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志中
摘 ?要:一個中小企業要想持續、穩定、繁榮地發展下去,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最核心的問題就是要提升企業產品的質量。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的數量龐大,但是提供的產品質量都普遍不高,企業管理層提升質量管理的意識還有待加強。本文闡述了加強質量管理,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希望能夠對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一些借鑒意義。
關鍵詞:中小企業;產品質量;競爭力
我國的中小企業是指在人員、經營規模上都較小的企業,可以大致分為小型企業、中型企業和微型企業。我國中小企業占比較大,但是能夠走出國際市場的中小企業寥寥無幾。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消費者對中小企業的產品質量不認可。質量不僅能夠決定一個中小企業的生存前景,更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國家經濟實力的壯大。現在,我們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國民選擇海淘,還催生出代購這種職業,這種現象的背后折射出國內產品的供給質量、性價比與國外產品有較大的差距,所以,我國近年來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這種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小企業應該努力生產高技術、高市場、高附加值、高創匯、高效益、低能耗、低物耗的產品,不斷提升產品的合格率和技術水平,進而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迫在眉睫。
一、強化質量管理理念
第一,中小企業的管理人員要樹立正確的科學質量觀,制定質量管理制度,不能出現“輕成本、輕質量”的想法。不能一味降低成本,要在成本與質量中間取一個折中點,在保障質量過關的前提下,再進一步壓縮成本。第二,管理層要向員工傳輸“質量第一”的觀念,倡導人人把好質量關的企業文化,要求所有工作人員嚴格執行質量制度。比如,海爾砸冰箱事件不僅是要向廣大消費者展示企業對產品的嚴格要求,更是要企業全體員工引以為戒,在思想上筑牢產品質量觀。這種企業精神是需要所有中小企業所學習和效仿的。第三,目前大多數企業還處于“質量檢驗”階段,只注重對事后的監督和檢查,忽視了事前和事中預防的重要性。管理層要盡快轉變只在“事后把關”的觀念,明確事前預防和控制才是企業生存的基礎。
二、加大質量技術培訓,質量責任到人
中小企業要想取得長遠穩定地發展,就要不斷地進行學習和進步。建立專門的質量組織管理機構,負責企業產品質量培訓和考核。培訓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一方面,對管理層進行培訓,重點培訓質量安全的意識理念和相應的法律法規知識。對于中層和產品生產工人要進行意識和技術操作培訓,讓他們牢牢掌握先進的產品質量設計和制造技能。另一方面,實行企業質量考試模式,對新入職的工作人員進行考核,成績合格者方可上崗。定期對參加培訓的工作人員進行考核,成績不合格者扣工資或者給予解雇。此外,企業的工作崗位中的具體工作任務要責任到人,建立責任明確的質量責任制,讓每個員工都承擔起產品質量責任,將其責任作為年終考核的重要依據。同時,鼓勵員工圍繞質量問題開展討論,共商策略,解決問題,培訓員工團隊精神。
三、將質量管理貫穿于產品生產全過程,重視成本管理
企業要嚴格按照ISO9001認證要求來建立自身的質量管理體系,對照質量管理原則,采用事前和事中控制、PDCA循環和風險管理,從策劃階段、實施階段、檢查階段到改善階段,將質量管理貫穿始終。在進行產品策劃時,多站在顧客的角度考慮問題,了解顧客需求,對照質量目標和內外環境,合理配置資源;在實施階段,要求員工按照控制流程進行施工,確保人員、機器、材料、方法和環境都處于標準可控的狀態。
在檢查階段,成立檢查小組,對產品及生產過程進行抽檢,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調整和修改。尤其對一些產品質量影響較大的工序要加強控制和管理。同時,加強供應方管理與來料檢驗。一些中小企業為了降低成本,采購低價格的材料,或者有些供應方以次充好,偷工減料現象時有發生。許多企業還存在著獨家供應商的風險、供貨周期風險、庫存管理風險等。這就要求中小企業經營管理者,應重視與供方建立互利共贏的長久合作關系,在日常合作中,就要明確來料質量。成品的檢驗,是企業產品質量的最后一關,其實施的有效性,依賴于檢驗樣本的抽取、檢驗標準和檢驗指導書、抽樣檢驗方法、不合格品的控制、計量器具的校準檢定等過程的有性。所以,為了提升成品最終檢驗的效果,中小企業應著眼于這些成品檢驗過程的管控;在改善階段,為了進一步提升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可以在生產、包裝和運輸等過程完善防錯措施,合理測量耗資成本,從而實現更大的價值。此外,企業不僅要為用戶提供質量滿意的產品,還要重視滿足質量的產品所發生的成本和費用,要盡可能降低質量成本,加強質量成本管理。
四、重視團隊合作,集思廣益
一個中小企業的工作要進步,最重要的還是需要人才。中小企業可以將員工劃分成若干團隊,定期讓團隊進行產品質量業務交流或到顧客中進行調研,撰寫調研報告,提出各自的問題及建議,最后匯總出有效改善產品質量的建議。全體工作人員要腳踏實地共同把企業做大做強 ,企業要鼓勵全體員工不斷提合理化建議,并對這種合理化建議給予獎勵,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五、結束語
中小企業只有不斷強化質量管理理念,加大質量技術培訓,質量責任到人,將質量管理貫穿于產品生產全過程,重視成本管理,生產出高質量、低中成本的產品,重視團隊合作,集思廣益,才能在市場上具有競爭力,生產的產品才能夠贏得國人甚至外國人的青睞。
參考文獻:
[1] 莊志杰.加強質量管理提高中小企業競爭力.[J]. 經營管理, 2009(586):16-17.
[2] 何 駒,盧 鈺.淺談質量管理與中小企業產品質量[J]. 市場周刊, 2018 (12):40-41.
[3] 陳玉林.中小企業質量管理實踐與應用[J]. 質量與認證, 2018 (01):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