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楊子
【摘 要】動畫藝術表演與影視表演、戲劇表演等藝術表演不同,動畫藝術表演有很獨特的形式。要想讓動畫角色充滿生命力,富有感情,只有通過表演才可以完成。沃爾特·迪士尼曾經說過:“一部動畫片要具有生命的表現力與特征,才能夠被人們所接受”。動畫屬于電影的范疇,與電影真人表現無差,卻又不同于電影,所以動畫中的動作表演,應該要借鑒遵從影視表演的規律與要求。
【關鍵詞】影視表演;動畫創作;動作指導;動畫藝術
中圖分類號:J912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1-0069-02
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動畫產業的發展無論是規模還是數量上都取得耀眼的成績,但是基本上都宛如耀眼的流星轉瞬即逝,很快消失在熒幕和人們的視線中。對動畫專業工作者來說,在制作上曾經變換過很多種努力方式,比如認為水墨畫是中國的特色并且以此為主要創作方向進行大量的投入,最為典型的是入選SIGGRAPH的獨立動畫短片《夏》,2003年由環球數碼推出并且取得巨大成功,但也僅僅是曇花一現,很快被大眾忘記。歸根結底是因為在動畫的制作上,很多動畫創作人員只重視技術運用上的絢麗外表而忽視了動畫創作的真正靈魂所在。
一、動畫創作中動作藝術的重要性
提起動畫,人們想當然認為是能動的畫,這種認識自然膚淺,但也是長期以來動畫創作市場給大眾的一種誤導。所以需要引導人們逐漸轉變對動畫片的認識,正如動畫大師麥克拉倫用他的行動來證明“動畫并非是會動的畫,而是被描繪出來的動作藝術,”由此可以認為動作才是動畫的靈魂所在[1]。而目前動畫發展偏向于技法表現上,人們一提到動畫就會認為是動畫人,提到動作就會想象一個人在走路,那么走路需要的時間以及空間,嚴格遵循《動畫運動規律》進行制作以確保動畫中動作的合理表現。很多人以迪士尼動畫為主要膜拜對象,將迪士尼動畫的制作規律牢記于心,把其中的要素使用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比如漸進漸出、運動弧線、動作預備、夸張、擠壓拉伸以及動作重疊等等,這些都是迪士尼大師畢生心血以及一生總結,想必也是迪士尼成功的主要原因所在。值得一提的是,正是有迪士尼這樣風靡全球的動畫創作基地才為動畫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現代動畫創作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為動畫創作中的動作繪畫提供了思想理論與事實依據,而里程碑的創作和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迪士尼動畫片成為了無數人心中的經典。
動畫制作不能僅僅停留在簡單的技法表現上與簡單的法則應用上,要想動畫電影有更好的發展,需要一些更加精髓的東西。所以動畫創作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具備繪畫能力與技法的變現上,這不是藝術要表現的東西。拿畫師與匠人的區別來說,畫師是具備超高的繪畫能力與絢麗表現技法的大師,與普通人與匠人之間有很大的不同,匠人具備匠心,除了繪畫技術超群之外還能夠塑造生動的具有靈魂的表現對象,否則空有技法與表現形式的表現對象最終也會成為曇花一現的美麗。雖然動畫要表現的東西是虛擬并且被人創作出來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被人精心制作出來的,但對藝術理解與自身表現能力的表達,往往經過這些可以窺見動畫師本人的內心世界、藝術涵養,這些要素經過藝術師本人在學習運用的基礎上把內心的想法與藝術體現出來,最終以表演的形式得以體現。
二、影視動畫表演
維基百科對于動作表演的界定是“performing即表演者利用技藝或是專長來傳達的具體事件以此來達到藝術或者是娛樂的目的,這種表現形式包括要表現對象的肢體動作、聲音,主要強調動作所以不局限于任何形式”,即不限定媒介或者方式。真人表演中的戲劇與影視表演都是以動作為主要的手段來創造人物形象的藝術。從總體上來看戲劇與影視的表演有很多的不同但是在創作表演上卻是一致的,屬于人創造的藝術屬于具備審美價值人物形象的使命,演員在表現的時候要揣摩角色性格、情感體驗表現出心理動作、語言動作、形體動作等。所以本質上影視與戲劇的本質都是以動作為主要的表現手法來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所以動作是基礎,貫穿與影視、戲劇的整個過程[2]。
動畫創作也是如此,動畫英文名animation,由Anima(靈魂)引申而來的,所以animation是創造生命力的一種方式和手段。也可以這樣理解,把不具備生命力的東西經過一定的技術手段的制作預防放映最終形成具備生命的影像。所以動畫創作就是把不具備生命力的東西經過藝術創作和技術使用來讓其充滿生命力的過程。動畫從出現至今一直致力于表現對現實生活的一種映射,在表現上不難看出重點表現出對人類的具有活力、個性張力、靈魂的生命體的一種謳歌,所以所有的創作都不能離開對于角色動作的表現,以此來完成對生命的贊揚和對崇高理想的崇拜。動畫表演創作的角色與影視戲劇的角色不同在于完成動作的對象不是演員,動畫表演不能借助演員倆完成真實的動作和真實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所以需要借助工具與材料來完成對生命現象的捕捉提煉,以繪畫的方式以圖像的形式呈現在世人的面前。所以也就決定了動畫這種藝術表現形式不能夠以現實的東西模擬完成,所以與現實的表演存在很大差距,但是不脫離現實運動,所以動畫中的動作是對真是動作的運用理解模仿的一種表達呈現[3]。
但是動畫本質上是一門藝術表現手法,意味著具有一定的審美特征與美化目的,所以在創作的時候創作人員會具嘗試使用不同的根據與材料來探索不同的表現手法,所以在世界各國國家才會出現不同風格類型的多元化動畫作品,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征。在表演的風格上也趨于美術的表演形式,對現實的表演風格會更加夸張、抽象、變形,靈活地使用了一種“夸張”的手法,比如米高梅公司的《貓和老鼠》、迪士尼公司的《功夫熊貓》等,這種表現形式往往是經過對真實動作的藝術處理的一種方式,也有存在寫實風格力求表達生活的動畫表演,如宮崎駿《回憶點點滴滴》、大友克洋《蒸汽男孩》,也有具備個人深刻見解的表現形式,如《線與色的即興詩》,來自諾曼麥克拉倫。動畫創作的多樣化讓動畫創作呈現出一種來源于現實但是又脫離與現實的特征,但動畫角色的動作往往又超越現實。
三、影視動畫表演中的動作
藝術表演創作形式中的演員,藝術特征集創作者、創作材料、工具、創作成品為一體,以此來塑造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要表現出表現對象的獨特性、思想、情感、態度、喜好等表達出來,依賴于動作的完成來表現,因此動漫角色只有行動起來才可以讓動畫具備生動活潑充滿魅力的表現[4]。
動畫影片為了吸引觀眾所以在劇情安排上往往使用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表現方式,以二元對立的模式來引導影片從故事的開始走向結尾。這種模式一般是善與惡的對抗,正義與邪惡的較量,以雙方的打斗來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來表現出創作人員對生活的真善美的追求。經過對很多動畫片的分析可以清楚的知道,很多影片都有向經典致敬,借鑒、模仿的方式,讓動畫片的表現形式以及主人公的對立面的善惡爭斗開展,靠所有的行動來推動故事走向結尾。例如《哈姆雷特》《指環王》《獅子王》。在動畫動作的表現上對動作進行體現逐漸朝著完整化方向發展,以最近在國內掀起一股風潮的《千與千尋》來說,《千與千尋》這部動畫影片早期就取得巨大的成功,但是到2019年仍然存在巨大的市場。在動畫上動畫的角色“弧線”逐漸出現了變化,影片開始的時候千尋父母遇見神祠要進去一探究竟,千尋害怕并且跳腳大叫和飛快跑回父母身邊抓著父母的手走過隧道,這一連串的動作體現出了千尋作為一個小姑娘,對父母的依賴、對未知事物的懼怕、對于黑暗未知的恐懼。隨著故事的發展白龍受傷千尋決定去向錢婆婆道歉,這個時候千尋的點頭和義無反顧的身影體現出了千尋的成長,體現了感恩、也體現出她的果敢與擔當,接下來遇到無臉男等等的劇情,動畫的角色刻畫入木三分并且人物的表現值得仔細揣摩,在人物的性格特點與特征上,“弧線”變化是非常明顯的。
動畫的動作是能向觀眾表達動畫核心與內涵的方式,角色的性格塑造都需要動作來完成[5]。比如《再見螢火蟲》中的節子知道母親死后沒有墳墓,于是親手挖了墳墓埋葬死去的螢火蟲,這一套動作的完成體現了主人公對死亡的理解、使用了對比、象征的手法,在情節和表現上很所以擊中觀眾的內心世界,在節子臨終前將石頭緩慢的遞給哥哥然后說出“保佑你”這三個字的時候,這一套動作的完成體現出節子與哥哥之間的深厚情感,在某個部分就深深擊中了觀眾的內心,讓觀眾也為止流淚惋惜,也為之感動。整部影片在動作的體現上,一幕幕的場景與一幕幕天真無邪的動作,凸顯出了小孩子天真活潑可愛的個性與純潔美好的心靈,從而控訴了戰爭的殘忍、殘酷與罪惡,也表現出了創作者要體現的內涵,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也強烈意識到對生命的珍愛與遠離戰爭的強烈情感。
四、影視表演對于動畫創作中動作指導的重要性
畫師在創作表現對象的時候不是利用表演、繪畫、技術等單一的方式來完成的動畫,動畫在熒幕上播放的時候,是利用人的眼睛短暫的完成“視覺體驗”的過程,可以簡單的看作是對電影的一種改版,所以動畫創作人員應該要學習的真正核心應該是影視表演[6]。影視表演歸根結底是角色在攝影機前的情節表現,以此來完成與觀眾與作品的交流,最終的形象是經過攝影藝術處理、導演使用蒙太奇手段、藝術再創造的能力綜合再創造完成的藝術影片。動畫表演雖然和真人表演不同,同樣的是在藝術創作中,需要構思創作設計,所以在設計的時候,動畫表演必要考慮動畫角色、故事情節中的物象的運動規律,把原本不具備生命的東西變成有生命的表現對象。人的運動規律、動物的運動規律、自然界的運動規律。動畫表演中,需要構思最能夠體現角色個性特征的動作表達方式來通過動作完成對個性化生命體的創造,只有如此人物才能夠富有魅力。比如《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中人物的七個小矮人的設計,是角色最典型的形象特征與個性特征的體現。
動畫創作人員不僅要有優秀的藝術水平,還要具備藝術表演的能力,把真實世界與動畫合為一體,以此來創作作品。同時,還要不斷學習電影表演知識,對自我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1]徐超.影視表演對于動畫創作中動作指導的重要性[J].大觀,2015.
[2]楊立霞.影視動畫表演藝術創作研究[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4.
[3]趙忠波.三維動畫表演教學研究——淺析動畫表演在三維動畫教學以及動畫創作中的重要性[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2,(7):168-170.
[4]劉冉.影視動畫創作中喜劇性表演的研究與實踐[D].西安:陜西科技大學,2014.
[5]馮學勤.身體經驗與身體意識:《料理鼠王》造型及動作設計細讀兼談身體美學對本土動畫創作的意義[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8,(4):104-108.
[6]劉暢.影視作品中動作捕捉技術的發展及意義[J].當代電視,2016,(4):73-74.