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琦
【摘 要】《血觀音》以棠家三代為主體,在官商勾結的背景下,從女性視角出發,講述隱藏在優雅高貴外表下的邪惡與骯臟。本片畫面里隱藏了大量暗含深意的道具,都帶有自身價值以及獨特表達的意義,除了為影片增加質感外,還豐富了它的表達層次,使得道具符號成為片中極為重要的存在。因此對《血觀音》中道具符號語言的具體運用進行研究,試圖為同類影片提供可參考的范本。
【關鍵詞】道具符號;《血觀音》;符號語言
中圖分類號:J905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1-0057-02
一、道具符號語言解析
(一)道具符號的作用
傳播學中將符號分為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非語言符號中的一個重要表達就是畫面語言,而道具符號是存在于畫面語言中的重要因素,因此道具符號屬于畫面語言中的一部分,承載了畫面敘事的部分功能,所以,導演選取恰當的道具符號語言來幫助影片推進敘事,使劇情更加飽滿,起到了體現人物性格、暗示劇情走向、暗示人物結局等作用。道具的物象符號又與場景共同構成獨一無二的空間場域,用于表意。
棠家人是穿梭在政商兩屆的中間人,所處環境復雜。片中使用了大量且繁雜的道具用以還原設定,保證劇情的真實性。在《血觀音》中,有意義的道具符號共24個,并且分別對劇情起到推動和豐富的作用。
二、《血觀音》中的道具符號語言表達
(一)表現人物的性格及內心
道具是展現在觀眾視覺中的實體,它能夠外化并放大人物特點,串聯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關系。《血觀音》通過對道具符號大篇幅的表現,刻畫人物的內心性格,起到提示、鋪墊的作用。
1.人物性格特點
為實施彌陀鄉開發計劃,林議員欲討好呼聲最高的立法院王院長,棠夫人作為中間人為林議員的太太挑選古董觀音送給王夫人。由于林太太是日本人,所以棠夫人特地選用京都有名的西陣織作為包裝,贏得王夫人的夸贊。這樣一個細節便展現出棠夫人長久以來混跡政商,圓滑事故的人物性格特點。
2.人物內心情感
(1)表現棠寧內心情感的道具符號。血壓藥、子彈項鏈、顏料和浴缸,這些符號語言表達出棠寧對親情、愛情和自由的向往,也成為片中為數不多的美好表達。當彌陀鄉開發計劃敗露,棠夫人被帶到警察局問話,棠寧追到警察局為棠夫人送血壓藥時,可以看出她內心深處對母親的愛。而子彈項鏈第一次在段忠身上出現,后來為棠寧所有,表現出她對自由愛情的渴望。片中的顏料是棠寧干凈內心的象征,當她發現女兒棠真寫在顏料管上的提示“吸煙奶會干掉”“喝酒會變成瘋婆”時失笑,表明棠寧內心深處對女兒的疼愛,以及女兒被棠夫人所控制的無奈。浴缸則是棠寧常睡覺的地方,就像是母親的子宮,蜷縮進浴缸就像回到母胎能帶給她安全感,說明棠寧對母愛的渴望。這四個符號意象共同建構出了棠寧這個人物形象的內心,也與另外兩位主角的人物形象形成鮮明的對比,她就像是黑暗中向往明亮的光,在不斷掙扎中被黑暗吞滅。
(2)表達棠夫人內心的道具符號。棠夫人作為片中權利的依附者,是一個十分矛盾的表達體,展現出人性的多面性和復雜性。棠夫人購買性感內衣并示意棠寧好看,代表衣服是為棠寧準備的,她希望棠寧用女色擺平廖隊長,由此也說明在她眼中棠寧只是鋪平道路的工具。棠夫人表面是優雅高貴的婦人,暗地卻誣陷殺害親生女兒。片中她時常手持念珠,供奉燒香,這實際上是棠夫人期望自我救贖的矛盾心理,是導演對棠夫人“慈悲”的一種反諷。棠府的狗叫小白癡,在棠夫人眼中小白癡暗喻著棠真,小白癡每次出現都是為了與棠寧作對比,突出小白癡的聽話、易操控的本質。棠府中將軍的畫像,則象征著棠夫人對自我權利和棠府地位的認知,同時也暗喻著權利的不平等,以及棠夫人受權利壓制的表現。棠夫人是全片中內心最復雜的人物,看似關心的背后暗含的都是利益,與棠寧形成鮮明對比。
(3)表現棠真內心情感的道具符號。茶具、火車站臺是表現棠真內心變化最重要的兩個道具符號,敘述了棠真幻想破滅的轉變過程。開篇棠真因受情緒影響沏茶出現失誤,這時她還是個純真懵懂的孩子,當她目睹棠寧被炸死后,再為王夫人沏茶的棠真已經非常嫻熟,代表她完全失去了真我,成為棠夫人的另一個附屬品。火車站臺是棠真對自由戀愛的向往,當她追上火車卻被Marco強奸時,棠真才看清那是她的自我幻想,當她跳下火車時,那個純真幻想的種子隨之消失,她變成了冷酷無情的新棠夫人。
片中對三位主角內心情感的表達有很大不同,道具所承載的意義顯得更加豐富,除了用于表現人物復雜的多變性、變化的過程性以及鮮明的對比性之外,還借用道具符號的細節展現矛盾,將人物形象補充得更加豐滿立體,避免片面展現人物性格特征和內心,也為人物命運作鋪墊。
(二)串聯故事情節發展
道具符號的多次運用,證明它有存在價值,當道具符號完成空間調度后,會伴隨場景、人物的變換而發生意義的轉變,從線性時間線出發貫穿影片,達到串聯故事情節的效果,筆者找出了片中串聯故事的重要道具符號。
1.主要刻畫的道具符號語言
(1)古董觀音。古董觀音在片中出現了6次。第一次原本要送給王夫人的古董觀音斷了手,預示王院長的權利即將折斷。第二次將觀音轉手給營建署長官實行彌陀鄉開發計劃,暗示雙方地下交易達成。第三次營建署長官歸還觀音,表示彌陀鄉開發計劃未能順利進行。第四次王夫人炒地罪名成立,其勢力徹底被打倒,觀音回歸棠夫人,表示棠夫人贏得勝利。第五次棠寧送觀音賄賂廖隊長,借此阻止他繼續追查失蹤贓款。第六次廖隊長將觀音送還給棠夫人,暗示其最終卷入權利金錢的欲望漩渦,歸順棠夫人。古董觀音的每一次空間調度都承載著權利的轉移,串聯出清晰的權利過渡的故事鏈條,推進故事主線發展。
(2)蘋果。在西方,蘋果代表著罪惡,而供奉臺上的蘋果表現的是正惡的較量。棠真兩次探望林翩翩都出現了蘋果,第二次探望林翩翩時蘋果從遠處滾到棠真腳下的場景,與片尾棠夫人的病房相呼應,暗示她見死不救和冷酷無情的邪惡生發。另外兩次則出現在念唱段,滿桌的紅蘋果是罪惡的堆砌,以其結尾隱喻整部電影的黑暗色彩,奠定了故事的黑色基調。
(3)鏡子。鏡子里出現了棠真義肢的特寫鏡頭、棠夫人和達官夫人的聚會,以及冥婚習俗等,像上帝之眼的存在,任何人都不能逃過,有善惡終有報、因果終循環的神諭表現。
《血觀音》中對這三個道具符號語言的表達是最為重要的,它們是片中主要的表達意象,串聯了整個片子的線索,形成完整的敘事主線,使得整個敘事脈絡更加流暢,也更加明顯。
2.補充刻畫的道具符號語言
(1)糖果。林家被殺現場有糖,發現段忠尸體時也發現了糖,說明林家被段忠所殺,而段忠被滅口則又說明幕后操控者是棠夫人。
(2)老坑玉。老坑玉第一次出現在林太太身上是權利與身份的象征,縣長夫人表現出羨慕之情,是對權利身份的渴望。第二次則出現在了縣長夫人的身上,預示權利實現轉移。
(3)議長夫人的手鐲。王夫人將玉手鐲給棠夫人,與馮秘書長私會時,玉手鐲已經屬于棠夫人,暗示王院長的失敗和權利的更迭。棠夫人病危時依然帶著手鐲,此時棠真手上也同樣帶了一個,代表兩人身份的延續。
(4)扇子。王夫人喜愛畫扇,為討好王夫人,縣長夫人花50萬買扇,只為達成彌陀鄉開發計劃,因此扇子變成了權利的象征,購買變成對權利的追逐。
片中對道具符號語言的補充是為了展現出權利不斷轉移的普遍社會背景,為影片擴大了社會背景的可視范圍,使觀眾對那種環境下的無奈和屈服感同身受。
(三)暗示人物命運,預示結局走向
1.暗示人物命運
影片往往會使用具有代表性的物或事,對人物命運埋下伏筆,道具符號語言是常用的方式,前后產生呼應,可以形成整體。
(1)青花瓷義肢。電影以電視報道青花瓷義肢拉開序幕,片子最后再次出現義肢,前后呼應表現出青花瓷外表優雅華麗,但實則易碎的本質,暗示棠真殘缺的身軀下掩藏著殘破的心靈,冰冷美麗的外表成為新權利集中體的展現。
(2)蓬巴杜夫人畫像。棠府里有許多蓬巴杜夫人的肖像畫,這暗示了棠夫人在片中角色的定位。
2.預示結局走向
片子結局的走向往往在過程中會被觀眾感知,這源于情節或元素對結局的預示作用,要在感知基礎上做到出其不意,便需要對道具符號語言進行合理運用。
(1)對聯。影片在念唱畫面里出現了對聯,上聯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下聯是:善報惡報遲報早報終須有報;橫批是:你可來了。預示棠夫人作惡多端,棠真折磨不讓她死的報復結局,是一種因果循環的預兆。
(2)全家福。棠寧在片中畫了一幅棠家祖孫三人的全家福,畫面色調陰暗、人物神情詭異,畫面上方布滿彼岸花,彼岸花花葉永不共存,預示著三人不和諧的矛盾關系,棠真和棠夫人手拿著彼岸花,表明三人不同的結局走向。當棠寧與棠夫人爭吵后,棠夫人來到全家福畫前,而后離開燈光熄滅,預示棠寧即將被拋棄。
(3)衣服。棠家祖孫三人在參加迎接王夫人的宴會時,穿的衣服都繡了彼岸花,雖然是同樣的花色,但只有棠寧衣服材質不同,預示棠寧會在將來和她們有不同的選擇。
(4)魚。家逵和母親為感謝棠夫人幫其找到工作送了兩條紅魚。后廚在清理時發現魚肚子里的紅包,這代表平民百姓對權利的屈服。后來家逵受到議長特助的威脅,給棠夫人送來一條嘴里插滿子彈的魚,是特助為警告棠夫人,然而棠夫人轉身把它做成一道菜,預示特助會以失敗告終。
《血觀音》的許多道具符號在影片中的應用是不輕易被察覺的,它以暗示或預示的方式,在保證劇情連貫的基礎上達到令人驚喜的效果。
三、結語
如今市場上充斥著大量因廣告道具而破壞劇情的影片,道具符號生硬的使用影響了影片的敘事及觀感,而《血觀音》中對道具符號語言的應用達到極致,以輔助道具符號進行前情鋪墊,主要道具符號串聯主體故事情節,補充道具符號填充豐富故事層次,最后以暗示及預示性道具符號語言對結局走向予以承接,在應用的主次、比重掌控上也十分恰當,不會因為錯誤運用而阻滯劇情的推進。因此《血觀音》中的道具符號應用能夠為其他影片提供參考范本,具有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王際峰.人是命運的玩偶——電影《活著》中皮影意象解讀[J].電影評介,2007,(20):40-41.
[2]郭萍.從《太陽的后裔》看韓劇道具符號語言的運用及外延[J].當代電視,2016,(09):51-52.
[3]梁爽.電影《黑板》中的符號細節和紀實風格[J].文學教育(上),2013,(09):113.
[4]邱代東.敘事功能視角下傳統說唱藝術融入電影創作的可行途徑——以《血觀音》為例分析[J].名作欣賞,2019,(08):104-106.
[5]穆昊宇.空間的寓言—淺析《血觀音》的封閉空間呈現[J].藝苑,2018,(05):38-40.
作者簡介:張 琦(1995-),女,漢族,重慶江北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新聞與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