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
【摘?要】 目的:分析系統康復護理在重癥腦卒中偏癱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80例重癥腦卒中偏癱患者,依照數字隨機法將其分成對照組(n=40)及觀察組(n=40),分別予以常規干預和常規干預聯合早期系統康復護理方案,分析組間治療效果差異。結果:觀察組干預后GCS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及干預前(P<0.05);觀察組干預后NIHS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及干預前(P<0.05);觀察組干預后并發癥發生率及死亡率均稍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利用早期系統康復治療在重癥腦卒中偏癱患者中應用效果較好。
【關鍵詞】 早期系統康復護理;重癥腦卒中;偏癱
文章編號:WHR2019104083
腦卒中是腦血管疾病的代表性疾病,多經手術及藥物等進行治療,該病后遺癥較多,比如認知功能障礙、吞咽障礙及偏癱等[1]。引入優質有效的護理措施,是改善臨床表現、優化預后的有效途徑。本次研究選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院內收治的腦卒中患者80例,分析常規干預,常規干預聯合早期系統康復護理方案的護理效果差異,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神經內科收治的腦卒中患者80例,利用數字隨機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n=40)及觀察組(n=40)。對照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52~80歲,年齡平均(62.46±9.88)歲;腦出血12例,腦梗死28例。觀察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50~81歲,年齡平均(62.71±9.48)歲;腦出血13例,腦梗死27例。兩組一般資料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均入院后,經顱腦CT、頭部MRI,結合臨床表現,參照相關文獻[2-3],明確腦卒中;無精神系統疾病;無惡性腫瘤及傳染病,無凝血障礙;所有患者、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且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案;觀察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案聯合早期系統康復護理方案進行干預,干預方案如下:1)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向患者耐心解釋院內、科室內區域劃分,設備,腦卒中治療及康復等方面知識,在此期間密切觀察其心理變化,滿足其提出的合理要求,回答其提出的問題,提高其對相關醫學知識的了解程度,并通過非語言方式予以其安撫;在溝通過程中,注意對患者自尊與隱私的保護。2)康復護理:評估患者當前各項功能水平,判斷其治療及預后風險,制定康復方案,且劃分成不同階段,引入PDCA等先進管理方法,三維立體投影技術等,比如在患者進行手部精細運動恢復訓練時,在其前方不遠處,投射正確康復性訓練動作的三維立體投影;督促患者按時按量完成小階段目標,在此過程中,持續監測其生命體征,指導其掌握床上康復訓練方法,比如早期翻身、床上轉移、橋式運動,配合被動運動,有效咳嗽及深呼吸等,其中,抬腿訓練,從保持10s,逐漸延長至5min,起立訓練,從最初5min,經訓練延長至30min,步行訓練,最初能扶床站立,到借助拐杖輔助行走[4]。3)防控并發癥:根據康復及護理需求,及時改變體位,保持衛生,每隔3h翻身1次,每日按摩四肢;加強巡視,一旦發現任何異常,立即與醫師聯絡,及時對癥處理。4)中醫護理:邀請中醫科會診,在辨證論治理論支持下,將其分成不同證型,分別予以內服及外用中藥治療,部分患者能夠接受針灸治療者,每日可予以針灸治療,指導家屬掌握藥膳的準確做法,通過胃腸道補充營養。
1.3?觀察指標
觀察指標:1)分別在干預前、干預后(出院時)比較兩組GCS,NIHSS評分,其中NIHSS分數越高,提示神經受損越嚴重。2)統計出院時發生感染、壓瘡及血糖異常等并發癥情況以及死亡情況。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s)分別行卡方和t檢驗,P<0.05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組間GCS、NIHSS評分比較
觀察組干預后GCS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及干預前(P<0.05);觀察組干預后NIHS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及干預前(P<0.05)。詳見表1。
2.2?組間并發癥及死亡情況比較
觀察組干預后并發癥發生率及死亡率均稍低于對照組,但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討論
腦卒中是發病率較高的腦血管急性疾病,多是指因不同原因導致腦血管痙攣,管腔狹窄、堵塞,或破裂,引發腦梗死或腦出血,導致局部腦組織血運異常,腦組織功能障礙或偏癱等并發癥。腦卒中發病較低,病情發展較快,致死率及致殘率均較高。尤其是重癥腦卒中,其偏癱后的生活質量與恢復情況關系密切。早期予以系統化治療,一方面能夠補充營養,避免營養水平下降,另一方面可通過系統化治療,及時改善其運動、語言等方面障礙,從而為其回歸家庭及社會提供依據。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NIHS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及干預前(P<0.05);提示此類患者在系統護理后,其意識及神經功能好轉程度高于僅用常規護理方案。觀察組干預后并發癥發生率及死亡率均稍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證實,早期系統康復護理聯用常規護理與常規護理在對重癥腦卒中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及死亡情況的干預效果相差不大。
總之,利用早期系統康復治療在重癥腦卒中偏癱患者中,有助于改善其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改善意識狀態。
參考文獻
[1] 方輝.中西醫結合卒中單元康復護理模式對腦卒中偏癱恢復期患者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05):848-850.
[2]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8,51(09):666-682.
[3]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中國腦出血診治指南(2014)[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5,48(06):435-444.
[4] 李瑞,顧則娟,王翔,等.基于《護理措施分類》構建不同功能狀態腦卒中偏癱患者的護理方案[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