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蛟莉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畜牧獸醫管理局,安徽宣城242000
球蟲是一種胞內寄生蟲,各種品種、日齡和性別的雞都能感染,由于球蟲在體外繁殖時需要適宜的環境溫度和濕度,溫濕度越大,球蟲繁殖越快,傳播就越嚴重,故該病在我國南方地區多發[1]。
雞感染球蟲后,一方面球蟲的寄生和繁殖對腸道黏膜細胞具有強烈的破壞作用;另一方面,球蟲本身的增殖還會消耗一定的營養,這些營養物質最終來源于飼料,造成料肉比或料蛋比上升,飼料報酬下降。腸道黏膜的破壞會引發腸道抵抗力下降,微生態菌群失衡,腸道內的條件致病菌,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魏氏梭菌等容易趁機繼發感染,而引發腹瀉。另外,球蟲感染后能導致腸道出血,長期的出血可使感染雞表現貧血的癥狀,可視黏膜蒼白,雞冠發涼,全身代謝水平下降,免疫力降低,生長發育不良。長期的貧血可使產蛋雞群產蛋率下降,蛋均重減輕,蛋殼質量變差。青年雞群出現體重不達標,個體差異較大,營養不良。雛雞出現生長發育受阻,死淘率上升。
感染球蟲的雞主要表現消化道癥狀,糞便不成形,長期腹瀉,糞便中帶有血塊,有些糞便直接為西紅柿樣或胡蘿卜樣,后期還會出現脫水而衰弱[2]。除了消化道癥狀外,病雞還表現精神不振,采食量下降,全身貧血,雞冠和肉髯部位發白,無血色。對病死雞進行剖檢,如果為小腸球蟲,可見空腸和回腸部位黏膜增厚,一段粗一段細,剪開后能見到黏膜表面有麩皮樣的干酪物附著,表面有大量的出血點或出血斑。如果為盲腸球蟲,可見盲腸內容物含有血液,腸壁變薄。發病時間久的能見到盲腸芯,觸之發硬,切面呈現多輪回樣,味道惡臭。
預防本病必須加強雞場環境衛生的管理,定期進行藥物預防,也可通過疫苗免疫來進行預防。
環境衛生條件差的雞場本病的發生率非常高,尤其是高溫高濕的季節,由于感染雞將卵囊排出后,一旦外界條件適宜便會發生孢子化過程,卵囊便具備了感染性。因此,要想控制本病,首先要加強環境衛生的管理,及時清理糞便,將污染的地面噴灑火堿溶液,降低環境污染率。其次,要加強環境溫濕度的管控,雞舍保持良好通風,地面保持絕對干燥,必要時撒一層生石灰,以吸收地面中的水分。有條件的雞場可對地面進行硬化處理,硬化后的地面不容易蓄水,不利于卵囊的繁殖。
抗球蟲效果較好的藥物有磺胺氯吡嗪鈉可溶性粉、復方磺胺喹噁啉溶液、妥曲珠利溶液、地克珠利溶液、癸氧喹酯預混劑等。上述藥物使用后都能見到良好的效果,但由于球蟲極易產生耐藥性,特別是對磺胺類藥物,臨床使用時建議同一批次雞在不同的發育階段采用輪換用藥的方法,減少耐藥性產生。如20~30日齡和50~60日齡是球蟲的高發期,第1 個高發期可使用一種球蟲藥,第2 個高發期換一種藥物進行預防,從而降低耐藥性。藥物預防時可在高發期到來前2~3 d 用藥,劑量為治療量的1/2,連用2~3 d 即可。
雞球蟲多價疫苗是我國畜牧業的第1 個寄生蟲類疫苗,該疫苗利用球蟲之間的排他性原理,將弱毒株的球蟲接種健康雞的腸道中,通過腸壁黏膜占位效應,達到野毒株無法定植的目的。臨床使用不但解決了藥殘問題,而且免疫后的雞群能長期抵御野毒感染,藥物的使用減少,雞群出欄率高,整齊度好,飼料報酬增加。該類疫苗使用時也要注意一些問題,首先是疫苗接種期間不要使用抗球蟲藥,否則會對疫苗株進行殺滅。其次疫苗選擇要有針對性,選擇本地經常流行的球蟲種類,接種方法和劑量要嚴格按照規定劑量進行,免疫后墊料至少在20 d 內不要更換。
本病治療時建議對因治療配合對癥治療一起用藥[3]。對因治療是為了殺滅腸道內的球蟲,對癥治療有利于減輕球蟲感染癥狀,降低死亡率,縮短療程。對因治療方面可使用高效的抗球蟲藥,所謂高效一般指抗球蟲指數在180 以上,具體品類可參考預防藥物,嚴重感染的必須聯合使用2 種以上的球蟲藥。對癥治療方面,球蟲感染后常引發腸道黏膜的脫落和出血,故必須配合促進黏膜再生和防止貧血的藥物。獸用魚肝油、維生素A 預混劑以及微生態制劑等都具有促進黏膜再生的作用,推薦配合使用。預防貧血方面,建議使用酚磺乙胺、維生素K 等促凝血的藥物,同時再配合補鐵藥物,以加速血細胞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