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迪
“‘眾立拓循環資源回收系統平臺作為一種廢鋼交易系統,是通過建立標準園區和結算中心,改善園區標準不統一、行業良莠不齊的狀況,借助AI系統、物聯網等先進技術,使所有交易過程透明化、證據化,解決稅務開票問題,最終通過智能算法,為國家政策發展獻力。”近日在接受本刊采訪時,眾立拓軟件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曹子威說。
隨著我國鋼鐵行業的不斷發展,粗鋼的產量逐漸提升,每年廢鋼資源供應持續增加。
新形勢下,如何提高我國廢鋼利用率,如何保障廢鋼回收交易環節的透明化、證據化,如何打破資源回收行業僵局,建立統一完善的行業標準,成為循環資源回收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作為專門從事軟件開發、信息技術服務的機構,眾立拓軟件科技有限公司積極搭建循環資源陽光平臺,為規范資源回收行業發展獻力。
根據廢鋼協會統計,2018年全國廢鋼資源產生總量約2億噸,鋼鐵企業自產廢鋼4000萬噸,占資源總量的20%;社會采購廢鋼1.6億噸,占資源總量的80%;進口廢鋼數量基本可忽略不計。2019 年中國粗鋼產量突破 9 億噸,廢鋼需求量突破 2 億噸。此外,2019 年預計報廢家用小轎車突破 2 億輛,廢鋼鐵市場空間非常廣闊。

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住建部、稅務總局、工信部等多個部委對資源回收行業在政策上屢屢傾斜,但現實中,資源回收整體行業依然發展緩慢。
就廢鋼鐵的回收而言,依然存在“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的問題。“在收購環節,廢鋼鐵出售方由于各種實際問題,無法提供稅務發票,而廢鋼最終進入鋼廠時,要求必須提供增值稅銷項發票,這一矛盾制約了廢鋼的回收使用。”談及研發廢鋼資源回收系統平臺的初衷,曹子威對記者說。
據了解,廢鋼回收一般會歷經產廢企業 (五金加工等企業)、微型回收站、小型回收站、中型回收站、大型回收站 、利廢企業(鋼廠/鑄造廠)等幾個環節。
在回收過程中,往往面臨的現實問題是,一般中小型資源回收商無開票資格,因而在出貨給大型資源回收商時,無法提供必要出貨發票;而大型資源回收商,在出貨給鋼廠時,鋼廠要求必須要有實物及發票;在無進項發票抵扣的情況下,各回收商在此環節亂象橫生。
而作為大型鋼材回收廠商的鋼廠,在付款的同時要求供貨方提供發票,但部分發票屬于虛開,被稅務部門監管后,鋼廠要承擔相應的稅務損失,于是造成整個回收過程陷入一種惡性循環局面。“資源回收商、鋼廠、國家稅收,在此環節中實際均屬于受害方,各類虛開發票的不法分子趁機攫取了國家稅收,這是整個廢鋼回收行業存在的一大痛點。”曹子威感慨道。
為打破廢鋼回收行業僵局,“眾立拓”循環資源平臺應運而生,該平臺從規范鋼廠回收流程著手,逐步倒逼行業源頭,讓廢鋼資源回收過程真正運行在“陽光”下。
據了解,該資源回收系統主要分為SaaS(Software-as-aservice軟件即服務)系統以及IoT(Internet of Things即物聯網 )系統兩部分;SaaS系統與IoT系統連接并進行數據交互,IoT系統用于監控資源回收全過程,SaaS系統用于管理資源回收全過程,形成閉環證據鏈;兩套系統互相輔助,完美解決稅務、證據鏈的問題。
此外,該系統還包括大數據系統和AI(人工智能)系統,大數據和AI兩個系統均與SaaS系統連接并進行數據交互,通過AI智能算法,對大數據系統應用數據池中的大數據,進行運算和比對(比對結果可進行應用和監控),找出實時閉環證據鏈中異常和違規的數據,輔助國家各機關對行業的直接管控。
談及該系統平臺的優勢,曹子威表示,循環資源陽光平臺對供應商、循環經濟產業園和客戶三者之間的交易進行監控和管理,能夠智能查找異常交易,通過交易環節采用視頻證據鏈、完整的進銷存生產財務ERP系統、大數據校驗單價金額、區塊鏈保證數據不可篡改、AI 核檢數據真偽,將整個交易環節完全打通。這樣一來,不但可以為監管部門提供強有力的完整數據,而且為循環利用企業享受法律以及國家相關優惠政策提供數據證明,從而有效促進循環資源行業的健康發展。
“尤其是SaaS系統和IoT系統之間的緊密配合、無縫銜接,有效保障了所有交易過程的真實有效,而人工智能的AI算法,則為國家盡快發展行業提供強有力的推動,四位一體,有效實現系統軟件相互支持,最終解決證據不足的稅務問題!” 對于循環資源陽光平臺在現實中的應用,曹子威充滿信心。
該平臺于2018年10月份正式上線。“目前已有五大循環園區在用這套系統給稅務部門報稅,這5個園區的地方政府非常支持我們的工作,尤其在遼寧錦州,當地政府部門對這種互聯網+新思維的方式表示非常認可,因而項目開展得很順利。”
通過循環資源陽光平臺,完善了整個廢鋼交易環節的漏洞,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下一步,我們希望有更多大型產鋼區參與進來,共同攜手促進廢鋼資源回收行業的健康發展。”曹子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