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書平 張定安 齊寶其
1.河南省內鄉縣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內鄉474350;2.河南省內鄉縣赤眉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河南內鄉474368
規模化養殖場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歷來是人民關注的焦點和難點,也是各級政府的重點工作。2017年以來,連續2年被河南省委、省政府確定為10 件涉牧民生重點實事之一,推進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成為各級政府共識。在各級各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河南省內鄉縣畜牧局通過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模式的探索,在全縣大力推廣以種養結合為主的包括糞污全量收集、糞便堆積發酵、糞水厭氧處理、牛糞制作草腐菌等在內的種養結合循環利用模式,集中精力建設生態牧場和美麗牧場,全縣基本上實現了糞污就近消納和肥料化轉化,實現了畜牧業可持續發展。全縣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為環境污染防治做出了積極貢獻,為美麗牧場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從法律層面看,《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國務院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都對養殖場糞污防治作出了規定。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專門下發了《關于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意見》(國辦發〔2017〕48 號),對養殖場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進行了部署,2018年3月8日,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部專門下發了《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考核辦法(試行)》,農業農村部將會同環境保護部對全國各省(區、市)人民政府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進行專門考核。考核工作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遵循客觀公正、突出重點、獎懲分明、注重實效的原則,對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進行綜合評價。根據國務院確定的工作目標和重點任務,考核內容主要是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重點工作開展情況與工作目標完成情況。考核辦法要求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負總責。各省(區、市)人民政府要依據國家確定的總體目標,制定本地區工作方案,將目標、任務逐級分解到市、縣級人民政府,把重點任務落實到相關部門、畜牧大縣,確定年度目標,合理安排重點任務和實施進度,明確配套政策、資金來源、責任部門和保障措施等。
2017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把推進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列入10 件重點民生實事之一,河南省畜牧局及時下發了《2018年河南省畜禽規模化養殖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工作方案和驗收標準的通知》(豫牧[2018]21 號),明確了有關要求和時間節點。
為充分發揮好畜牧養殖業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要作用,按照“產業興旺、產品安全、環境友好”的要求,加快推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根據《國務院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農業農村部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工作要點》《河南省人民政府高效種養業轉型升級行動方案》等文件精神,2019年8月12日,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印發了《河南省美麗牧場創建方案》(試行),創建方案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引領,以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綠色發展為主線,以標準化、現代化生產為核心,通過實施場區清潔綠化、環境優美舒適、生產設施配套、工藝水平提升、制度規范完善、種養互補互促等行動,創建一批以“場區布局合理、整體綠化美化、設施設備先進、生產全程清潔、資源循環利用、產品優質安全”為特點的現代化美麗牧場,示范帶動全省畜牧業生態綠色高效發展。
內鄉縣十分重視養殖場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縣政府成立了縣長任組長的內鄉縣種養結合整縣推進和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領導小組,2017年在申報種養結合整縣推進項目時,由縣人民政府縣長親自到農業農村部答辯,使6 000 萬元的種養結合整縣推進和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順利落地,自此,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在全縣鋪開。內鄉縣按中央、省、市要求,制定了全縣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了縣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的指導思想、工作目標、重點任務和措施以及完成時限等內容。同時縣政府以會議紀要形式,規定對參與糞污處理利用設施配套建設的養殖場,縣財政給予30%的獎勵。在此基礎上,積極開展生態牧場、美麗牧場創建活動,出臺了實施方案。截至目前,在糞污資源化利用方面,除2017年、2018年中央整縣推進項目外,縣財政又投入200 多萬元,同時帶動了社會投入600 萬元,對全縣89 家非禁養區內規模場、戶糞污處理利用設施進行配套建設,2019年7月,召開了全縣畜禽小規模養殖糞污全量收集現場會,對全縣40 余家小養殖戶進行整治。目前全縣規模養殖場有111 家,其中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齊全的104 家,規模畜禽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為93.7%,其中大型規模養殖場有86 家,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全部齊全,大型規模畜禽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達到100%。在生態牧場、美麗牧場創建方面,全縣共創建了2 個國家級疫病凈化場、3 個國家級標準化示范場、6 個省級生態示范場和2 個省級畜牧合作社。2020年又有3 個場申報了河南省美麗牧場的創建。以上工作的開展,使內鄉縣正朝著種養結合示范縣發展。
2017年種養結合整縣推進項目涉及資金3 533 萬元,2018年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涉及資金9 432 萬元,2年總資金達12 965 萬元。目前2017年項目工作已基本完成,對2018年項目上級要求在10月底以前完成任務,但由于項目正趕上非洲豬瘟,全縣豬場多,戰線長,時間緊,任務大,施工難度大,目前正加快推進工作進度,爭取按時完成任務。
為了防止關停養殖場反彈,及時對照2016、2017年全縣匯水區、禁養區養殖場關停清單,開展了關停養殖場“回頭看”工作。采取領導班子成員包鄉辦法逐一核查關停養殖場是否恢復養殖,有無畜禽糞污亂排亂放、偷排偷放現象。對“回頭看”發現的11 個鄉鎮53 家養殖場戶恢復養殖情況進行通報,對2 家在原場地內已安裝配齊大量養雞設備,雖未發現活體,有恢復養殖嫌疑的養殖場進行了警告。要求對達不到關停要求的反彈養殖場戶,要從重處理,并對相關人員問責。縣審計局計劃2020年對關停獎補資金是否挪用和截留進行專項審計。
為做到畜禽養殖場糞污去處有據可查,在全縣首次對養殖場污染實行精細化管理,精準掌握養殖場治污工藝和糞污去向。首先在規模養殖場進行了養殖污染檔案登記備案試點工作,要求養殖場隨時記錄養殖場糞污產水量、處理方式和最終去向,研判養殖場生產規模是否和治污設施相匹配,糞污產生量是否和消納土地相匹配,污染記錄檔案是否和實際相符,是否存在邏輯錯誤。
按照“養殖設施化、畜禽良種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無害化”的要求,推進畜禽養殖標準化。統籌推進大、中、小型規模養殖場糞污治理,引導大型規模養殖企業完善糞污處理機械化、自動化設施設備,推進肥料化和能源化利用;引導中小型規模養殖場在田間地頭建設儲糞池和輸送管網,打通糞肥還田“最后一公里”,緊盯養殖場糞污設施配套情況,推進糞污就地循環利用。
在治污配套設施建設上存在以下問題:少數養殖場的固體儲糞場面積小、無防雨棚;污水存貯池建設容積不夠、與養殖規模不對應;雨污分離不到位;已配套建設的設施利用不充分,畜禽養殖糞污處理簡單粗放等。在土地消納上存在以下問題:養殖與種植相互脫節,養殖糞污沒有足夠的土地及時消納;農民在農業生產中更多地依賴化肥對農業增產的支撐作用,使用有機肥的積極性不高,人為增加了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難度。要求必須以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為核心,以農牧結合、種養平衡、生態循環為基本要求,持續推進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畜禽養殖,加快推進畜牧業轉型升級,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畜牧業發展道路。
小散亂養殖戶多位于鄉鎮村莊內部,由于飼養量少,戶主缺乏治污資金和治污意識,養殖污染難以治理,已成為農村環境惡化的最大禍害者,極大影響了農村人居環境的改善和美麗鄉村建設。經畜牧局組織人員調查,此類問題各鄉鎮不同程度均有存在,有的非常嚴重。但各鄉鎮由于缺乏資金、缺乏認識等原因,對農村小散亂養殖戶糞污進行統一收集、統一處理工作力度不夠,多數鄉鎮無安排、無措施、無進展。小養殖畜禽糞污統一收集、統一處理這“兩統一”要求是水污染防治法明確規定由鄉鎮政府組織落實并實施的。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逐步引導小養殖逐步退出散養、退出庭院、退出村莊,引導進入規模場、進入合作社、進入市場循環,大力發展綠色養殖。對禁養區內的小養殖企業進行三進三退,對非禁養區內的小養殖企業要完善治污設施,保證有相匹配的糞污收集池和儲存場地。對直排的小養殖建立工作臺賬,督促其配備消納地,建設相應的糞污儲存池,逐步解決小散戶治理難題。
建立畜牧部門分包鄉鎮工作責任制,針對各鄉鎮存在問題逐項拉出清單,全面督導落實。同時各鄉鎮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積極承擔主體責任,及時對本鄉鎮存在問題逐項整改,確保各類問題整改到位。
各鄉鎮根據本鄉鎮存在問題,建立畜禽污染防治議事機制,及時對難點熱點問題進行鐵腕整治,必要時協調公安、環保等部門進行聯合執法,做到違法必究,執法必嚴,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
目前,規模養殖場的治理工作已基本實現大頭落地,但根據“水十條”的相關要求,規模以下養殖場的治理迫在眉睫。關于規模以下養殖場的治理方式方法,各鄉鎮區要結合區域實際,積極與環保、公安等相關部門搞好銜接協調,綜合運用《環保法》、水土污染防治的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執法治理。原則上,規模以下養殖場也要建設相應規模的糞污處理設施,做好畜禽糞污收集、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堅決杜絕直排、偷排現象發生。同時,要對禁養區內已經關閉的養殖場進行經常性的復查復核,嚴防復養反彈。
各鄉鎮要督促畜禽規模養殖場進行污染備案和環境準入制度,嚴格落實畜禽規模養殖環評制度。進一步完善畜禽養殖污染監管制度,組織好規模養殖場直聯直報信息系統的建設。
建議縣政府加強對此項工作的督導檢查,力促此項工作落實見效。凡因重視不夠、措施不力致使有關任務推進緩慢、影響全縣整體進度的,縣政府將對有關責任人進行約談問責;凡因玩忽職守、組織不當致使污染防治任務不能按時完成,將對有關責任人嚴肅實施責任追究。
夏季養蠶注意事項
1)選擇陰涼的蠶房。可選擇比較陰涼的房屋并結合搭涼棚,以免室內悶熱。要開好南北對流窗、地腳窗,引進涼風,使室內空氣流通清新。
2)要求室內溫度25~28 ℃、濕度75%~85%,超過30 ℃時要降溫。
3)桑葉要防干保鮮。高溫干燥時,要在早上采葉,防止在烈日下采葉。齡期大量用桑時,上午采桑供日間用,下午采桑供晚上喂,采葉要速采速運,發熱葉要散熱后才能喂蠶。
4)做好分批飼養,淘汰病弱蠶。一旦發現瘦小蠶、皮膚皺縮、沒有光澤的遲眠蠶和不眠蠶要及時淘汰。見到病死蠶要立即撿出,放在石灰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