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滿英
贛州市贛縣區人民醫院,江西 贛州 341100
生殖道感染是婦科常見的感染性疾病,由多種致病微生物引起,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B 族鏈球菌是陰道與直腸的常見菌群,如患者的抵抗力下降,可導致陰道感染,嚴重將造成母嬰不良結局[1]。B 族鏈球菌對胎膜感染后,會使胎膜張力降低,并在病菌的刺激下引發胎膜早破。因此,如何降低孕婦生殖道B 族鏈球菌感染及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是臨床的重要工作。相關研究指出,在生殖道B 族鏈球菌感染后,給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療,可有效減少胎膜早破的發生,且母嬰結局較好[2]。鑒于此,本研究旨在觀察克林霉素對生殖道B 族鏈球菌感染孕婦胎膜早破及母嬰結局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選擇2019年1 月—2019 年8 月本院收治的80 例生殖道B 族鏈球菌感染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40 例。患者及其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對照組:年齡24~35 歲,平均年齡(29.23±2.48)歲;孕次1~3 次,平均(2.23±0.22)次;初產婦25 例,經產婦15例;孕周32~39周,平均(36.65±0.82)周。觀察組:年齡23~34 歲,平均年齡(29.46±2.74)歲;孕次1~3 次,平均(2.24±0.18)次;初產婦26 例,經產婦14例;孕周32~38周,平均(36.66±0.88)周。比較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具有可對比性。
(1)納入標準:①近1 個月內未服用抗菌藥物;②B 超顯示為單胎;③經婦產科檢查確診為生殖道B 族鏈球菌感染。(2)排除標準:①合并高血壓、糖尿病;②伴有嚴重心肺疾病;③凝血功能障礙;④2 周內有性生活;⑤對本研究藥物過敏。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進行實驗室檢查,包括心電圖、尿常規、血常規、胎兒電子監護等。
1.3.1 對照組 給予常規產科分娩期干預。囑咐患者休息,增加營養攝入。對有早產傾向患者要求其靜臥,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入量。
1.3.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克林霉素抗感染治療。克林霉素(蘇州天馬醫藥集團天吉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576,規格0.6 g)600 mg+0.9%氯化鈉溶液250 mL,靜脈滴注,3 次/d,直至分娩。
(1)臨床指標:包括住院時間、住院費用、新生兒身體狀況評分。其中新生兒出生1 min、5 min的身體狀況評估采用Apgar 評分[3],包括肌張力、呼吸、心率、皮膚顏色及運動反射,滿分10 分,8~10分為無窒息,4~7 分為輕度窒息,0~3 分屬重度窒息,分數越高,新生兒身體狀況越好。(2)胎膜早破及母嬰不良結局情況:包括宮內感染、新生兒感染、產褥感染。(3)妊娠結局及分娩方式。妊娠結局包括早產、流產。
觀察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均低于對照組,新生兒出生1 min、5 min Apgar 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n=40)

表1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n=40)
觀察組胎膜早破、宮內感染、新生兒感染、產褥感染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胎膜早破、母嬰不良結局比較(n=40) 例(%)
觀察組早產率、流產率均低于對照組,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妊娠結局、分娩方式比較(n=40) 例(%)
B 族鏈球菌通過炎癥細胞吞噬及細菌蛋白水解酶對機體進行作用,使陰道感染發生率進一步增加[4]。為使生殖道B 族鏈球菌感染孕婦有良好的母嬰結局,臨床應針對性的進行措施干預,降低女性生殖道的B 族鏈球菌感染率,保障母嬰健康。相關研究指出,青霉素及頭孢噻肟對B 族鏈球菌有較強的敏感性,臨床應根據患者的耐藥情況,合理的采用抗生素進行治療[5]。臨床對于B 族鏈球菌的治療控制方法多種多樣,如臨床護理、抗感染治療等。抗感染有青霉素類、克林霉素類及頭孢類藥物,可在一定程度對患者的B 族鏈球菌感染進行控制,對母嬰結局有積極的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均低于對照組,新生兒出生1 min、5 min Apgar 評分高于對照組,且胎膜早破、宮內感染、新生兒感染、產褥感染發生率以及早產率、流產率均低于對照組,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表明生殖道B 族鏈球菌感染孕婦采用克林霉素進行抗感染治療的效果較好,可有效減少胎膜早破發生,降低早產、流產率,改善分娩不良結果,母嬰結局較好。靜臥可改變胎兒羊水對胎膜的壓力,對患者進行蔬菜及水果補充,相當于對患者補充微量維生素,進而對患者的免疫功能進行改善,使B 族鏈球菌代謝產物降低,減少對子宮肌層的作用,進而降低早產率,對新生兒結局較好[6]。但病原菌并未清除,其產生的炎性因子會對患者的免疫功能造成損傷,加重感染,形成惡性循環,進而導致胎膜早破發生,母嬰結局較差。相關研究指出,對B 族鏈球菌感染孕婦,給予抗生素治療,可有效減少母嬰不良結局及胎膜早破[7]。克林霉素是抗生素藥物的一種,對臨床婦科感染具有一定的作用。其對B 族鏈球菌具有較強的敏感性,且B 族鏈球菌對克林霉素的耐藥性較低,可有效預防新生兒B 族鏈球菌感染;同時在分娩過程中,在羊水沖刷、將惡露排除的情況下,采用克林霉素可有效將B 族鏈球菌排除,并加上分娩后雌激素水平及陰道內環境的改變,有利于將B 族鏈球菌清除,改善生殖道環境,減少胎膜早破發生,母嬰結局較好。但鑒于本研究樣本量有限,隨訪時間較短,后期應加大樣本量,延長隨訪時間,進一步研究克林霉素對生殖道B 族鏈球菌感染孕婦的效果。
綜上所述,生殖道B 族鏈球菌感染孕婦采用克林霉素抗感染治療,可有效減少胎膜早破發生,降低早產、流產率,改善分娩不良結果,母嬰結局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