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婷,李慧超,趙 爽
(江蘇師范大學 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江蘇 徐州 221116)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各地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全國進入抗疫特殊時期。針對春節過后面臨的春學期開學情況,教育部迅速下發了《教育部關于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隨后提出疫情防控期間“停課不停學”的新要求。全國各高校積極配合,紛紛開展線上教學活動[1-2]。
隨著網絡信息時代的高速發展,近年來利用網絡進行教學的技術以及平臺已經小有發展,如:中國大學慕課、騰訊課堂、QQ直播、釘釘等,為本次突發疫情下的教學工作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3-4]。但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通常只是教師推薦部分網絡平臺上的精品課程供學生自主學習,并沒有廣泛的開展過大規模的線上教學。因此,此次疫情期間全面開展線上教學對各方都有不小的挑戰。如何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在疫情發展的新常態下,順利展開高效的線上教學活動是教育者們急需研究和探討的問題。
線上教學雖然不是個陌生詞匯,但目前技術發展水平有限,多人同時在線可能會導致網絡擁堵平臺癱瘓等問題。為確保“停課不停學”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需要允許大規模多人同時在線的網絡平臺,而這并非易事。這不僅是對支撐技術的空前挑戰,更需要相關部門各方的通力合作。
“7000臺服務器,90T帶寬,可供5000萬名學生同時在線使用”是云平臺網絡建設的硬指標。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和代表我國互聯網領域高水準的四家企業——百度、阿里、網宿、華為匯聚力量,集思廣益,共商策略。在極短時間內,22個線上課程平臺,2.4萬門課程,如慕課、SPOC(小規模在線課程)、虛擬仿真實驗課等穩步上線,涵蓋了12個本科學科門類和18個高職門類,這離不開教育部和工信部的共同努力。
線上教學與傳統課堂相比,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無法以“面對面”的形式進行授課,缺乏傳統課堂的實景感。由于缺少語言、表情以及眼神的溝通交流,教師無法及時的接收到學生的反饋,這也是線上教學開展中最大的困難之一。因此,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然而線上教學對于課堂規范、教學任務以及目標是不可有所懈怠的,教師應當積極進行思想上的轉變,學會接受使用網絡授課的新形式,并充分發揮網絡平臺授課的優勢,在授課時盡量保持平臺使用的相對固定性。教師必須同面授課一樣,扎實地做好課前、課堂、課后的三階段工作。
2.2.1 課前準備工作
教師首先要明確課程的教學大綱,制定出各個階段具體的授課安排計劃,提前上傳電子版書籍、指導書以及慕課資源鏈接。每次課前做好教學設計、認真備課,包括PowerPoint課件,相關視頻、動畫演示等準備。在資料的選用過程中,各類資料良莠不齊,教師應充分結合化學專業要求,仔細甄別、認真篩選,避免過多過雜的資料以及各類資料的重復,最終選擇適應學生需求,便于學生理解的資料。同時應適當增加生動有趣的內容,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2.2.2 課堂教學
首先是授課平臺的選擇,針對現下各式各樣的軟件,任課教師應選擇適合自己的平臺。以騰訊課堂為例,因其攝像頭和屏幕共享功能可輕易切換,且具有較優質的音頻視頻效果,同時具有演示課件以及播放視頻等功能,為授課提供了極大的便利;QQ因其具有使用的普遍性及完善的社交功能,在線上教學活動中可以用來進行討論交流。教師可以利用“QQ+騰訊課堂”結合的方式進行授課。
在課程開始教師應提前進入課堂,檢查網絡以及平臺的穩定,隨后利用課堂的簽到功能,將考勤情況及時反饋,讓學生們之間建立起相互監督的關系;也可以借助評論區功能,讓同學們簽到接龍,活躍課前的氣氛。授課過程中為提高學生的專注力,可以利用舉手模式,對學生進行實時定向提問,學生通過客戶端舉手,便可直接與教師進行音視頻交流。此外,教師還應利用好評論區的留言功能,在講課的過程中實時關注評論區學生們提出的問題以便及時做出調整。
以化學專業為例,教師講課的過程中,應將書本上專業晦澀的概念轉化為簡單易懂的語言進行講解,避免照本宣讀的枯燥和生硬導致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為增強課堂的生動性,教師在授課時也應注重講與看的結合,如化工設備的運行模擬等,將知識點形象化便于理解記憶,這整個過程教師應和學生們同步觀看。一方面在視頻播放的過程中可做暫停,隨機抽取學生向其提問,或讓學生們對該問題進行討論交流;另一方面,教師可以根據視頻內容引出相關知識點,水到渠成地推出接下來要講的內容。而且通過帶領大家一起學習的這個過程,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師仿佛就在身邊,以此減少線上教學帶來的空間距離感。
2.2.3 課后反饋
課后也是整個教學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應主動詢問討論課堂中的相關情況,如課程難易度、教學進度快慢、視頻音頻清晰度等,鼓勵學生們主動反饋遇到的問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充分聽取學生們的建議,在這基礎上反思課堂的教學效果,以便及時改善教學方法和總結線上教學的經驗。教師在課后應有針對地對課堂上所學內容布置相關作業,并要求學生按時完成后采取線上提交的方式(可利用郵箱收集或軟件自帶的作業提交功能),統計作業上交情況。通過批改總結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在之后的課堂上進行點評。化學專業中的計算常涉及到各個知識點的綜合運用,點評時可以讓同學談一談他的解題思路或解題時遇到的困惑,以此更全面地了解學生們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之后再針對大家的薄弱點加強講解和練習,更好地達到強化鞏固課堂的作用。
這次疫情對教育管理部門以及學校帶來的不僅是挑戰,也帶來了可以使教學發生革命性轉變的重大機遇。應當充分利用這次機會,積極引導教師和學生轉變思想,真正實現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轉變,以學生們的主動學習為主,以教師的引導與講解為輔。此外,教育管理部門應與工信部保持協調一致,為線上教學提供技術支持,保障整個平臺運行的穩定性、解決網絡承載力不足導致的網絡擁堵問題;學校應提供給各院間教師們相互交流、經驗共享的機會,以便及時分享線上教學過程中不錯的教學方法,使教師們互相借鑒、取長補短,更熟練地掌握網絡技術而帶來更佳的教學新體驗。
線上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僅僅是教師在唱獨角戲,更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也融入到課堂中來,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可以適當增加學生交流討論的時間,增強學生的參與感,減少學生之間的地域跨度帶來課堂虛擬感,這就要求教師對整個課程教學設計有新的規劃。對于適應傳統課堂的老教師來說,應克服對線上教學的排斥心理,積極轉變思想,樂于嘗試新媒體等網絡技術。保持教學熱情,并與年輕教師交流溝通相互借鑒教學經驗,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改進方法,及時聽取建議及反饋,以達到更佳的教學效果。線上教學與傳統課堂相比,需要教師投入的時間精力更多,但是網絡資源具有多樣性和豐富性,如果能充分利用好這些資源,再配合教師獨具風格的教學方法,將直播與其他優質在線慕課結合,線上教學便能夠達到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
線上教學的過程中,學生也不能僅做聽眾,應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養成自律自主的學習習慣。帶著問題學習,融入課堂當中去,重視每一次線上課堂,將線上課堂也視作正式課堂,積極參與互動,有效地、高質量地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可以在課后主動向教師反饋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提出建議,以促進師生雙方都能更好地適應這場疫情帶來的教學新模式變革。
疫情發展的新常態下線上教學仍是接下來的重要教學形式,這不僅僅是應急之舉,更是對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教育的探索和考驗。教育管理部門、學校教師、學生三方面應齊心協力,為線上教學的新模式有條不紊的展開發揮好各自的作用,共同探索線上教學模式的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