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風申,王海英
(河北中貝佳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50000)
在家禽養殖過程中,一旦出現啄癖現象,處理不及時會蔓延整個雞群,給養殖朋友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引起雞發生啄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很多,現針對此癥結合實踐中的認知,作一簡要闡述。
啄癖又稱惡食癖、異食癖,是指雞群中互相啄食,導致外傷、死亡或生產能力下降,是雞的一種常見病。 常表現為啄肛、啄羽、啄趾、啄蛋、異食等,雞啄癖的發生與飼養環境、飼養管理、營養代謝、生理習性,以及疾病感染有關。
1.1.1 高溫、高濕、通風不良易造成氨氣、二氧化碳及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濃度上升;高溫、低濕會使雞羽毛蓬亂無光,皮膚干燥發癢;低溫、低濕同樣影響羽毛正常生長,誘發啄羽現象。
1.1.2 雞舍內光照強度大,光照時間長,會使雞的神經系統一直處于高度緊張狀態,表現煩躁不安,易引發啄斗,形成啄癖。對于育成期蛋雞可刺激性成熟提前,導致早產蛋引起肛破裂,或出現脫肛、輸卵管下垂等現象,容易引發啄癖。
1.1.3 料位或飲水器具不夠,引起雞爭食搶水,引發爭斗性,發生啄癖。
1.1.4 其他應激反應,如貓、鼠、鳥的突然驚嚇,或周圍環境噪音太大,均能誘發啄癖癥。
1.2.1 飼料配合不合理,營養比較單一,達不到雞體營養需要,建議使用全價料。
1.2.2 飼料中缺乏蛋白質、粗纖維含量低,易使引起啄癖。
1.2.3 飼料中缺乏維生素, 尤其是B 族維生素如VB1、VB2、泛酸、煙酸、生物素等,其影響更為嚴重,常常誘發啄癖。
1.2.4 飼料中銅、硒、硫、鐵、鋅、鈣、鈉等礦物質元素缺乏,或鈣、磷比例不平衡,易引發啄肛、啄蛋、啄羽和食羽等。
1.2.5 飼料中氨基酸不平衡,特別是含硫氨基酸缺乏(蛋氨酸),是造成啄癖的重要原因。
1.3.1 飼養密度或飼養群體過大,易誘發啄斗。
1.3.2 對于產蛋雞,在產蛋期及時撿出破蛋不讓雞吃,是防止雞啄蛋癖發生的有效辦法。
1.3.3 人為的不規范操作,比如免疫、稱重、調雞等抓雞時,不慎劃傷雞而流血,從而引起叼啄。
1.3.4 換料時造成的應激, 以及在育雛育成期間, 免疫、稱重、調雞、轉群、投藥等,常常造成雞群緊張,甚至粗暴的動作使雞受到傷害,均能加劇雞的啄癖。
1.3.5 及時斷喙,既可防止啄癖,又可節省飼料。
1.3.6 選擇合理的飼養方式,一般有籠養、平養、散養三種方式,籠養雞最易發生啄癖現象。
1.4.1 雞品種不同,發生啄癖的概率也不同,一般情況輕型蛋雞發生率高于中型蛋雞,而肉雞最差,土雞最為嚴重。
1.4.2 雞在一個飼養周期,一般需要經歷三次換羽,每次換羽都會出現皮膚發癢或羽毛生長不良,便誘發雞自啄和互啄。
1.5.1 雞感染體外寄生蟲,會刺激機體引起皮炎,出現自啄,一旦自啄出血,便引起雞群互啄。
1.5.2 雞因腹瀉、球蟲病或泄殖腔發生炎癥時,會出現糊肛引起肛周圍發癢,導致雞自啄消癢,一旦外傷出血,就是引起眾雞互啄。
1.5.3 飼料發霉引起霉菌毒素中毒,也會誘發啄癖。
1.5.4 雞在初產時,或因產大蛋、雙黃蛋而引起肛破裂,可引起啄肛癖。
1.5.5 雞因病引起輸卵管下垂或泄殖腔外翻,易引起啄癖。
一旦發現雞群有啄癖現象, 應盡快找出引起啄癖的具體原因并及早消除。 一般可采取以下幾種措施:
2.1 及時隔離,將被啄雞挑出,隔離飼養,并在傷口上涂抹紫藥水。
2.2 定時斷喙,并且實時對大群雞進行修喙。 對于蛋雞在7~9d 進行首次斷喙,上喙切掉1/2,下喙切掉1/3,在12 周齡時進行第二次斷喙;對于肉雞在第一天斷喙。
2.3 加強飼養管理,消除各種誘因。雞群密度要適宜,注意舍內衛生,保持空氣新鮮,調節好溫濕度,根據日齡不同制定合理的溫濕度表,并嚴格執行。
2.4 制定合理的光照表, 提供適宜的光照強度和光照時間,切記光照不可忽長忽短,忽強忽弱,減少強光刺激。
2.5 提供全價飼料,并且合理飼喂,不能過飽,也不能長時間饑餓。
2.6 及時撿蛋,清除破損蛋。不可用破碎蛋喂雞,以避免引起食蛋癖。
2.7 若是食鹽不足,可在飼料中添加0.5%~1%的食鹽,或者在飲水中添加1%~2%的食鹽,連用3~4d,必須保證供給充足的飲水,防止食鹽中毒。
2.8 若是維生素不足引起的,可補充相應的維生素,比如使用金維它、魚肝油等。
2.9 若是微量元素不足,如鐵、銅、鋅、硒等,可飼料添加硫酸亞鐵、硫酸銅、硫酸鋅、亞硒酸鈉來補充相應的微量元素。
2.10 若診斷為硫元素缺乏引起的啄癖,可在飼料中添加1%的元明粉,連用3d;在飼料中補充生石膏,每只雞每天1%~1.5%,連用7d;亦可添加5%羽毛粉。
2.11 若診斷為蛋氨酸缺乏, 可在飼料中添加0.2%蛋氨酸,連用7~10d。
2.12 減少應激,在準備免疫、給藥、稱重、調雞、轉群、換料等要提前2~3d 在飼料中添加抗應激藥物,如VC 等。
2.13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法氏囊疫苗接種,避免由法氏囊疾病引起啄尾。
2.14 根據飼養方式及當地的氣候環境, 選擇適宜的球蟲疫苗或抗球蟲藥進行預防和治療。
2.15 凈化沙門氏菌,防止發生雞白痢;做好科學管理,避免引起生理性或病理性脫肛等,誘發啄肛。
2.16 若發生啄癖,可飼喂啄凈(含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
綜上所述,合理的飼料環境,科學的飼養管理,可防止雞群出現啄癖現象,同時根據引起啄癖的誘因不同,采取合理有效的預防措施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