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偉 李新萍 史文軍
新疆兵團第八師石河子畜牧獸醫工作站,新疆石河子832000
近年來,石河子地區進行牛結核病檢測時使用的是哈藥集團生物疫苗有限公司生產的牛型提純結核菌素(PPD)。為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可靠,2019年3-10月使用哈藥集團生物疫苗有限公司生產的牛型提純結核菌素與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生產的牛型結核菌素(PPD)進行了一系列對比試驗。通過對不同廠家的牛型提純結核菌素進行臨床研究,以期探明不同廠家牛型提純結核菌素對檢測結果的影響。
1)結核菌素來源。牛型提純結核菌素(凍干制品),購自哈藥集團生物疫苗有限公司,批準文號:獸藥生字(2011)080078097,規格:50 頭份/瓶;保存:2~8 ℃,有效期120 個月;牛型提純結核菌素(液體制品),購自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批號:201701,規格:10 mL/瓶,2 萬IU/mL;保存:2~8 ℃;生產日期:2017.11.08,有效期:24 個月。
2)器材。電動剃毛剪、1 mL 注射器、電子卡尺、0.9% NaCl、75%酒精等。
3)供檢測牛場及供檢牛。選取新疆石河子地區6 個規模牛場10 345 頭進行檢測。供檢牛:對以上6 個規模牛場的牛采用試劑為購自哈藥集團生物疫苗有限公司生產的牛型結核菌素(凍干制品),通過牛型提純結核菌素皮內變態反應試驗進行全群普檢,共檢出陽性牛475 頭,對陽性牛立刻采取隔離措施,加強消毒,減少外來因素的干擾,并記錄牛號,45 d 后用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生產的牛型提純結核菌素(液體制品)進行皮內變態反應試驗;同時在每個場選取20 頭哈藥集團生物疫苗有限公司生產的牛型結核菌素檢測陰性牛用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生產的牛型提純結核菌素進行皮內變態反應試驗。
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動物結核病診斷技術(GB/T18645-2002)中的結核分枝桿菌PPD 皮內變態反應試驗的要求進行操作[1]。
1)注射部位:牛頸側中部上1/3,并對注射部位剃毛、消毒、注射前測量并記錄原始皮厚。
2)注射劑量:不論大小牛只,一律皮內注射2 000 IU。
3)觀察結果:皮內注射后72 h 觀察術部有無熱痛、腫脹等炎性反應,用卡尺測量皮皺厚度,并做好詳細記錄。對陰性牛和疑似反應牛,于注射后96 h和120 h 再分別觀察和測量。
4)結果判定標準:按照國家標準進行判定,局部有明顯的炎性反應,皮厚差≥4.0 mm,判為陽性;局部炎性反應不明顯,2.0 mm≤皮厚差<4.0 mm,判為可疑;無炎性反應,皮厚差<2.0 mm,判為陰性。
1)人員。每個場進行檢測時測量原始皮厚、72、96、120 h 皮厚,固定一人操作。
2)測量工具。使用同一廠家同型號的電子游標卡尺。
檢測結果見表1。

表1 哈藥集團與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結核菌素檢測結果比對
1)從表1可以看出,在本次試驗中,采用哈藥集團生物疫苗有限公司生產的牛型提純結核菌素(凍干制品)與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生產的牛型提純結核菌素(液體制品)進行牛結核皮內變態反應試驗,結果顯示陽性符合率較高(93.18%~100%),平均96.21%;陰性符合率為100%;排除了不同生產廠家生產的試劑對檢測結果的影響。這一結果與其他作者的報道存在一定的差異[2-3]。
2)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動物結核病診斷技術(GB/T18645-2002)中的結核分枝桿菌PPD 皮內變態反應試驗的要求進行操作[1],嚴格試驗操作規范,規范掌握好具體的操作細節,減少人為因素對檢測結果的影響是結核病檢測的關鍵。采用牛提純結核菌素定期對牛群進行全群檢測,有利于結核感染牛的早期檢出,加快結核病控制的步伐。
3)檢測時要熟悉牛群及往年的檢測情況,要對牛有所了解,排除某些藥物的治療、疫苗的接種、感染某些寄生蟲等原因可能造成的非特異性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