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新宇

【摘?要】 目的:探究婦產科中陰道不規則出血流產患者藥物治療的效果。方法:將本院接收的96例陰道不規則出血流產患者分成C1組和C2組各48例,前者單純施予苯甲酸雌二醇靜脈注射治療,后者施予苯甲酸雌二醇+宮血寧聯合治療。觀察對比兩組的治療效果。結果:C2組患者的陰道出血時間(5.6±1.2)d較C1組患者的(9.5±1.7)d更短,P<0.05;C2組患者的陰道出血總量(30.1±5.3)mL較C1組患者的(59.2±7.6)mL更少,P<0.05;C2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93.75%和不良發應總發生率8.33%依次與C1組患者的77.08%、31.25%對比,C2組的總有效率更高(P<0.05),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更低(P<0.05)。結論:將苯甲酸雌二醇和宮血寧聯合用在婦產科陰道不規則出血流產患者中,止血效果理想,大大減少了患者的出血量,治療總有效率高且不良反應少。
【關鍵詞】 婦產科;流產;陰道不規則出血
文章編號:WHR2019042123
隨著思想觀念的不斷開放,流產的發生率逐年呈現升高趨勢,對女性機體產生諸多影響(內分泌失調、感染、損傷子宮、習慣性流產、抑郁),并且會有妊娠物殘留在女性子宮內部。由于流產后身體比較虛弱,子宮收縮能力會大幅度降低,此時就很容易導致女性發生陰道不規則出血,患者的出血量也因個人體質不同而存在差異,但對身體的損傷有多無少,因此應當盡早采取措施進行干預,盡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并預防泌尿系統發生感染。本文特此選擇96例婦產科中陰道不規則出血流產患者施予藥物(苯甲酸雌二醇、宮血寧)治療,探究其臨床效果并進行總結匯報。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96例研究對象均為本院接收的陰道不規則出血流產患者,納入時間為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電腦按照對照、單盲分組原則準納為C1組(48例)、C2組(48例)。C1組患者年齡24~33歲,平均(26.4±2.8)歲;孕周10~21周,平均孕周(14.3±3.1)周;自然流產、藥物流產、人工流產分別為:12例,16例,20例;C2組患者年齡22~34歲,平均(26.6±2.7)歲;孕周10~21周,平均孕周(14.5±3.2)周;自然流產、藥物流產、人工流產分別為:11例,15例,22例。兩組患者的基線數據對比差異甚微,二者可比(P>0.05)。實施本研究前已向醫院倫理委員申請獲準,患者知情、家屬知情并均同意署名,臨床資料完整詳盡。
1.2?治療方法
C1組患者:患者入院后施予其苯甲酸雌二醇,按照4mg/次的劑量進行靜脈注射治療,每天治療2次,連續進行7d的治療。
C2組患者:患者入院后施予其苯甲酸雌二醇+宮血寧聯合治療,苯甲酸雌二醇的用法、用量、周期均與C1組一致;同時予以宮血寧按照0.25g/次的劑量口服進行治療,每天服用3次,同樣連續治療7d。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指標:1)觀察兩組患者連續接受7d的治療后陰道的出血情況;2)統計記錄兩組患者的陰道出血時間和出血總量;3)觀察統計患者藥物治療中出現的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生率=不良反應例數/總例數×100%。
標準:1)無效:接受治療后患者的陰道出血情況未改善甚至有加重跡象;2)有效:接受治療后患者的出血情況較為緩解;3)顯效:接受治療后患者檢查結果提示子宮內有清晰回聲,出血情況全部消失。治療總有效率=100%-無效率。
1.4?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借助版本為SPSS 20.0的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所需數據進行統計并進行加強分析,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分別采用(±s)、(%)進行表示,組間差異檢驗用t、χ2用于組間數據的比較,P<0.05代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構成。
2?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
C2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和不良發應總發生率分別為93.75%、8.33%,C1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和不良發應總發生率分別為77.08%、31.25%,兩組對比可知C2組的總有效率更高(P<0.05),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更低(P<0.05)。數據如下表1。
2.2?對比兩組患者的陰道出血時間和陰道出血總量
C2組患者的陰道出血時間(5.6±1.2)d較于C1組患者的(9.5±1.7)d更短,P<0.05;C2組患者的陰道出血總量(30.1±5.3)mL較于C1組患者的(59.2±7.6)mL更少,P<0.05。
3?討論
外部因素(加快的生活節奏、過大的工作壓力)、內部因素(體質下降、宮腔內病變)等均有可能導致流產后女性出現陰道不規則出血。孕激素和雌激素受體在子宮平滑肌細胞中的比例會因為流產的原因出現大幅度失衡,導致患者出現宮縮乏力從而引起陰道不規則流血[1]。陰道是外生殖器和子宮相連接的肌性管道,其生理結構較為特殊,極易遭受細菌侵襲出現感染,可想而知陰道在長期出血的情況下自身的抵御能力有多薄弱,此時感染程度明顯增加,可導致患者出現陰道炎、內膜炎、宮頸炎和盆腔炎等,對生活質量和后期孕育均有影響。苯甲酸雌二醇(Estradiol benzoate)屬于雌激素類藥物,顧名思義可知能對雌激素不足的患者進行補充,可以使子宮平滑肌收縮能力增強并促進子宮內膜增生,應用于陰道不規則出血具有較好效果;但可有頭疼、皮疹、惡心、乳房脹痛及水鈉潴留等不良反應[2]。本文在苯甲酸雌二醇的基礎治療上加施了宮血寧,宮血寧具有:1)抗炎功效(直接作用于游走白細胞及滲出血液中,改善毛細血管通透性)。2)止血功效(血小板二磷酸腺苷所誘導的聚集增加,細胞外鈣通道內流)。3)促子宮興奮功效(幫助子宮恢復規律性收縮)促進患者子宮興奮,同時還具有止血和抗炎的作用[3]。兩者聯用可以更好的發揮協同作用,加速止血效果,降低出血量,降低不良反應,提高治療效果。本次研究數據顯示,C2組患者的陰道出血時間(5.6±1.2)d較于C1組患者的(9.5±1.7)d更短,P<0.05;C2組患者的陰道出血總量(30.1±5.3)mL較于C1組患者的(59.2±7.6)mL更少,P<0.05。C2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93.75%和不良發應總發生率8.33%依次與C1組患者的77.08%、31.25%對比,C2組的總有效率更高P<0.05,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更低P<0.05。
綜上所述,將苯甲酸雌二醇和宮血寧聯合用在婦產科陰道不規則出血流產患者中,止血效果理想,大大減少了患者的出血量,治療總有效率高且不良反應少。
參考文獻
[1] 婦產科陰道不規則出血臨床治療分析[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02(25):85-86.
[2] 董景霞.婦產科陰道不規則出血臨床治療探討[J].當代醫學,2017,02(17):114-116.
[3] 關麗.婦產科陰道不規則出血的臨床藥物治療效果觀察[J].醫藥前沿,2017,07(10):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