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軍磊
2017年12月26日,青海省紀委發布的一則消息在青海日報社引起震動。消息稱:青海日報社社長、黨組書記張偉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審查。
張偉,1964年9月出生,河南省汝南縣人,1984年7月參加工作就進入青海省委黨校,起點較高的他歷任青海省委黨校黨建教研室教師、講師、副主任、《攀登》雜志副主編、主編;2003年11月之后,他升任青海省委黨校副校長、教育長,青海省行政學院、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成為一位副廳級領導;2013年6月之后,他擢升為青海省委副秘書長、政策研究室主任,官至正廳;2014年2月至2017年12月,他調任青海日報社社長、黨組書記。
2016年年底至2017年年初,青海省委對包括青海日報社在內的12家單位進行專項巡視。一年后的2017年12月,張偉黯然落馬。2018年6月4日,青海省紀委監委發布消息稱:經青海省委批準,青海省紀委監委對青海日報社原黨組書記、社長張偉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經查,張偉違反政治紀律,在青海省委對青海日報社開展巡視期間,弄虛作假,欺騙組織,對抗審查,非法持有黨的工作秘密文件;違反組織紀律,不按規定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不按規定如實報告個人去向;違反廉潔紀律,違規報銷應由個人支付的費用,收受下屬所送禮品;違反生活紀律,在婚姻存續期間,與他人長期保持不正當性關系;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長期使用超標準辦公用房并進行改造應付檢查,在外考察期間用公款送禮報銷。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謀取利益,多次索取和收受他人巨額財物,涉嫌受賄犯罪。
通報指出:張偉身為黨員領導干部和公職人員,理想信念喪失,對黨不忠誠、不老實,宗旨意識、規矩意識和紀律意識淡薄,對黨和組織陽奉陰違,充當“兩面人”。依據有關規定,經青海省委批準,青海省紀委監委決定給予張偉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終止其省黨代表資格,并將其涉嫌受賄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審查。
張偉任職青海日報社社長、黨組書記3年多便黯然落馬,給所在單位政治生態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圖/XINHUA)
張偉的受賄時間發生在他擔任青海日報社社長、黨組書記期間,將他拉下馬的是他的情人陳某。
2009年,陳某到西寧交流學習時認識了時任青海省委黨校教育長的張偉。隨著接觸,頗有儒雅之風且口才好的張偉給陳某留下了較好的印象。2013年年底,容貌姣好的陳某成為時任青海省委副秘書長、研究室主任張偉的情婦。
2014年上半年至案發,張偉為陳某在北京買房及滿足陳某的物質需求以及家人治病等龐大花銷,撕下謙謙君子的偽裝,淪落為赤裸裸的公開索賄的貪官。
2013年下半年,張偉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了做房地產生意的老板周某。周某知道張偉的身份后,將其恭維一番。為了和張偉處好關系,以后好找他幫忙,2014年元月的一天,周某用自己的身份證辦了一張銀行卡,存入5萬元后把密碼寫在銀行卡背面,當天到張偉辦公室把銀行卡交給了張偉。周某說,您經常出差,拿著方便用。
2014年3月,張偉調任青海日報社社長、黨組書記不久,周某到他辦公室祝賀時提出自己公司想承攬青海日報新聞大廈和報社家屬院的棚戶區改造工程,張偉讓他著手做前期工作。之后,周某找了一家重慶的設計公司設計了兩套《青海報業國際中心建筑設計方案》效果圖。
2014年7月初的一天,張偉打電話叫周某到他辦公室,說自己在北京購房首付還差100萬元,暗示周某出錢,周某答應他來想辦法。周某回去后和生意合作伙伴——另兩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袁某、馬某商量后,以承攬新聞大廈項目前期費用的名義從袁某公司賬上轉100萬元到張偉的銀行卡上。10多天后,周某到張偉辦公室對他說,100萬元已經準備好了。張偉將情人陳某母親俞某的銀行卡卡號給他,讓他直接轉過去。兩天后,周某給他打電話說100萬元已轉。
后來,張偉對周某說新聞大廈項目被省里否決了。袁某知道后讓周某退送給張偉的100萬元,周某和馬某商量后,周某自己給袁某還63萬元,馬某還剩余的37萬元。
2014年年底,張偉給老鄉肖某打電話說女兒要買房,需要150萬元,讓其幫忙。實際上,是張偉給情婦陳某買房,為了掩人耳目他編造了一個謊言。過了一段時間,張偉見到肖某說,他要交20萬元的購房定金,讓其盡快把錢打到他提供的賬戶里。
肖某讓妻子胡某用網銀給張偉提供的情人陳某妹妹陳甲的賬戶轉20萬元時,胡某不同意,她說:“這么多錢借給他,萬一他還不上怎么辦?”肖某說:“人家是廳級干部,既然開口提出要用錢,也不好駁他面子;再說我們是老鄉,以后還有用得著他的地方,借機跟他處好關系,可以讓他在電力工程上給予關照。”經過肖某一番勸說,胡某才同意打錢。
過了一兩個月,張偉問肖某剩余的錢準備得怎么樣。幾天后,肖某到張偉辦公室說湊了60萬元,張偉讓他把錢打到自己的銀行卡里。肖某立即照辦,讓胡某將60萬元打到了張偉提供的他本人的銀行卡里。過了一個月,張偉又打電話讓其湊最后的70萬元。過一段時間,肖某讓胡某給張偉的銀行卡里轉了70萬元。肖某奉上150萬元之后,他告訴張偉這150萬元自己不要了,自己有需要幫忙的地方讓他幫忙打招呼。
2015年,肖某找張偉問青海日報社配電室改造項目招投標情況,張偉說他已經給后勤部主任張某打過招呼了。肖某找到張某,張某給他透漏了核心數據,這些數據對肖某公司中標起到了決定性作用。2016年9月12日,肖某掛靠的青海某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順利中標青海日報社后勤配電室改造項目。2016年11月15日,青海日報社與該公司簽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
向下屬索賄,是張偉的斂財手段之一。這時的張偉,為了滿足情婦的愿望不擇手段,公然索賄,毫無羞恥之心。
西海都市報社是青海日報社下屬事業單位,人財物都歸青海日報社管理。張偉是青海日報社社長,直接分管西海都市報社。在張偉看來,西海都市報社是自收自支單位,每年都有一大筆廣告經營收入,自己向西海都市報社總編輯李某要錢他不會拒絕,另外李某是在自己的提拔下才擔任總編輯。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2015年2月至2016年上半年,兩次向李某索賄50萬元。
2015年春節前,張偉以青海日報社有事為由讓李某準備30萬元。張偉是他的頂頭上司,李某只能唯命是從,同時他也想和張偉處好關系,對個人今后發展有好處。過了一周左右,李某將各存有10萬元的三張銀行卡送到張偉辦公室并告訴其密碼。張偉本意是讓李某拿來30萬元現金,沒想到李某安排西海都市報廣告部主任王某把錢存進了三張銀行卡,而且是西海都市報廣告部的錢,這樣會留下記錄。張偉再三交代李某把后續事情辦妥,把賬做平,不要留下蛛絲馬跡。
2016年上半年,張偉說要送老領導,讓李某準備30萬元現金。過了十幾天,李某將自己湊齊的20萬元現金裝在一個紙質手提袋里,上面蓋著一張報紙,送到了張偉的辦公室。
青海日報社廣告經營中心主任王甲,也成了張偉的一個取款機。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張偉先后十次向王甲索賄188萬元。
2005年4月,王甲開始承包青海日報社廣告中心,2005年6月他和另兩人成立青海報業傳媒有限公司(簡稱“傳媒公司”),都是自己出資,公司由其實際控制。2011年,他開始擔任青海日報社廣告中心主任,但廣告中心一直由他承包。張偉擔任青海日報社社長后,知道他承包青海日報社廣告中心期間賺了錢,且承包合同沒到期,張偉找各種理由向他要錢。他也怕張偉在其退休問題上卡他,另外青海日報社欠他300多萬元,所以張偉每次要錢他都一一滿足。
據張偉供述:2014年年初其任青海日報社社長后,知道王甲作為廣告經營中心負責人賺了不少錢,而且廣告經營中心部分經營款需要通過青海日報社的賬戶返還,就想從王甲那里撈一些好處。張偉認為,自己是青海日報社一把手,王甲的直接領導,對王甲承包的廣告經營中心經營結余款返還多少、如何返還有決定權,自己向王甲要錢他不敢不給。
張偉受賄罪二審刑事裁定書顯示:張偉向王甲索賄名目繁多,讓人眼花繚亂。張偉向王甲索賄的188萬元中,有20萬元是張偉通過他人賬戶轉到了情婦陳某的母親俞某的銀行賬戶內;其中30萬元,2015年陳某來西寧時張偉給了她,讓她在北京購房;其余138萬元,陳某在北京購房裝修花掉了七八十萬元,剩下的張偉還信用卡了,主要用于日常消費、汽車消費、購買衣服、外出吃飯、娛樂等。
找人借錢是張偉的一貫伎倆。這些錢,他都用在了情人陳某身上。
2014年9月,陳某給張偉打電話說,她父親病重,要吃一種很貴的藥,讓他想辦法。張偉咨詢得知,這種藥三個療程大約需要35萬元。張偉就想到了雷某。2013年,雷某通過老鄉介紹認識張偉。雷某女兒雷甲在青海日報社下屬的西海都市報社上班,是臨聘人員。2014年下半年,張偉給雷某打電話說自己有點私事急用錢,讓其準備35萬元。雷某也想借這個機會讓張偉解決女兒編制問題,他就湊了20萬元轉到了張偉提供的情人陳某母親俞某的賬戶內。
2015年下半年,張偉把雷某調到青海日報社當記者,但編制問題還是沒有解決。2016年春節前,張偉說要給領導拜年,讓雷某準備10萬元錢。雷某還想借機通過張偉解決女兒編制問題。大約一周后,他在省委黨校門口把一個裝有10萬元現金的手提袋交給了張偉。他告訴張偉,這些錢不用還,以后對他女兒多照顧。
為了情人陳某,張偉不惜放下身段鋌而走險,可見陳某在她心中的位置。實際上,氣質較佳、容貌靚麗的陳某確實拴住了張偉的心。陷入情網不能自拔的張偉,把陳某當成了自己生命的全部。
張偉供述與自書材料證明:他共受賄857萬元,其中835萬元交給了陳某讓她用于給她父親看病、北京買房裝修以及日常開銷,剩余22萬元左右用于其自己生活開支。從2014年開始,張偉一共給陳某835萬余元,大部分是轉賬,小部分是現金,還有一部分是刷信用卡消費。
張偉也為自己的貪欲付出了沉重的代價。2018年3月2日,他因涉嫌受賄被青海省監察委員會采取留置措施,同年5月31日被逮捕。
張偉涉嫌受賄罪一案,經青海省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由西寧市中級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起訴書指控:被告人張偉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索要和非法收受他人賄賂,數額特別巨大,依法應當以受賄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張偉索賄和受賄共計857萬元,其行為已構成受賄罪。其中,索賄268萬元,受賄589萬元,受賄數額特別巨大,且具有索賄情節,應依法從重處罰。鑒于被告人到案后如實供述,并主動供述了監察機關尚未掌握的大部分犯罪事實,具有坦白情節,具有法定、酌定從輕處罰情節,對其從輕處罰。
2019年3月29日,西寧市中院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判處被告人張偉有期徒刑12年,并處罰金80萬元;追繳到案的贓款人民幣807萬元由查扣單位依法上繳國庫,多退繳的6萬元沖抵罰金。
張偉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上訴人及其辯護人提出:一審法院認定張偉向雷某索賄不當;一審法院認定張偉受賄楊某款項50萬元不當;量刑及并處罰金過重。青海省人民檢察院二審出庭意見認為,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定性準確,量刑適當。建議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青海省高院審理認為:2014年至2017年,被告人張偉利用其擔任青海省委副秘書長、政策研究室主任,青海日報社黨組書記、社長的職務便利和本人職權、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為相關個人和企業在工程承攬、費用結算、子女就業等事宜上提供幫助或承諾為他人謀取利益,先后索取、受賄人民幣857萬元。上述贓款全部用于張偉及其特定關系人陳某在北京購房、消費等個人支出。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定罪準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
2019年8月16日,青海省高院對此案作出終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文嚴禁轉載)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