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亦南,熊 瑤 Cao Yinan & Xiong Yiao
(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江蘇南京 210037)
傳統門窗木雕是中國工藝美術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歷史發展悠久凝聚了中國五千多年來的文化精髓,工藝種類和塑造形式多樣,擁有著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和藝術參考價值,是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的瑰寶,是現代新中式室內設計的創作源泉之一。
關于木雕的最早記載是在商代,在商代龍城遺址我們可以發現中國木雕工藝興起的遺跡。商代墓葬曾發現比較簡陋的只能起到基本隔離的功能的雕花棺和刻紋木壁板。漢代時期,詩人文化興起并在春秋時期木雕工藝的基礎上創造了更多的花紋樣式和增添了人文主義的文學色彩,因此木雕工藝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和進步。宋代是中國木結構建筑不斷發展并走向成熟的一個轉折點,門窗也逐漸成為建筑的主要構成部分,門窗木雕也越來越得到了人們的重視。到明代時期,隨著整個工藝美術的繁榮發展木雕樣式更趨向立體化和復雜化,花樣層次分明,枝葉舒卷適宜。清代則在明代的基礎上將門窗木雕藝術展現得 更加細致,又產生了貼雕和嵌雕,使木雕更富有表現力。同時還有一些文人士大夫親身參與木雕工藝制作,為提升門窗木雕的地位與藝術品位做出了貢獻[1]。直至發展到今天,門窗雕刻工藝內容題材豐富多彩、風格上變化多樣、雕刻工藝精細傳神,逐漸形成了簡約大氣的木雕風格。
中國傳統門窗木雕文化歷史悠久,在古代時期,設計師就善于將工藝美術的技術應用到雕刻裝飾中。這一做法極大豐富了空間的藝術表現感和空間的縱深感,為后人將傳統工藝美術運用到現代設計中提供了很大的借鑒作用。
線雕是傳統門窗木雕雕刻設計中的初期形式,運用線條雕刻將圖案低凹于木料平面。線雕在木門窗中采用局部裝飾應用,目的是避免給非承重結構的門窗帶來體積負擔[2]。浮雕的藝術表現力極強可以生動的將雕刻品的藝術性表現出來。清代以后,浮雕工藝有了新的發展,雕刻層次變得更加立體。鏤雕是最常用的木雕工藝手法,經常采用鏤空 的形式進行設計,主要分為正面雕和雙面雕。鏤雕的主要特點表現在整體感強、意境表達突出、有較強的節奏感。嵌雕是透雕和浮雕工藝的結合,是雕刻工藝的另一種發展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營造空間氛圍和增強空間效果。
在木雕門窗裝飾中雕刻手法和雕刻工藝不僅具有審美方面的內涵而且還蘊含更深層次的意義。每種雕刻裝飾工藝手法都不是直接簡單的對門窗進行雕刻,而是將其賦予新的審美內涵和藝術形式,從而使門窗雕刻內容不斷豐富和精美。
當代人們對具有民族特色的木雕門窗是備受青睞的,特別是喜歡在現代室內中放置木雕門窗,將其用作為裝飾墻面和空間隔斷。同時也喜歡將雕花窗元素應用在家居、地面和陳設品中。現代室內設計將雕花門窗與裝飾墻面相結合會使墻面產生一種天然的美感與靈性,會給人的心理起到放松舒適的作用。因此我們可以將木雕花紋、鏤雕窗格運用到現代室內設計中,從而將傳統經典與現代風格相融合達到即有現代潮流感又有傳統韻味的設計效果。
門窗木雕元素運用在現代室內空間設計時首先要注意強調門窗與空間的協調性,設計成相互協調、相互順應、相互依托的空間環境。其次是注意強調門窗與人的交融性。門窗的設計要將以人為本滿足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設計體現出人與門窗的通情性[3]。因此需要設計師在充分了解人需求的基礎上提煉傳統門窗木雕元素和門窗的設計要求,將門窗木雕元素與工程力學和人體工程學等現代設計要素相結合進行人性化的空間設計。
傳統門窗藝術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通常與工藝和藝術相結合,采用雕刻、繪畫等工藝手法表達出不同的藝術風格。受優秀傳統木雕文化和現實需求的影響,設計師將傳統門窗木雕元素進行整合和創新運用在居住空間、茶樓、酒店和賓館等建筑的室內裝飾中,有利于表現出古樸清新、具有文化意味的室內空間。
掛屏在裝飾墻柱面中主要采用局部搬置的設計手法,即能體現形式獨立又能達到類似壁畫所展現出來的藝術裝飾效果;幾何紋樣多應用在裝飾線腳中,其只是單純的運用木雕元素進行裝飾,為線腳設計增添美學元素;在進行整體裝修時一般通過運用既有序列感又讓墻面變得豐富多彩的傳統隔扇的方式對墻柱面進行設計[4]。
在現代的室內設計中,人們越來越追求簡潔明快的空間環境和陳列飾品,直接照搬照抄傳統木雕的形式進行設計顯然是行不通的。我們要將傳統木雕元素進行總結概括,歸納出適合于現代室內環境中的木雕元素。將門窗木雕元素運用到地面設計時,我們一般會采用局部點綴的方式起到烘托環境氛圍的效果而不是生硬夸張的將全部木雕元素運用到地面中。天花裝飾中一般是將門窗木雕元素簡化提煉運用到墻角和邊角中,在施工的過程中與現代材料結合打造新中式風格的天花裝飾類型。
現代建筑主要以簡單實用為主,將傳統的雕花窗直接應用在現代建筑中會產生格格不入的效果。因此我們在繼承傳統樣式的同時要對其進行創新和發展,在造型上摒棄繁瑣重復的裝飾紋樣以抽象簡化的樣式來進行裝飾,在顏色選擇上,適當地加入符合環境氛圍的多種色彩[5]。在形式的選擇上,可以結合木雕花式、鏤雕窗戶的設計手法進行設計。
從古至今,在建筑內外結構中運用木雕元素進行裝飾的設計手法均很盛行。在古代,匠人為了制造一個整體上看上去至高無上的空間環境通常采用夸張奢侈的設計手法從建筑外部到室內進行貼金木雕裝飾。然而在當代木雕裝飾在建筑環境中的應用要避免像過去那樣鋪張浪費,只為極少數的人服務現象的發生。我們應該致力于設計為大多數人服務的舒適空間環境。過去人們覺得中式家具使用感受不舒服,材質堅硬,造型單一。現在的設計師發現了這一問題后,在設計中充分地考慮到人們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將人體工程學和心理學融入到設計之中,同時參考了國內外家具的先進潮流元素,讓家具的功能更加完善外觀更加精美。這種雕刻家具不僅具備各種使用功能而且外形古樸大氣,多為室內空間環境增人文浸染的氣氛。
因此現代設計師應更注重推陳出新,吸收木雕文化的精髓把傳統木雕門窗的裝飾圖案與現代工藝相結合,使木雕文化煥發新的光輝。
現在很多設計師在引用傳統木雕門窗裝飾圖案元素設計時,要么是隨意的簡化裝飾圖案元素、要么是直接的抄襲裝飾圖案元素。這就導致了現代室內環境中出現了大量照搬照抄、直接引用傳統門窗木雕裝飾圖案進行設計的仿古家具和仿古裝飾品[6]。因此我們對傳統木雕門窗裝飾圖案應用到現代室內環境中的表現形式和加工工藝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設計規范。根據傳統門窗木雕在不同部位雕刻裝飾的應用以及現代設計中對圖案應用與變化規律的要求,提出了以下幾個原則:指向性原則是指在設計時針對的選取恰當的裝飾圖案元素將其直接運用在現代門窗的設計之中,達到既可以充分的展現出傳統木雕的文化韻味又可以烘托空間環境的氛圍的作用。傳統門窗木雕裝飾圖案中有很多具有現代、簡約符合現代審美的元素,因此我們可以指向性的將局部的門窗木雕裝飾圖案元素運用到設計中[7]。簡煉引用原則是指將繁鎖的圖案進行歸納變化和整理,使其能夠完美的與潮流元素相結合達到現代的藝術效果,是現代室內設計對傳統圖案應用的最主要方法。抽象概括原則是將復雜的圖案外形用幾何的形式進行抽象概括處理,將其簡單的歸納成具有現代審美層次和具有幾何整體感的組合圖形,從而形成精煉又不失原有特點和美感的現代裝飾圖案。
中華民族歷來崇尚純樸,強調反樸歸真。現代的物質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使人們個性發揮的心理狀態失去了平衡,人們渴望在自己生活環境中體驗到自然的韻律和淳樸的氣息,急于回歸自然、回歸傳統的欲望越來越強烈。因此,對傳統雕刻裝飾進行再創造的一個內在因素是為了滿足現代人回歸自然,表現自然的心理需求。但是由于傳統木雕門窗受不同的地域文化、歷史背景、宗教信仰的影響塑造手法和存在方式也是有較大的差異的。因此我們要將人們對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的追求與“傳統”和“現代”與“藝術”和“功能”相結合,將優秀精煉的傳統木雕元素運用到現代室內設計之中,設計出既突出不同文化特色又能滿足人們日常生活需求的室內空間環境[8-9]。
現代社會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促進了人們內心對傳統文化的深深追求與向往。作為設計師的我們,就要將具有中國特色風格的傳統元素符號和能體現民族獨特內涵的文化精髓加以傳承與發揚,采取合理科學的設計手法將木雕文化運用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為人們設計出即能滿足時代發展又能發揮自身價值的優秀現代室內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