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甘肅省知名的藝術杰作,也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敦煌壁畫中承載著豐富的西域文化和宗教文化,其中的飛天壁畫更是栩栩如生,成為人類壁畫藝術研究的寶貴資源。由于年代久遠,加上游客來回穿梭,以及敦煌莫高窟附近的氣候特殊變化和其他人為行為等,導致敦煌壁畫有一些部分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害,但是敦煌壁畫的藝術研究價值不可估量,如果沒有得到較好的防護與管理,敦煌壁畫的藝術魅力就有可能逐漸消失,因此,基于工匠精神來探究如何防護管理敦煌壁畫。
一、敦煌壁畫在歷史發展中面臨的困境
近些年研究敦煌莫高窟的歷史專家和藝術家發現,敦煌莫高窟和其中的壁畫,有一部分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害。在元代以前,敦煌壁畫完好無損。但是,隨著歷史的發展,敦煌莫高窟的藏經洞被發現,隨后慕名而來的游客和探索者不斷進入其中,使壁畫接觸到外界空氣,導致了其部分氧化。另外,在歷史發展中,不同國家的侵略者和探險者先后盜走了莫高窟中的一些經典收藏,導致敦煌藝術寶藏有所殘缺。總體而言,在整個歷史發展過程中,敦煌壁畫的殘損等問題一直在延續,雖然相關歷史文化研究部門和文物保護部門采用科學技術進行了一些防護,但是防護管理的歷史責任依然要成為長期的文化使命來落實。所以本文結合工匠精神來談如何在敦煌壁畫防護和管理過程中構建更為靈活高效的策略。
二、基于工匠精神構建敦煌壁畫的防護管理策略
工匠精神出自 “魯班精神”,具體而言,工匠精神中包含著眾多的優秀的人文品格和精神品格。工匠精神是結合了道德價值觀、職業發展觀,以及藝術卓越觀等三大層面的內容,其中職業道德是落實工作效能的核心,職業能力是保證工作運行的抓手,職業品質是職業理想發展的關鍵。而求實創新精神則是讓職業可以與時代同步,讓工作有聲有色的關鍵性因素,工匠精神是工作責任落實的精神向導,更是一種國家事業單位人員職業擔當的體現,下而將論述如何用工匠精神來開展敦煌壁畫的養護和管理工作。
(一)基于職業道德,從工作務實中找到責任擔當
敦煌壁畫的文化影響力不言而喻,面對近幾年敦煌壁畫客觀出現的各種問題,作為工作人員,應該積極向防護專業人員學習最新的知識,尤其在日常管理和防護中,要以高度責任感和文化傳承的責任意識來落實工作,例如莫高窟內外溫度的調適問題,壁畫的化學防護工作是否定期措施,修建與完善是否都落到實處,等等。對于沒做到的地方要積極反思,并且積極改進,以此逐漸提高防護效率。
(二)基于職業能力,從基礎工作中探索創新元素
職業能力是一個員工最基本的素養,也是主要的素養,對于藝術文化管理人員,他們的職業能力包括:對敦煌壁畫要有最基本的知識;對敦煌壁畫的歷史發展要有基本的了解;對損害敦煌壁畫的常見行為要牢記在心;對于基本的管理和防護策略要做到心中有數。在具體的工作中,敦煌壁畫的防護工作是常規的,也是科學的,嚴肅的,需要工作人員基于職業能力,積累工作經驗,并且根據自己的工作性質和工作特點來進行大膽創新,讓壁畫的防護和管理進入一個新的高度,只要在平凡的工作中能夠堅持分析與反思,就可以有新的發現。例如一些普通的敦煌文化的工作者在工作中利用物理和化學知識對壁畫進行保護,為敦煌壁畫的保存做出了巨大貢獻。還有一些科研院所的科學家和防護人員在研究和工作中不斷摸索,利用創新方法對附著在壁畫上的物質進行清除,減少對壁畫的污染。
雖然目前對于敦煌壁畫的防護研究不計其數,但是最全面、最有效、最科學的防護方法還在進一步的研究當中。其中敦煌文化研究院的科研人員總結出兩大防護方法,一是采用物理和化學方法,調節洞穴內外的溫度,從而實現防護的目的;二是通過加固、穩定和污染去除等,從內部進行防護。如今,各方面因素對敦煌壁畫的損害依然存在,這就需要專業防護人員和管理人員要不斷進行研究,堅持探索和學習各種國內外關于文物防護的策略,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讓防護工作和管理與敦煌文化研究同步。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敦煌壁畫的防護和管理是一種科學行為,也是對民族“非遺”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因此,基于工匠精神來開展這項嚴肅而偉大的防護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高之良,白明.“工匠精神”的核心價值是對手藝的忠誠[J].中國質量萬里行,2016.
[2]徐毓明.關于敦煌壁畫保護方法的評價[J].文物,1982.
[3]胡同慶.初探敦煌壁畫中的環境保護意識[J].敦煌研究,2001.
[4]蘇伯民,張化冰,談翔.高分子材料應用于莫高窟壁畫保護的歷史、現狀與研究[J].敦煌研究,2018.
作者簡介:王志遠(1977-),男,漢族,山東省東營市人,講師,文學碩士,山東建筑大學藝術學院,研究方向:生態美學、城市景觀藝術設計、公共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