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俊華 詹友發 李雄英 龔敏
摘要:通過開展控失肥與普通肥料和普通施法對比試驗,探明控釋肥對水稻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和施用效果。結果表明,控釋肥相比高含量化肥和配方含量相同普通肥料,具有減少肥料養分流失而提高利用率的作用,明顯促進植株正常生長發育,提高單位有效穗數、結實率和千粒重,具有良好的節肥和增產增收效果。
關鍵詞:水稻;控失肥;試驗示范
中圖分類號:S511文獻標識碼:ADOI:10.19754/j.nyyjs.20200115032
收稿日期:2019-11-15
作者簡介:舒俊華(1975-),女,本科,農藝師。研究方向:土壤肥料技術推廣;詹友發(1968-),男,大專,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李雄英(1975-),男,農技員。研究方向:土壤肥料技術推廣;龔敏(1978-),女,大專,農藝師。研究方向:糧棉油種植技術推廣。
隨著糧食產量的逐年增加,糧食生產對肥料的依賴也越來越大,過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結等現象普遍存在。為了探明控釋肥在水稻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和施用效果,為該類型產品的推廣和應用提供科學依據,特開展水稻施用控失肥試驗示范。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田塊
試驗示范地點選定在云夢縣伍洛鎮大張村,一季中稻種植田塊進行。田塊總面積7703.85m2。供試田塊土壤為潴育性水稻土,質地粘壤,地勢平坦、肥力均勻。試驗前土樣測試,土壤有機質、堿解氮、有效磷、速效鉀含量分別為18.53g/kg、76mg/kg、17.1mg/kg、67mg/kg,pH值為6.8,肥力中等。
1.2供試材料
供試肥料為48%(26-10-12)控失肥(湖北新洋豐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3處理設計
試驗設3個處理,3次重復,小區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30m2(3m×10m)。小區間筑土埂加糊薄膜隔離,單設排灌溝,四周設保護行。
處理1:按當地習慣,基施51%(17-17-17)普通復混肥40kg/667m2,返青分蘗期追施尿素15kg/667m2。
處理2:基施48%(26-10-12)新洋豐控失肥40kg/667m2,返青分蘗期追施尿素10kg/667m2。
處理3:基施48%(26-10-12)普通復混肥40kg/667m2,返青分蘗期追施尿素10kg/667m2。
另在試驗田塊周圍設置示范應用對比試驗,設2個處理,不設重復。對比處理1同試驗處理1,面積667m2;對比處理2同試驗處理2,面積6003m2。
1.4實施管理
所試中稻作物于2019年5月2日苗床播種育苗,5月28日翻耕整田,6月1日劃分小區筑埂,按小區均勻撒施基肥,6月2日移栽秧苗,基本苗1.6萬株/667m2,6月15日追施尿素。收獲前調查和取樣考種,9月20日收割,試驗小區和示范田各處理區任選30m2小區實打產量。各處理除施肥不同外,其它灌排、病蟲害防治等均與農戶習慣一致。試驗示范期間,無災害性氣候發生。
2試驗示范結果與分析
2.1對水稻生育性狀的影響
試驗田塊水稻各生育期與產量因素等結果見表1和表2??梢?,水稻施用控失肥能明顯促進植株生長發育,提高單位面積有效穗數、結實率和千粒重。各處理水稻緩苗期與分蘗期觀察長勢表現一致,拔節期、抽穗期和成熟期觀察長勢則存在一定差異,處理2和處理3相比處理1,水稻植株拔節期、抽穗期和成熟期要早2~3d。進一步觀察單位面積有效穗數、穗長、每穗實粒數、結實率和千粒重,處理2均明顯優于處理3和處理1,理論產量相對最高。
2.2對水稻稻谷產量的影響
試驗示范田塊各處理稻谷產量結果見表3??梢姡臼┯?8%(26-10-12)控失肥具明顯的增產效果。處理3和處理2相比處理1,增產稻谷分別為38.7kg/667m2和69.1kg/667m2,增產率分別為7.1%和12.7%;處理2相比處理3,增產稻谷為30.4kg/667m2,增產率為5.2%。示范田塊處理2相比處理1,增產稻谷為66.8kg/667m2,增產率為12.1%。經產量差異方差分析和LSD顯著性檢驗,和處理間產量差異均達極顯著水平(詳見表4和表5)。
2.3試驗示范不同施肥處理經濟效益分析
按51%(17-17-17)普通復混肥單價2.1元/kg、48%(26-10-12)新洋豐控失肥2.6元/kg、48%(26-10-12)普通復混肥2.3元/kg、尿素1.5元/kg、稻谷單價2.4元/kg,小區試驗處理3和處理2相比處理1,新增產值分別為93元/667m2和165.9元/667m2,新增肥料投入分別為16.1元/667m2和28.1元/667m2,產投比分別為5.8∶1和5.9∶1,新增純收入分別為76.9元/667m2和137.8元/667m2;處理2相比處理3,新增產值為72.9元/667m2,新增肥料投入為12元/667m2,產投比為6.1∶1,新增純收入為60.9元/667m2。示范田塊處理2相比處理1,新增產值為160.3元/667m2,新增肥料投入為28.1元/667m2,產投比為5.7∶1,新增純收入為132.2元/667m2。
3試驗示范結論
本試驗示范結果與分析初步表明,水稻作物基施48%(26-10-12)新洋豐控失肥40kg/667m2和追施尿素10kg/667m2,相比當地習慣施肥,基施51%(17-17-17)普通復混肥40kg/667m2和追施尿素15kg/667m2,減少肥料養分用量4.1kg/667m2,及相比等養分等配方同方法的48%(26-10-12) 普通復混肥,配方相對適宜,且具有減少肥料養分流失而提高利用率的作用,明顯促進植株正常生長發育,提高單位面積有效穗數、結實率和千粒重,具有良好的節肥和增產增收效果??稍霎a稻谷30.4~69.1kg/667m2,增產率為5.2%~12.7%,產投比達5.7~6.1∶1,新增純收入達60.9~137.8元/667m2。在其它土壤肥力相同或相近的區域種植水稻作物,48%(26-10-12)新洋豐控失肥有很大的推廣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 吳敏,田霞.水稻施用控失性肥料試驗[J].安徽農學通報,2014(10):30-31.
[2]方興龍.桐城市水稻施用控失肥示范效果初探 [J].安徽農學通報,2007(24):46,70.
(責任編輯李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