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鳳華


【摘?要】 目的:分析過氧化氫低溫等離子體滅菌器的滅菌效果監測。方法:自制5種模擬綜合生物PCD,每次取3個PCD2,6個測試點,分3次進行全循環滅菌周期,在滅菌結束后,進行細菌培養,監測消毒是否合格。結果:管腔長度相等時,管腔內徑大的測試包滅菌效果明顯高于管腔內徑小的測試包,當管腔內徑≥2mm、長度≤500mm時消毒效果最佳,為100%,三組測試包總共144個測試點,不合格數量最高為下中9.02%、提示下中滅菌效果最差;不合格數量最低為下前中為0.00%,提示下前中滅菌效果最佳。結論:消毒器械長度越長、管腔越細、消毒質量下降,當管腔內徑≥2mm、長度≤500mm時消毒效果最佳;當裝載量<80%時消毒效果最佳。
【關鍵詞】 過氧化氫低溫等離子滅菌器;滅菌效果;監測方法
文章編號:WHR2019042116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sterilization effect of hydrogen peroxide low temperature plasma sterilizer. Methods: Five kinds of simulated integrated biological PCDs were prepared. Each time, 3 PCD2 and 6 test points were taken, and the whole cycle sterilization cycle was performed in three times. After the sterilization was completed, bacterial biological culture was carried out to check whether the disinfection was qualified. Results: When the lumen length was equal, the sterilization effect of the lumen inner diamete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lumen inner diameter test. When the lumen diameter ≥2 mm and the length ≤500 mm, the disinfection effect was 100%, and the three groups were tested. A total of 144 test points failed to be the highest in the middle of 9.02%, indicating the worst sterilization effect; the minimum number of unqualified is 0.00% in the lower front, suggesting that the best sterilization effect in the front. Conclusion: The longer the length of the disinfection device, the thinner the lumen and the lower the disinfection quality, the best disinfection effect when the inner diameter of the lumen is ≥2mm and the length is less than 500mm; the disinfection effect is best when the loading is <80%.
[Key words]Hydrogen peroxide low temperature plasma sterilizer; Sterilization effect; Monitoring method
隨著科技的發展,醫療技術日益提升,臨床上外科微創技術迅速發展成熟,因其結構復雜且精密、材料特殊、不耐高溫等特點[1],由于傳統消毒方法對器械損傷較大,大部分精密儀器不耐高溫、易損傷高精密配件,可嚴重影響器械的使用壽命與治療效率[2]。過氧化氫低溫等離子滅菌器有著滅菌速度快、不殘留各種有毒物質、低溫不損傷醫療器械精度、消毒費用低、金屬與非金屬均可使用等特性[3],通過真空腔體內激發氣體分子產生作用,從而達到對細菌等有毒物質的徹底分解,可通過氣化后經射頻激發對微生物結構與功能進行干擾或破壞,且在消毒結束后自動轉換為無毒性氧與水汽,極大地縮短了消毒的時間,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低溫等離子體滅菌器(自帶56℃生物培養箱)[4],卡匣式H2O2滅菌劑,自含式生物指示管(含嗜熱脂肪肝菌芽孢ATCC 7953,規格為1.0×106cfu/支),醫用無紡布,5mL和10mL注射器,16號注射針頭[5]。
1.2?PCD的制備
1號PCD制作成內徑2mm、長2000mm的模擬生物PCD;2號PCD制作成內徑4mm、長2000mm的模擬生物PCD;3號PCD制作成內徑4mm、長2500mm的模擬生物PCD;4號PCD制作成內徑2mm、長500mm的模擬生物PCD;5號PCD制作成內徑4mm、長500mm的模擬生物PCD,共制備5組PCD,并用高壓氣槍檢查模擬生物PCD是否通暢及密封性是否良好。
1.3?測試包的制作
1號與2號測試包采用雙側醫用無紡布進行包扎,并進行標注,共有:上前、上后、下前、下中、下后5個標注。3號與4號、5號與6號方法和1、2號相同。
1.4?滅菌方法
第一次測試滅菌:用1號測試包按照上層(上前、上后)與下層(下前、下后、下中)的位置進行固定并放置滅菌器,4號測試包放置滅菌器的下層前中位置并進行固定,固定結束后進行滅菌周期測試,保持測試包空載與滿載各消毒6次,測試結束后取出1號與4號測試包進行細菌培養,經過56℃恒定溫度培養48h后觀察細菌生長情況,第二次測試滅菌:用2號測試包按照上層(上前、上后)與下層(下前、下后、下中)的位置進行固定并防止滅菌器,5號測試包放置滅菌器的下層前中位置并進行固定,固定結束后進行滅菌周期測試,保持測試包空載與滿載各消毒6次,測試結束后取出2號與5號測試包進行細菌培養,經過56℃恒定溫度培養48h后觀察細菌生長情況,第三次測試滅菌:用3號測試包按照上層(上前、上后)與下層(下前、下后、下中)的位置進行固定并放置滅菌器,6號測試包放置滅菌器的下層前中位置并進行固定,固定結束后進行滅菌周期測試,保持測試包空載與滿載各消毒6次,測試結束后取出3號與6號測試包進行細菌培養,經過56℃恒定溫度設定培養48h后進行觀察細菌生長情況??偣蚕?4次,共使用測試管180支。
1.5?統計學方法
數據用SPSS 20.0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計量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三組測試包管腔長度與內徑消毒效果比較
三組測試包分為三次進行消毒,根據數據可得,隨著管腔長度的增加,管腔的內徑縮減,細菌測試效果不合格率顯著增加,同時可知,管腔長度相等時,管腔內徑大的滅菌效果明顯高于管腔內徑小的測試包,當管腔內徑≥2mm、長度≤500mm時消毒效果最佳為100%。數據見表1。
2.2?三組不同測試點合格數量比較
三組測試包總共144個測試點不合格數量最高為下中9.02%,提示下中滅菌效果最差;不合格數量最低為下前中為0.00%,提示下前中滅菌效果最佳。三組不同測試點及不合格數量見表2。
3?討論
過氧化氫低溫等離子體滅菌器是利用過氧化氫在真空狀態下,通過氣化與電離,在離子化分解反應過程中作用于微生物的細胞,破壞細胞本身的生命力,抑制其生長與繁殖,在滅菌過程結束后排出的僅有水和氧氣,對人體無任何毒副作用,從而完成滅菌過程[4],常規消毒方法無法應用于臨床上微創手術的器械消毒,而過氧化氫低溫等離子體滅菌器在低溫狀態下能夠對特別是宮腔器械進行迅速且高效的消毒,可以極大程度地提高消毒質量,而且可以根據消毒需要或消毒器械規格、種類、包裝、裝載量等要求進行及時調整,可以及時選擇適合消毒器械的滅菌過程,由于其是一種環保的消毒設備,可以在多種場所內進行消毒,減少器械或消毒設備在運輸中產生的相應不同程度損壞,提高器械的利用率與手術效率,可以有效增加采取手術治療的例數[5]。
本研究中針對滅菌效果采取三組模擬生物PCD進行滅菌實驗,根據數據可知,隨著管腔長度的增加,管腔的內徑縮減,細菌測試效果不合格率顯著增加,同時可知,管腔長度相等時,管腔內徑大的測試包滅菌效果明顯高于管腔內徑小的測試包,當管腔內徑≥2mm、長度≤500mm時消毒效果最佳,為100%。目前臨床上腹腔鏡、胸腔鏡、泌尿外科腔鏡及口腔鏡等管腔內徑大多在2mm左右,長大多在500mm左右,可以根據數據得出,對于腹腔鏡、胸腔鏡、泌尿外科腔鏡及口腔鏡等進行消毒時采用過氧化氫低溫等離子體滅菌器進行消毒消毒效果最佳,三組測試包總共144個測試點不合格數量最高為下中9.02%,提示下中滅菌效果最差;不合格數量最低為下前中為0.00%,提示下前中滅菌效果最佳,當裝載量<80%時消毒效果最佳。
綜上所述,根據本研究數據綜合分析可得出以下結論:消毒器械管腔內徑與長度影響過氧化氫低溫等離子體滅菌器的消毒效果,長度越長、管腔越細、消毒質量下降,當管腔內徑≥2mm、長度≤500mm時消毒效果最佳;滅菌效果與器械裝載量有關,當裝載量<80%時消毒效果最佳。
參考文獻
[1] 丁兆梅,高雪農,余艷瓊,等.過氧化氫低溫等離子體滅菌質量管理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24(24):6238-6240.
[2] 王鈞,馬紅梅,劉捷.過氧化氫低溫等離子滅菌系統循環中斷因素與過程控制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24(12):3015-3114.
[3] 彭艷,張秀華,劉麗.過氧化氫低溫等離子滅菌效果初步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2016,18(12):1291-1292.
[4] 王瑩.供應室過氧化氫低溫等離子滅菌技術的應用與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0(z1):112-113.
[5] 林冬枚.過氧化氫低溫等離子滅菌器的應用及探討[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08(23):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