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翠
(重慶江河工程咨詢中心有限公司,重慶 400000)
工程造價泛指工程的各種價格,它是建設工程價值的貨幣表現。從建設工程投資者的角度來定義,建設工程造價是實現某一具體工程項目所需的全部投資額。它包括一項工程通過建設形成相應的固定資產及流動資產所需的一次性費用的總和。從建設工程建設造者的角度來定義,建設工程造價是建設工程的各類承包者具體實施某項工程,作為建設工程的供給主體,向項目的投資者出售建設工程和勞務所需的資金總額。
BIM全稱是“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譯為建設信息模型。BIM是設施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數定表達;BIM技術即關于建筑信息模型的技術,其以基于三維幾何模型,包括其他信息和支持開放式標準的建筑信息為基礎,提供更加強有力的軟件,提高建筑工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運行及維護的效率和水平;實現建筑全生命周期信息共享與交互,從而實現建筑全生命成本等關鍵方面的優化。
隨著國外建筑市場的沖擊及國家政策的推動,國內建設行業為了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和國際競爭力,近年來一直在不斷地探索和使用BIM技術,無論是國內BIM標準的制定,還是在相關領域的技術推廣,取得了顯著效果。2017年7月,我國第一部建筑信息模型(BIM)應用的工程建設標準《建筑信息模型應用統一標準》(GB/T51212—2016)開始實施。該標準提出建筑信息模型應用的基本要求,是建筑信息模型應用的基礎標準,可作為我國建筑信息模型及相關標準研究和編制的依據。該標準的實施將為國家建筑業信息化能力提升奠定基礎。
BIM技術統計和計算能力自動處理與造價相關的信息,利用這些信息分析和判斷項目成本狀況,以及規劃下一步的工作,可以為建筑項目全生命期造價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據。基于BIM技術的造價管理具有保證造價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等特點,可精確的控制施工實際成本。我國工程造價領域的信息化是從20世紀80年代末伴隨著定額管理,推廣應用工程造價管理軟件開始的。21世紀以來,工程造價管理信息化的工作已經走上了規范化、規模化的道路。隨著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全國性工程造價信息化已成必然趨勢。
3.1.1 投資決策階段影響造價的主要因素及BIM應用
建設項目投資決策是對擬定建設項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供科學技術經濟考察論證,對不同建設項目方案進行投資規模比較,作出判決和決定的過程。
對BIM技術來說,這些信息可以存儲在同一張設計圖中,簡化查詢步驟。
項目定位:目前一般采用效果圖的方式展現項目建成后的總體情況,若使用BIM技術,根據項目規模,業態和服務人群,由設計主導搭建具有總體布局、建筑工程外觀、綠化、道路等數據信息模型,與效果圖相比更能直觀地展現出項目完成后的總體形象。
建設標準:目前來講,建筑工程的標準規范一般只是相對于圖紙的2D。對于BIM來說,不僅僅是由2D升級到3D,這其中還包括種類繁多的信息數據,可以說是4D,甚至5D模型。
技術方案選擇:通過仿真模擬,可以直觀看到各個方案之間的優勢及不足,省去反復計算、比對的過程。
3.1.2 工程投資估算中的BIM應用
投資估算指在項目投資決策階段,對比歷史相似項目數據和擬建設項目的數據,運用一定手段及方法,對擬建項目所有資金投入費用進行預測并編寫成相應文件的過程。投資估算過程中BIM模型導出的數據與表格軟件強大的計算能力相結合,即可大幅縮短制作估算表所需要的時間。今后,出現有估算功能的BIM軟件是大勢所趨,從而簡化人工操作,使估算效率得到進一步提高。
3.2.1 BIM技術與設計階段的造價管控關系
通過BIM技術在常設計方式下,被反復讀取數據信息,將單一階段性的節省造價,提升為能夠長期自我增值的統一成本管控體系。BIM技術應用價值體現為提高工程量計算的效率,提高工程量計算的準確性,提高設計階段造價控制能力,提高工程造價分析能力。
3.2.2 BIM在設計階段投資管控的手段
三維可視化,精確定位。傳統的平面設計成果一張二維圖,不僅不直觀而且不同圖紙的關聯程度很差,工程中的綜合管線中的問題在工程安裝前才能呈現出來。而采用三維可視化的BIM技術卻可以使工程完工后的狀貌在設計階段就呈現出來,表達上直觀清晰。有利于設計師在些基礎上作出最合理、最經濟的解決方案。
碰撞檢測,合理布局。傳統的二維圖紙往往不能全面反映個體、各傳業各系統之間的碰撞可能。而利后BIM技術可以在管線綜合平衡設計時,利用其碰撞檢測的功能,將碰撞點盡早地反饋給設計人員,與業主,顧問進行及時協調和溝通。
設備參數復核計算。現在運用BIM技術后,繪制好機電系統的變化,計算結果也會關聯更新,從而為設備參數的選型提供正確的依據。
施工過程BIM投資控制的要點:
建設項目投資控制一直以來都是工程管理中的難點之一,由于建設項目成本管控周期長,涵蓋工程建設的每一個階段,與各個業務環節息息相關。BIM技術的推廣應用,可以改變傳統管理模式下投資管控工作量大,效率低,數據分析不及時等問題。下面詳細分析不同階段BIM造價管控應用內容及實施方法:
估算階段:造價工程師可以從數據中調取相似工程的歷史數據或通過BIM軟件快速建立初步概念模型獲取初步的工程量數據,利用這些數據估算出估算造價。
概算階段:對設計BIM模型進行不同的設計方案論證,造價工程師針對不同的設計方案測算概算指標,從而指導設計人員開展價值工程和限額設計。
施工圖預算階段:建設準確詳細的施工圖預算BIM模型,為編制施工圖預算提供準確的工程量。
招投標階段:隨著招投周期的越來越短,如何在規定時間內測算項目工程量是困擾投標單位的一個難題。利用BIM軟件,建立招標模型可以編制準確的工程量清單,達到清單不漏項,工程量不出錯的目標。
簽訂合同階段:通過對招投標階段進行調整,使其數據與合同對應,為承發包雙方建立一個與合同價對應的基準模型,它是計算變更工程量和計算施工工程量的基準。
施工階段:施工BIM模型可以記錄各種變更信息,并通過模型記錄變更版本,為審批變更和計算變更工程量提供基礎數據。
結算階段:施工模型經過實際現場數據的集成,已經與竣工工程的實體一致,結算提供準確的工程量數據。
當前我國BIM技術應用和發展如火如荼,越來越多的大型項目在不同階段開展BIM應用。現就工程造管理BIM應用具體項目中舉例進行分析:四川某劇院項目BIM應用。
該項目為BIM應用示范項目,是四川省十二五文化改革時期省級重大民生工程。總建筑面積59000.41m2。內含1601座大劇場、450座小劇場,地下影城可容納800人,甲等特大型劇場。
項目開展階段:將BIM作為核心技術,更好地服務建設全生命周期。將BIM+PM+大數據融合,創新出基于BIM+PM全生命周期、全專業的一體化協同管控平臺,在項目全生命周期里提供全過程全專業BIM管控服務。
BIM團隊:公司于2009年引進BIM技術,并于同年成立BIM技術研究中心。CYBIM專注于以BIM技術應用為核心,為建筑設計及工程咨詢領域提供專業的BIM咨詢服務。
項目應用難點:結構復雜,總包管理難度大;工程專業分包多。如何有效推動承包管理朝更精細化,信息化的施工主流模式,是一項重大難題。
BIM運用價值點:管理創新BIM+PM團附利BIM模型,形象直觀地向全體管理人員和參建設單位進行管理交底,指導各參與方熟悉圖紙,并充分理解設計意圖,各方意見便于迅速統一,提高了管理效率。
BIM+造價的應用:針對BIM+造價的結合進行探索,與國內知名造價軟件公司展開利用BIM模型進行算量的合作。大大減少了造價員的工作量并提高算量精度,做到模型的最大化利用。
應用效益:通過使用BIM技術,利用可視化技術,降低90%的溝通成本。通過前期圖紙糾錯和管線深化,減少施工中的變更一半以上;通過基于BIM信息技術的現場管控,縮短15%的工期。通過該項目BIM的應用,創新出基于BIM+PM全生命周期、全專業的一體化管控服務系,同時積累大量的數據信息,形成大數據平臺,對全國類似公共文設施建設起到示范和借鑒作用。
BIM技術通過政府和各行業積極的推廣,取得顯著成績。BIM在工程造價中也發揮出優越性作用。BIM模型與各造價軟件平臺協同開發技術,給項目的造價控制在各階段提升工程效率,確保各階段之間,項目各參與方之間造價控制能相互聯系,相互協調,實現工程造價的全過程控制目標。但我國建筑行業的定額計算模式和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在BIM環境中的適用性應值得進一步研究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