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孜拉·阿汗 段曉菲
【摘?要】 目的:探討計劃生育節育手術后口服避孕藥的止血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中心實施計劃生育節育手術的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術后口服抗感染藥物,觀察組患者則在口服抗感染藥物的基礎上服用避孕藥,在此基礎上觀察對比兩組患者術后出血情況,并分析影響患者出血的相關因素。結果:觀察組患者術后3d、術后3~7d、術后7d出現陰道流血的比例分別是70.0%、23.5%、6.5%,對照組患者術后3d、術后3~7d、術后7d出現陰道流血的比例分別是50.0%、34.2%、16.8%,結果顯示,觀察組在術后3d內,出血比例高于對照組,在術后3d及以上時間出血比例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出血量少于正常月經量、等于月經量、大于月經量的比例分別是76.4%、20.4%、3.2%,對照組患者術后出血量少于正常月經量、等于月經量、大于月經量的比例分別是56.7%、30.0%、13.3%,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術后出血量少于月經量的比例明顯大于對照組,大于月經量的比例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發現,影響口服避孕藥止血效果的因素包括患者是否存在感染、是否存在人工流產史、內分泌失調、不良分娩等。結論:針對實施計劃生育節育手術的患者使用避孕藥進行治療,能夠有效降低患者出血時間和出血量,具有良好臨床效果;影響口服避孕藥止血效果的因素較多,包括感染、人工流產史、內分泌失調等,因此要盡量避免這些因素對止血效果的影響,達到良好治療效果。
【關鍵詞】 計劃生育;節育手術;避孕藥;止血;效果
文章編號:WHR2019042094
計劃生育已經實施多年,近年來,雖然逐漸開放了二胎,但是臨床上意外妊娠的發生率依然較高。隨著無痛技術的發展以及在婦科中的廣泛應用,近年來,針對意外妊娠很多患者大都選擇節育手術,節育手術是終結妊娠的一個有效的方法。節育手術可以細分為多種,具體包括上環、取環、人流和引產等等,在臨床上,需要根據患者體質和妊娠情況科學選擇。需要注意的是,患者接受節育手術以后,往往容易出現一些并發癥,其中比較常見的就是陰道出血,這種并發癥嚴重危害患者健康,不利于其盡早恢復正常生活。臨床上針對計劃生育節育手術術后流血的情況,一般選擇口服避孕藥進行治療。本次研究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中心實施計劃生育節育手術的80患者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術后口服抗感染藥物,觀察組患者則在口服抗感染藥物的基礎上服用避孕藥,在此基礎上觀察對比兩組患者術后出血情況,并分析影響患者出血的相關因素[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處實施計劃生育節育手術的8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1~34歲,平均年齡(28.5±3.7)歲,其中實施人流術25例、引產術5例、上環手術6例、取環手術4例;觀察組患者中本次節育手術前存在不良分娩史10例、實施人工流產術12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2~34歲,平均年齡(27.2±3.5)歲,其中實施人流術22例、引產術7例、上環手術5例、取環手術6例;觀察組患者中本次節育手術前存在不良分娩史11例、實施人工流產術14例。兩組患者在各基礎資料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在實施計劃生育節育手術以后均服用對應的抗感染藥物進行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口服避孕藥媽富隆,1次/d,連續口服3周。
1.3?研究方法
比較兩組術后出血時間和出血量,出血時間分為小于3d、3~7d及大于7d,出血量參考患者正常月經量分為小于、相等于和大于月經量三類。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分別采用t檢驗和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術后出血時間和出血量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后3d、術后3~7d、術后7d出現陰道流血的比例分別是70.0%、23.5%、6.5%,對照組患者術后3d、術后3~7d、術后7d出現陰道流血的比例分別是50.0%、34.2%、16.8%,結果顯示,觀察組在術后3d內,出血比例高于對照組,在術后3d及以上時間出血比例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出血量少于正常月經量、等于月經量、大于月經量的比例分別是76.4%、20.4%、3.2%,對照組患者術后出血量少于正常月經量、等于月經量、大于月經量的比例分別是56.7%、30.0%、13.3%,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術后出血量少于月經量的比例明顯大于對照組,大于月經量的比例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口服避孕藥止血效果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對影響止血效果的因素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感染、人工流產史、宮內殘留、內分泌紊亂、不良分娩史對止血效果具有明顯影響,說明這是影響計劃生育節育手術術后口服避孕藥止血效果的幾個獨立因素(P<0.05)。
3?討論
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臨床上很多育齡婦女經常發生意外妊娠,因此需要進行節育手術。節育手術雖然能夠有效終結妊娠,但是也容易引起各種并發癥,其中陰道流血就是比較常見的一種[2]。導致患者節育手術后發生陰道流血的原因較多,比較常見的原因包括手術對患者造成的損傷、術后感染等,另一方面,部分患者未能充分認識到節育手術對其的損傷,恢復期依然存在性生活,這會進一步加重患者自身損傷,加重出血癥狀;此外,進行藥物流產的患者容易出現宮內殘留,如果患者術后未能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很容易引起子宮內膜感染,這種情況下,子宮內膜的修復將受到阻礙,還容易引起患者出現月經周期紊亂等,進一步加重術后出血癥狀[3]。
為了降低實施計劃生育節育手術后出現陰道出血癥狀的患者比例,臨床上一般在對患者實施抗感染治療的同時,還會要求患者口服避孕藥,口服避孕藥一方面能夠促進患者術后子宮內膜的修復,有助于降低患者出現子宮內膜炎和盆腔炎的幾率,另一方面還可以增加患者宮頸液的黏稠度,這樣就可以在患者宮頸口形成一道有效的保護膜,從而有效阻斷相關病原菌的入侵,降低患者發生感染的幾率,最終有效降低患者陰道流血的時間和流血量。
本次研究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中心實施計劃生育節育手術的8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術后口服抗感染藥物,觀察組患者則在口服抗感染藥物的基礎上服用避孕藥,在此基礎上觀察對比兩組患者術后出血情況,并分析影響患者出血的相關因素[4]。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術后流血時間短于對照組,術后流血量也少于對照組;進一步分析發現,影響口服避孕藥止血效果的因素包括患者是否存在感染、是否存在人工流產史、內分泌失調、不良分娩等。針對實施計劃生育節育手術的患者使用避孕藥進行治療,能夠有效降低患者出血時間和出血量,具有良好臨床效果;影響口服避孕藥止血效果的因素較多,包括感染、人工流產史、內分泌失調等,因此要盡量避免這些因素對止血效果的影響,達到良好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惠琴.口服雌激素、孕激素、避孕藥治療青春期功能性子宮出血的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2):82.
[2] 譚燕玲,楊保珍,李慧敏,探討短效避孕藥治療計劃生育手術后出血的臨床療效[J].北方藥學,2018,15(12):41-42.
[3] 黃蓉暉.復方短效口服避孕藥治療不同年齡功血病人臨床療效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04(95).
[4] 高新華,趙海燕.雌孕激素復合口服避孕藥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49例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8):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