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瑩

【摘?要】 目的:觀察腹腔鏡與開腹手術在宮外孕治療中的臨床療效。方法:本研究觀察的98例患者均選于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本院婦產科接受手術治療的宮外孕患者,以入院奇偶數分組,將奇數組49例患者設為對照組,予以開腹手術,將偶數組49例患者設為研究組,予以腹腔鏡手術,比對療效。結果:研究組患者手術持續時間、術中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數值(P<0.05);研究組患者在首次排氣時間、首次下床時間、尿管留置時間、腹痛改善時間、術后住院時間等指標均與對照組存在差異(P<0.05);研究組患者于住院期間無醫源性感染發生率與對照組存在差異(P<0.05)。結論:于宮外孕手術中輔以腹腔鏡實施手術,可有效降低手術對患者機體的損害,縮短患者術后恢復時間。
【關鍵詞】 宮外孕;腹腔鏡;開腹手術
文章編號:WHR2019045023
宮外孕即為受精卵于宮體腔之外著床、發育的異常妊娠過程,是常見的婦科急腹癥。而如果不能及時治療宮外孕的話,會造成早期妊娠性腹痛、休克、流血,甚至是死亡。目前臨床對宮外孕的處理主要是采用手術治療方案,但傳統的開腹手術具有切口大、術中出血量多、手術時間長、術后切口易感染等缺陷,隨著腹腔鏡技術的迅速發展,近些年來腹腔鏡手術治療宮外孕也在婦產科手術當中有了廣泛運用,其突顯出手術切口小、出血量少、術后切口疤痕不明顯、住院時間短、術后腹痛消失快等優勢。隨著臨床接受手術治療宮外孕患者的增多,為了探尋最佳的手術措施,筆者特選98例患者進行比對分析,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觀察的98例患者均選于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本院婦產科接受手術治療的宮外孕患者,患者入院后經B超等綜合檢查確診,經兩名及以上醫生確認符合手術治療,患者均具有完整的病歷資料,與家屬商議參與本研究,排除凝血功能障礙、無法定監護人、未成年及手術禁忌證患者。根據入院奇偶排列進行分組,將奇數組49例患者設為對照組,患者年齡21~42歲,平均年齡為(29.63±1.25)歲,其中初始妊娠宮外孕患者31例,多次妊娠宮外孕患者18例;將偶數組49例患者設為研究組,患者年齡22~43歲,平均年齡為(30.11±1.34)歲,其中初始妊娠宮外孕患者29例,多次妊娠宮外孕患者20例。將兩組宮外孕患者基礎資料做客觀比對,不具有統計學差異,可開展下文研究(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符合手術指征后開展手術治療,49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傳統開腹手術,術前給予患者B超檢驗,了解患者宮外孕妊娠情況、妊娠位置大小等相關數據,考慮患者個體性,制定針對性的手術措施;指導患者手術體位,采用氣管插管行麻醉誘導,選取患者下腹部進行手術操作,采用手探查了解患者異位妊娠情況,針對患者不同情況實施不同手術操作。49例研究組患者實施腹腔鏡技術輔助操作,術前給予患者B超檢驗,明確患者異位妊娠病理類型,給予患者氣管插管行麻醉誘導,指導患者仰臥位,于患者臍部及左右麥氏點分別做橫切口,輔助腹腔鏡置入,探查異位妊娠情況,快速建立氣腹,平衡腹內壓,降腹內壓維持在12~15mmHg,了解患者生育意向,進行手術操作,若腹腔內出現積血現象,應先對積血進行清理,觀察患者子宮及其附件情況,明確異位妊娠類型并實施手術。兩組患者術后均給予抗感染治療,術后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進行監測,避免嚴重并發癥的發生[1]。
1.3?評價標準[2]
本研究比對兩組患者手術持續時間、術中出血總量、首次排氣時間、首次下床時間、尿管留置時間、腹痛改善時間及術后住院時間等指標,觀察患者住院期間醫源性感染發生情況。
1.4?統計學分析
研究借助SPSS 23.0軟件對療效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對比,(%)表計數資料,(±s)表計量資料,分別選用卡方和t進行檢驗,P<0.05則表達數值差異表現顯著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
通過對兩組患者手術情況的觀察,研究組患者手術持續時間短于對照組數值,研究組患者術中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數值,數值差異均表現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手術轉歸情況比較
通過對患者手術療效轉歸情況的觀察,研究組患者在首次排氣時間、首次下床時間、尿管留置時間、腹痛改善時間、術后住院時間等指標均與對照組存在差異,研究組時間較短,數值差異表現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醫源性感染發生情況比較
通過對患者住院期間感染情況的觀察,研究組患者于住院期間無醫源性感染情況發生,對照組患者于住院期間有5例患者繼發醫源性感染,發生率為10.24%,數值間差異表現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臨床針對宮外孕多建議采用手術治療,整合患者生育志愿進行手術操作。傳統開腹手術對子宮周圍組織損害較大,術后預后時間長[3]。隨著腹腔鏡于腹部手術應用中的推廣,腹腔鏡手術可顯著降低手術操作對子宮及周圍組織的影響,同時手術操作中借助腹腔鏡技術可清晰反饋病灶區情況,提高手術完成質量,利于患者預后[4-5]。本研究通過對兩組患者手術情況的觀察,研究組患者手術持續時間短于對照組數值,研究組患者術中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數值,通過對患者手術療效轉歸情況的觀察,研究組患者在首次排氣時間、首次下床時間、尿管留置時間、腹痛改善時間、術后住院時間等指標均與對照組存在差異,通過對患者住院期間感染情況的觀察,研究組患者于住院期間無醫源性感染發生率與對照組存在差異,從研究結果可知,于宮外孕手術中輔以腹腔鏡實施手術,可有效降低手術對患者機體的損害,縮短患者術后恢復時間。
參考文獻
[1] 符臘梅.細節護理對腹腔鏡治療宮外孕患者預后及并發癥的影響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9,10(05):73-74.
[2] 金開瓊,李文慧.腹腔鏡下宮外孕手術的護理配合[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04):158-159.
[3] 孟薇.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宮外孕患者的臨床效果對比[J].醫療裝備,2019,32(04):82-83.
[4] 金雪娥.腹腔鏡治療宮外孕56例臨床價值評價[J].黑龍江醫藥,2018,31(06):1330-1332.
[5] 劉艷.開腹手術與腹腔鏡手術治療宮外孕的臨床對照[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9,32(04):51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