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秉軍
“埃文斯”號半截艦體(右)被拖回港口
雖然“水晶”號貨輪注冊在巴拿馬的奧林匹克輪船公司名下,但被起訴的是它的“實際使用者”——日本郵輪公司。該公司自2017年1月開始租用“水晶”號,當年6月就遭遇撞船事故。調查結果顯示,美軍“菲茨杰拉德”號的艦員沒有意識到貨輪正在靠近,沒有采取任何措施防止碰撞。另外,這艘驅逐艦當時還涉嫌在繁忙的水道上超速行駛,突然出現在貨輪的航線上。后者閃燈警告,但美艦毫無反應。貨輪緊急往右打方向,試圖避讓,但沒有成功。即便如此,2019年1月,日本郵輪公司仍然同意向美國海軍支付2700萬美元,以了結撞船事故。雙方達成的和解協議指出,此次交易“并非承認雙方有任何責任、過失、未盡職責或不當行為”。但是,事情并沒有如日方設想的那樣了結。時隔10個月后,美方又向日方提出民事索賠訴訟。
縱觀美國海軍的歷史,不乏觸目驚心的撞船事故,美軍從來都是只索賠,不賠償,而且不會對自己的相關人員進行太多的處分。
1964年6月的一天,航行在大西洋上的美軍“尚普蘭湖”號航空母艦與一艘挪威籍貨輪相撞。在滿載排水量超過3.6萬噸的航母面前,不到2萬噸的貨輪明顯“不是對手”,船上設施被撞得七零八落,所幸沒有人員傷亡。
按照美國海軍官方的說法,這次碰撞的原因是“海上風浪過大導致軍艦輪機失控”。雖然美軍承認自己有過失,但仍然向挪威航運公司提出索賠,并且獲得了賠償——在那個冷戰正酣的年代,沒有哪個歐洲國家敢于得罪美國這位盟友。
在修好航母后,美軍還計劃用多余的賠償金對“尚普蘭湖”號的航電系統進行現代化升級。但這個計劃還沒來得及付諸實施,不爭氣的“尚普蘭湖”號就在僅僅一個月后又闖禍了——與航母編隊中的“迪凱特”號驅逐艦相撞。據目擊者回憶,在這起看上去只是剮蹭的事故中,滿載排水量僅4000噸的“迪凱特”號驅逐艦就像被推土機推過一般,主桅桿和炮塔等高大的艦上凸出物全部斷裂。所幸艦上人員躲避及時,未造成傷亡。
事實上,1964年的兩起事故并非“尚普蘭湖”號“初犯”。早在1953年4月26日,“尚普蘭湖”號在前往韓國的途中,在夜間補給燃料時發生意外。航母與補給船未能控制好合適的距離,最終撞在一起。169米長、排水量約7600噸的“薩賓人”號油料補給船由于個頭較小,被270米長、排水量超過3.6萬噸的“尚普蘭湖”號“剃頭”,航母堅硬的飛行甲板幾乎夷平了補給船的上層建筑,后者甲板上的一座小型防御炮塔被削入海中。與“薩賓人”號相比,“身高體壯”的“尚普蘭湖”號幾乎沒受什么損傷,打掃完散落在甲板上的碎片之后就繼續駛向遠東。
由于在十年左右的時間內撞擊三船,美國海軍在1964年年內將“倒霉蛋”“尚普蘭湖”號退役封存。
尼奧布拉拉是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一座偏遠小鎮,當地圖書館門口的一座紀念碑在美國海軍老兵圈內極為有名。這座紀念碑是為了紀念薩奇三兄弟:格里高利·薩奇、加里·薩奇和凱利·薩奇。越南戰爭期間,他們三人在同一艘戰艦——美國海軍“埃文斯”號驅逐艦上服役,三兄弟不幸同時遇難——1969年6月3日凌晨3時,在中國南海,澳大利亞海軍的“墨爾本”號航母在演習時與“埃文斯”號相撞,后者斷成兩截,造成74名美國海軍官兵死亡——這是美國海軍遭遇的最慘痛的撞艦事故之一。
“埃文斯”號長114米,滿載排水量3218噸,先后參加過二戰、朝鮮戰爭以及越南戰爭,是一名“老兵”。從1954年到1960年,該艦在遠東執行過5次航行任務。慘劇發生時,美澳等國海軍正在中國南海執行代號為“海洋精神”的聯合演習——時值越南戰爭高峰期,西方軍隊闖入南海是為了向越共挑釁施壓。
曾任澳大利亞“墨爾本”號航母艦長的約翰·斯蒂文森回憶:“盡管時隔多年,但撞艦那天的場景一直浮現在我的腦海里。”
按照“海洋精神”聯合軍演的設定,澳大利亞“墨爾本”號航母要進行夜間艦載機起降訓練,參演部隊包括美國海軍、英國海軍、澳大利亞海軍以及新西蘭海軍的艦艇。演習中,美、英、新三國的5艘驅逐艦負責為“墨爾本”號航母提供模擬護航,并搜救“跳傘后落水的艦載機飛行員”。為確保演習的逼真以及防范其他國家的刺探,整支航母戰斗群在夜間航行時,絕大多數戰艦的燈光都處于熄滅狀態。按照演習設定,“埃文斯”號驅逐艦應該在航母后方約900米處負責警戒。
十年撞三船的“倒霉蛋”“尚普蘭湖”號
被撞到只剩半截的“埃文斯”號
至1969年6月3日凌晨,航母戰斗群已經成功進行了5次艦載機夜間起降及戰艦模擬護航演習。當天水面很平靜,海上灑滿月光。由于各艦靠得很近,為了預防撞艦,“墨爾本”號航母的導航燈是開著的。演習規定:在航母艦載機起降的過程中,護航戰艦必須遠離航母的前進航道。
曾是“墨爾本”號航母艦載直升機飛行員的溫特福德中尉對這起事故記憶猶新。他回憶說:“當時我駕駛直升機剛剛起飛,任務是飛到航母前方進行低空反潛演練。但直升機沒飛多久,我就看到前方突然出現一艘戰艦的桅頂!我的直升機飛得很低,險些撞上去。我馬上駕機避讓,機組人員都出了一身冷汗。我們當時不知道那是‘埃文斯號驅逐艦。”巴克爾當時是“墨爾本”號航母無線電通信艙的軍官。他回憶說:“我在艙內能明顯感覺到航母撞到了什么東西,就像騎自行車時壓到了一塊鐵板。我以為航母觸礁了,也有戰友猜測航母‘撞到了潛艇。當時我們知道附近有一艘蘇聯潛艇在監視這次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