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桂芹
【摘要】在幼兒教育中,幼兒圖畫書閱讀教學對幼兒的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從“對話教育理論”的視角出發,對對話教育理論視野下的幼兒圖畫書閱讀教學策略進行了相關研究,提出了培養幼兒與閱讀文本之間的互動、提升幼兒的閱讀能力、組織幼兒進行游戲表演、營造積極的對話氣氛的教學策略,在培養幼兒閱讀興趣的同時,激發幼兒的各種潛能,使幼兒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本文內容,促使幼兒閱讀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對話教育理論;幼兒教育;圖畫書閱讀教學
隨著當今社會對幼兒教育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幼兒的話語權也隨之被提倡,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互動交流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因此,對話教育理論被引用到幼兒圖畫書閱讀教學中,該理論強調了幼兒圖畫書閱讀教學的互動性與人文性。幼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思維能力與探索能力,并且渴望與人溝通自己的想法與意見,幼兒園的圖畫書閱讀教學符合幼兒閱讀的興趣和對外界事物的理解能力與好奇心。對話教育理論對實踐能起到指導作用,對閱讀教學能起到十分有效的輔助作用,使幼兒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幼兒的閱讀能力也會隨之提升,為幼兒今后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并產生永久的影響。
一、對話教育理論的基本內涵
對話要建立在幼兒與教師相互尊重、地位平等的基礎上,通過語言載體進行思想與情感的溝通交流,并在此過程中產生相互理解與共識。在對話的作用下,幼兒與教師之間能夠更好地彼此傾聽、接納對方,雙方的視野能夠相互交融,有利于促進彼此的理解與合作。相對于信息的交流,對話更重要的作用是情感的交流,體現了對生命的尊重與關愛。將對話教育理論運用于幼兒教育中,有利于在幼兒與教師之間構建平等的關系,為雙方的交流與學習提供更加融洽的氛圍與環境,激勵幼兒大膽地提出自己的疑問和假設,對生活與學習進行更多的反思,從而培養幼兒的創造性。
二、對話教育理論視野下的幼兒圖畫書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1.培養幼兒與閱讀文本之間的互動
激發幼兒對閱讀興趣最好的辦法,就是根據幼兒成長的特點與年齡的特征,促進幼兒與閱讀文本之間的互動。對話教育理論視野下的幼兒圖畫書閱讀教學,主要是針對幼兒園的中班及大班幼兒進行的,在對中班幼兒進行對話閱讀教育的時候,可以根據文本內容進行一些角色扮演的游戲,進而引發幼兒產生情感的共鳴。另外,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幼兒設計一些肢體動作,更加全面地詮釋角色的形象,讓幼兒通過對文本角色的體驗而對文本內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大班的幼兒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與質疑能力,根據這一特征,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更多交流與討論的機會,進而培養幼兒的質疑能力與思維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安排幼兒閱讀《三只小豬的真實故事》以及《三只小豬》的后現代版,這兩個故事都是在傳統故事的基礎上有所改編。幼兒在閱讀學習這種具有顛覆性的故事的時候,都會十分積極地投入其中。
2.通過對話,提升幼兒的閱讀能力
教師在組織幼兒進行圖畫書閱讀對話互動之前,要對幼兒的認知水平及閱讀能力有所了解,通過與幼兒的對話,表達出各自想要傳達的信息,進行情感的交流。教師與幼兒之間的對話對幼兒與文本之間對話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可以同時培養幼兒的平等意識與民主意識,對幼兒的社會性發展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在此過程中,教師要起到積極的引領作用并及時回應幼兒。值得注意的是,提問是對話教育實施的主要途徑,教師在向幼兒提問的時候要注意方式方法。在圖畫書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文本的具體內容,設計出豐富的問題,為幼兒提供足夠的自主空間,使其有機會探索文本內容,文本中的角色、留白、對話、細節等都是很好的問題素材,讓幼兒對文本產生深入的理解并激發幼兒的思維能力與想象能力,要將幼兒的實際生活經驗與認知能力充分結合起來,進而為幼兒提供更多的主動權,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例如,“當時是什么想法呢”“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嗎”等。另外,可以為幼兒設置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可以用“為什么”“幫老師具體解釋下”“會產生什么樣的后果”等探索性問題,來替代“好不好”“是不是”等選擇性問題。堅持用開放性的問題對幼兒進行提問,能夠培養幼兒從不同的角度解讀閱讀文本內容,促進幼兒積極主動地思考文本內容。與此同時,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要考慮到問題的趣味性及有效性,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對幼兒進行提問,并盡量采用幼兒能夠聽懂的語言。
3.根據閱讀內容,組織幼兒進行游戲表演
在幼兒完成文本閱讀后,不要忽視用游戲表演的對話方式進行互動,通過對故事的閱讀與了解鼓勵幼兒對故事的內容進行談論,并組織游戲表演。幼兒十分喜歡模仿故事情境,例如,在閱讀《小蝌蚪找媽媽》之后,可以安排幼兒分別擔任文本中的角色,伴隨配樂讓幼兒通過游戲表演的方式將閱讀內容表達出來,通過對角色進行生動形象的詮釋,使幼兒在互動中加深了對角色的理解。
4.營造積極的對話氣氛
任何一種對話形式,教師都要為幼兒營造出適宜的對話氣氛。當前的幼兒圖畫書閱讀教學都是以班級為單位開展的,由于班級的幼兒人數比較多,加之幼兒年齡尚小,身心處于成長發育階段,幼兒之間的討論經常會變成嬉笑吵鬧,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互動也難以照顧到班級的每個幼兒。再加上文本數量的限制,培養幼兒進行自主閱讀的計劃也只能無限期地延后。而小班教學有利于幼兒之間展開討論,培養幼兒的自主意識。因此考慮到為更多的幼兒提供發表意見的機會,教師可以采用分組教學的方式,讓每組幼兒進行不同的閱讀活動,完成之后再進行活動互換,提高閱讀的效率。為了能夠給幼兒提供一個融洽的討論氛圍,教師可以讓幼兒圍坐成一圈,既方便幼兒之間的討論,也方便教師與幼兒的互動與交流,使幼兒能夠以放松的心情,盡快融入學習氛圍。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對話教育的本質是強調師生之間的互動,通過視域的融合與閱讀教學中的互動,使得幼兒圖書畫閱讀可以回到閱讀的本質。對話是當今時代教育不斷倡導并推崇的教育理念。圖書畫閱讀教學采用對話教育理念,從幼兒閱讀教學的理論到幼兒教學的實踐,提供有效的指導。本文通過一系列對話關系闡釋圖畫書閱讀教學的相關策略,為幼兒教育構建切實有效的對話閱讀教學,為幼兒的閱讀教學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建議,有利于幼兒閱讀水平的提升,幫助教師與幼兒之間構建起和諧的師生關系,同時有助于培養幼兒的個性發展及思維能力。在科學的閱讀教學模式下,培養幼兒對閱讀的興趣,讓幼兒體會交流溝通與合作的意義,感受閱讀的樂趣與快樂,實現對話教育理論視域下幼兒圖畫書閱讀教學的真正目的。
【參考文獻】
[1] 韓曉萌. 對話教育理論視野下的幼兒圖畫書閱讀教學[D]. 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3.
[2] 劉睿. 幼兒“對話式閱讀”教學探析——以閱讀繪本《大衛,不可以》為例[J]. 教育教學論壇,2015(26):24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