1 次/d,使用一個療程后根據豬的病情變化再做調整。 除了注射黃芪多糖,醫生還可以同時使用抗菌藥物,以降低感染豬出現其他感染癥狀的概率,常用的有鹽酸環素等。
經過專家的臨床試驗發現, 雙免增效劑對于豬藍耳病有高效的防治作用,如果能夠用于豬群的防治,能夠起到98%的防治效率。 臨床上一般是采用頸部皮下注射的方式,30mL/次,平均1次/d,一個療程后觀察病情,在使用這類藥物防治仔豬以及育肥豬時,應當適當減少藥物用量(0.4mL/kg,1 次/d)。
在制備用于防治豬傳染病的疫苗時,應當選擇健康的母豬,通過2 次減毒活疫苗免疫,來達到免疫效果。 第一次,使用藥物20~30mL 肌肉注射,第二次使用藥物40~60mL 進行肌肉注射。這種方式能夠保證豬體內有足夠數量的免疫抗體, 增加豬的免疫功能。 之后的一周,飼養人員需要給豬喂養大量的水。 對于接種后的豬,取其動脈血,分離血清,再添加足夠的青鏈霉素,就獲得所需的高效豬藍耳病血清。 對于出現感染的豬,可以適當減少每次注射的藥量,每頭豬用量10~15mL。 在豬的病情好轉之后,再進行二次接種。
對于提高豬的免疫力,接種疫苗無疑是最有效的一種措施,常見的有濃縮型的豬藍耳病滅活疫苗, 這類疫苗主要適用于給公豬接種,在公豬進行配種前的2~3 周,養殖人員可以給豬接種疫苗,用藥劑量:每頭2mL,可以選擇經肌肉注射;對于母豬,養殖人員可以在豬配種前的5~7 周進行疫苗的接種,用藥劑量:每頭2mL,可以選擇經肌肉注射。 在完成接種的后3 周,最好可以加強免疫接種1 次。 之后,每隔6 個月接種一次。 在對豬進行免疫接種的過程中,除了需要需要防控豬藍耳病,還需要防控偽狂犬病等傳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