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贛州市人民醫院,江西 贛州 341000
支氣管肺發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屬于慢性肺部疾病,常繼發持續性呼吸窘迫,故需借助呼吸機輔助患兒進行呼吸。該病多發生于早產患兒,其發病原因與低胎齡、低出生體重、遺傳因素等存在一定關系,預后差且具有較高的病死率[1]。故采用積極有效的方式治療,對改善患兒預后、提高生存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臨床針對BPD 主要以吸氧、營養支持及抗感染治療等方式為主,糖皮質激素在BPD 的治療中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由于在臨床應用中存在毒副作用,故對其應用存在一定的爭議。因此,本研究采用阿奇霉素聯合布地奈德治療BPD 早產患兒,觀察分析其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將2017 年2 月—2018 年9 月期間本院收治的92 例BPD 早產患兒為研究對象,依據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兩組,每組46 例。對照組:男26 例,女20 例;胎齡27~35 周,平均(30.6±3.58)周;體質量1.03~1.78 kg,平均(1.35±0.27)kg。觀察組:男22 例,女24 例;胎齡26~34 周,平均(30.5±3.68)周;體質量1.05~1.72 kg,平均(1.32±0.25)kg。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對比,具有分組研究意義與可比性(P>0.05)。入選患兒家屬均知情同意。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1)納入標準:①符合BPD相關診斷標準;②孕周<36周;③無先天性心臟病、低體重。(2)排除標準:①治療過程中自動離院者、中斷治療者;②合并其他嚴重并發癥死亡者。
1.3 治療方法(1)對照組:常規治療。患兒入院后給予保暖、腸外營養支持、吸氧,保持其呼吸道通暢等對癥治療,同時給予利尿、支氣管擴張、補充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等治療,維持患兒酸堿、水電解質平衡等。并在其出生后48 h 給予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懸劑(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60112,規格:100 mg),10 mg/kg,1 次/d,連續使用1周。后改為5 mg/kg,1次/d,直至出院。(2)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布地奈德混懸液治療。將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澳大利亞阿斯利康有限公司,批準文號H20140475,規格:1 mg∶2 mL)0.5 mg,加入1 mL 生理鹽水中,混合后將其注入霧化吸入器中,空氣壓縮泵驅動進行霧化治療。霧化吸入速度在5~8 L/min,吸入時間15~20 min,2 次/d。治療期間嚴密觀察兩組患兒血壓、血氧飽和度、病情等情況變化。若患兒在暫停吸氧治療后,其血氧飽和度在88%~93%,則可停止吸氧治療。
1.4 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定標準[2]觀察兩組患兒吸氧時間、呼吸機使用時間、住院時間,并統計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顯效:治療后患兒在5 d 內無需進行吸氧治療;有效:治療6~7 d 后,無需進行吸氧治療;無效:治療一個星期后,仍需吸氧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療效比較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48%,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6.09%,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n=46) 例(%)
2.2 兩組呼吸機使用時間、吸氧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觀察組呼吸機使用時間、吸氧時間及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呼吸機使用時間、吸氧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n=46) d

表2 兩組呼吸機使用時間、吸氧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n=46) d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治療期間,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3.04%,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7.39%,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46) 例(%)
支氣管肺發育不良多發生于早產患兒,屬于呼吸道并發癥之一,低體重與低胎齡是導致該病發生的原因之一。根據有關數據顯示,若新生兒出生時體重低于1.25 kg,其發生BPD 的機率在50%左右,若其出生時體質量超過1.5 kg,其發生BPD 的機率僅為5%[3]。BPD 患兒需長期機械輔助通氣和應用高濃度氧氣,由于長期依賴吸氧,容易導致肺部發生感染。目前臨床對BPD 主要采用利尿劑、吸氧、營養支持、抗感染及糖皮質素等治療,保持患兒酸堿平衡、維持血氧飽和度,改善其預后。
但糖皮質激素在早產兒BPD 的治療中存在一定爭議。有學者認為,對BPD 患兒采用糖皮質激素治療,能有效減輕患兒肺部炎癥反應,改善肺功能,縮短機械通氣時間,從而減少氧依賴性[4]。但反對糖皮質激素治療的學者認為,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易增加腦室周圍白質化、高血糖等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尤其是增加腦癱的發生風險[5,6]。本研究結果說明,采用抗菌藥物結合糖皮質激素和營養支持的治療方式能有效提高治療效果,縮短機械通氣時間,減少吸氧時間,對改善患兒預后具有臨床意義。這是由于糖皮質激素能上調抗炎因子的表達,抑制炎癥細胞的聚集,誘導其凋亡,從而發揮抗炎作用。多項研究表明,在出生后7 d 內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能有效降低BPD 的發生率[7]。霧化吸入糖皮質激素,其靶點在肺部,全身吸收量少,從而減少全身不良反應。朱克然等[8]研究表明,霧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懸液,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兒肺功能,降低氧依賴,縮短吸氧時間;阿奇霉素則可對解脲脲原體的繁殖形成抑制,并在多個環節抑制炎癥瀑布反應,因此兩藥聯合使用能有效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采用阿奇霉素聯合布地奈德治療BPD 早產患兒,有利于提高治療效果,縮短吸氧時間、住院時間,且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能改善BPD 早產患兒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