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紅
摘 要:記敘文是以記敘為主要表達方式,以敘事性為基本特征的一種文體。在教學過程中以情節、細節、主題為切入點,循序漸進,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引導學生寫出情節簡單、細節豐滿、主題深刻的記敘文。
關鍵詞:記敘文;情節細節;主題
從記敘文敘述的對象來看,記敘文分為寫人、敘事、寫景、狀物四個類別。依據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1表達交流專題的主題設計,本文主要探討寫人和敘事兩類記敘文的寫作教學與訓練策略。
一、情節要簡單
這里的簡單不是平鋪直敘,也不是令人乏味的淺白,而是一種內含有復雜化的單純,體現為集中、概括、簡潔、省略地記敘人和事,揭示某種主題。
1.著眼點小。在生活中,細微處總是蘊藏著生活的美好和復雜,瑣碎中實則投射著社會的復雜矛盾與困擾。我們要從細節出發,從生活的小事出發,以平等的眼光審視生活的小物件,要像對待人一樣敬畏它們,哪怕是一株小草,一堵殘壁,一條小狗,它們也可能包含著博大,這些小事件、小物件、小細節我們便可稱之為觸動心靈的事。可訓練題目“一件小事”引導學生將眼光集中于小的事物上,捕捉瞬間,集中刻畫一兩個人物,將人物或事件最重要的精神底蘊表達出來。
2.情節集中。對于時間和篇幅都有限制的記敘文寫作而言,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的情節發展模式是有其局限性的。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容易各個環節均衡用筆而無法突顯核心情節。可訓練作文“那一次,我真的很XX”引導學生開門見山、直入主題、立主干、減枝蔓、明線索、簡練收尾,整體上達到一種不蔓不枝,干凈洗練,流暢如水的效果。
二、細節要豐滿
記敘文如果僅僅是記敘了一個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便會出現一種模式化的情況,故事浮于表面,經不住回味。于是,需要生動感人的細節,讓文章豐腴起來。
1.寫人要突顯個性。要想通過細節描寫來突顯人物個性,首先需要掌握人物描寫的基本手法。其次,要提煉細節。與一個人一件事相關的細節很多,新穎的、個性化的細節更容易塑造獨有個性的人物。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寫作中要避免使用那些雷同細節,而應選用獨特的細節來刻畫人物。可以訓練作文“XX老師二三事”或者“怪人”引導學生選取典型細節,運用多種人物描寫方法來刻畫人物形象。
2.敘事要有波瀾。“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的波瀾是事件復雜多變的反映。從閱讀心理來說,一篇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文章更能激起人內心的波瀾,獲得情感的共鳴。記敘文要寫出事件的波瀾變化,要興起波瀾,才能引人入勝。究竟如何興起波瀾呢?可訓練題目“風波”引導學生在情節設計上使用常見而又易于掌握的方法,如巧設懸念、欲揚先抑、情節突轉、巧合、誤會等。
三、主題要深刻
成功的記敘文往往能做到小中見大、以少勝多、余音不絕、耐人尋味。以小見大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從日常生活中選擇一個典型意義的小事物以揭示重大主題。比如作文“人性的光輝”,引導學生通過具體的人和事來反映廣泛的深刻的人性本質上的問題。二是借用具有典型意義的細節來刻畫形象。在教學中,要以“小”為切入點,讓學生找出這些平凡的“小”背后的不平凡之處,比如作文題目“肩膀”可引導學生思考與主人公相關的小事情、小片斷、小鏡頭,探究其中所蘊含的深刻意義。
文學創造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是創造性思維的過程,它不是原原本本,一成不變地照搬生活,而是對生活真實加以提取、篩選,再創造性地呈現出來,以揭示生活的本來面目,這是記敘文追求的本質,也是最高的真實。
參考文獻:
[1]曹國鋒.發掘發展發現——記敘文寫作教學的新突破[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9(7).
[2]高紅義.以“線”串“珠”,整合記敘文教學資源[J].語文建設.2019(5).
[3]范丙軍.高中記敘文寫作教學細節描寫的指導初探[J].新課程研究.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