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慧 王年紅 卞傳花 劉漢忠
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畜牧發展促進中心,山東蘭山 276000
非洲豬瘟在我國肆虐一年多來,生豬存欄量急劇下降,很多養豬場甚至出現空欄,給我國養豬業造成巨大損失。怎樣恢復生豬生產,成為養豬業界一大難題。疫情過后,很多養豬戶進行了復養,但成功率不足30%。原因是豬場內、外野病毒仍存在,環境還沒有凈化好,加上受養豬利潤巨大的誘惑,養豬戶急于補欄,使個別豬染疫發病,傳染整個豬場,最終導致全群豬無害化處理。更有甚者,養豬戶貪圖便宜,買淘汰處理豬,給養豬場帶來滅頂之災。筆者指導了較多養豬戶,復養成功率高,現將生豬復養成功的方法介紹如下,以供參考。
將豬場建在高處,夏天雨水排放及時,不造成內澇。辦公區、生活區、生產區分開。凈區、污區隔離開,便于生產管理。生產區母豬舍建在最里邊,中間是保育舍,最外是育肥圈,中間有防護帶隔離。分區內有專人飼喂,避免交叉感染。污區豬糞處理場與病死豬無害化處理區也分開,中間有隔離防護帶。
養豬場染疫經無害化處理完、場地清掃消毒后,靜置恰當的時長才能嘗試復養。有的養豬戶在豬場靜置2 個月時,便認為病毒消滅干凈了,看到養豬利潤大,便急于進豬,結果復養1 次、2 次都失敗了。筆者認為他們復養的時機沒把握好,在豬場清理消毒徹底后,必須經過夏天3 個月以上靜置,或者經高溫天氣半年以上靜置后,才能嘗試復養。養豬戶在大量復養前,先從無疫情豬場預購少量仔豬,進行哨兵豬試養,讓豬在場內自由活動,到處跑,經過21 d 試喂正常后,方可成批購進仔豬復養。
飼養場門口建有噴淋消毒室,人員進出需經此通道消毒。大門口建有消毒池,車輛進出嚴格消毒。建飼料貯藏消毒室,便于車輛飼料一體化熏蒸消毒。建售豬專用通道,出欄方便,利于安全銷售生豬。
人員進場前經消毒室噴淋后,在衣帽間更換衣服。把脫下的衣服放在消毒液中浸泡40 min,換穿場內衣服。養豬場人員不到外邊買豬、牛、羊肉吃,不聚餐,不參加養豬培訓班。不經過有生豬排泄物、污染物的場所。
以本地黑豬為母本,利用長白、大約克公豬進行雜交,繁殖雜交豬。個別養豬戶利用雜交一代母豬再用杜洛克公豬配種,生產二代雜交豬,以土雜豬飼養為主,擴大豬群。
豬圈添加60 cm 厚含有生物菌種的稻殼、鋸沫,讓益生菌消化豬糞、尿污物,使豬舍變得干凈衛生,無異味,無蛆、蠅滋擾。由于墊料pH 值在4.8 左右,酸度高,可殺滅部分病原微生物。這樣圈舍環境好,生豬生長發育迅速。
為了提高豬的抗病能力,飼料中添加包被益生素、電解多維,黃芪多糖+清瘟敗毒散中藥提取物,脫霉劑(蒙脫石+甘露寡糖+添加劑),提高豬對疫病的抵抗力。
按照上述辦法實施生豬飼養,并將每個環節落實到位,復養成功率高。復養成功后通過適時補欄,擴大生豬飼養數量,添加能繁母豬,提高產仔率,增加存欄量,為生豬規模生產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